□本報記者潘虹莉、實習生徐晗楠
斑馬線不僅是條普通的人行橫道,更是生命線、安全線、文明線。一個城市的溫情從斑馬線前駕駛人的一腳剎車、一個招手,行人的一抹微笑、一個點頭中體現。而如今,我市市民紛紛發現:車讓人,已成為常態。
9月29日,記者先后來到市人民廣場南路(九州美食門口)、陽明東路(陽明商城出入口)等多個人流量和車流量大的路口,發現大多數時候,車輛和行人都能做到互相禮讓。尤其在連接天虹商場和廣場的斑馬線前,記者觀察到,短短10分鐘就有8批行人在機動車的主動讓行下安全順利地通過馬路,其中還有幾位行人會向駕駛人微笑地點頭致謝,氣氛溫暖和諧。
“以前車輛基本上不會讓行,有的還一直按著喇叭加速通過。現在走在大街上,斑馬線前都寫著車讓人,每次走到斑馬線前,汽車都會停下等我,真讓我受寵若驚。為此。我特地發了朋友圈點贊!”在外就讀的大四學生廖同學告訴記者,回家過節的她多次遇到司機禮讓。家鄉這一暖心變化,讓她感覺很溫馨。
對于車讓人的經歷,市民劉女士也回憶道,一次她推著自行車在華潤萬家超市路邊準備過馬路,看著來往的車輛,周圍又沒有紅綠燈,她便在路邊停住。突然一輛駛來的私家車緩緩停在斑馬線前,車主見她猶豫不決還招手示意她過去。劉女士說:“車子推到中間時有個低欄需要抬車子,又花了不少時間,那位車主讓了將近1分鐘!太感謝他了!”同時,她也呼吁各位市民在遇見車輛禮讓自己時,應主動為車主點贊,哪怕只是點一下頭。
此類禮讓現象不僅發生在有“車讓人”標識的路段,在沒有抓拍系統和交通指示燈的路段,過往車輛也變得更加自覺,往往會在斑馬線前幾十米處就開始減速觀察路口,有行人通過就會停車禮讓。偶爾也會有行人揮手示意車輛先走,但多數車主還是愿意停下來,選擇讓行人先過馬路。
“以前是因為地上有標志提醒,并且不讓人還會被交管攝像機抓拍,但現在已經養成習慣了,在沒有抓拍、沒有紅綠燈的地方也會主動讓人,自己心情也不錯。”私家車車主孫女士告訴記者。
不僅要“車讓人”,“人讓車”也同樣重要。記者在采訪時發現,有些行人或非機動車輛不走斑馬線、闖紅燈,甚至直接橫穿馬路,還有人在通過斑馬線時低頭玩手機、嬉戲打鬧,拖延過馬路時間,這種行人過馬路不文明現象給司機行駛帶來很大不便。對此,大部分司機表示,行人應該遵守交通秩序,當遇到車輛多、行人少時,應主動禮讓車輛,減少車輛擁堵。
采訪中,大部分市民表示,斑馬線前講禮讓,承載著一份文明、一份秩序、一份安全,不論是“車讓人”“人讓車”“車讓車”,每個人都應該成為斑馬線前文明交通的參與者。
建立問題臺賬扎實推進整改落實
2020年完成“散亂污”場所改造
巴東整治餐飲油煙污染
大云治超站積極開展路政業務知識學習
鶴壁改革開放40年教師隊伍建設成效顯現
斑馬線前講禮讓讓出滿城溫情
醫保政策有變動
國內無痛分娩率不到10%東西部差距大 為何推廣難
離婚后遭遇“被負債”
四川開展“水中大熊貓”——長江鱘拯救行動計劃
強化溝通協調實現無縫對接――市國土局與市區各商業銀行召開專題座談會
泰國立法議會代表團來滬訪問
八大工程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
隆回縣住建局地毯式排查全縣建筑工地質量安全
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為異地現役軍人開展免費寄遞不動產證書服務
落戶園區的創業者信用良好可免押金租場所設備
宣城市供銷社領導班子深入鄉村開展基層組織建設調研活動
區域聯動一舉查獲六輛惡意超限車
漢川舉辦精準扶貧駐村工作隊培訓會
湘潭特色礦產資源亮相礦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