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0年,瀘州將形成“三核、兩帶、七心、多點”的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的空間布局
3月27日,瀘州市政府八屆33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瀘州市中心城區體育設施布點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兑巹潯诽岢觯瑸o州市體育改革將逐步強化公共服務職能,2030年實現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1.8平方米的目標,形成“三核、兩帶、七心、多點”的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的空間布局,并在中心城區建成“15分鐘健身圈”,在全市建成260塊足球場地。
瀘州市體育生態園,既是瀘州體育人才培養的搖籃,也是群眾健身的中心。瀘州日報社記者 牟科 攝(資料配圖)
《規劃》中的“三核、兩帶、七心、多點”具體內容為:“三核”指以奧體公園、體育生態園、長江濕地新城文體中心為核心的三個市級體育設施構成的體育服務主中心,服務全市及更大范圍,帶動區域體育服務整體發展;“兩帶”指貫穿市區的長江濱江運動帶和沱江濱江運動帶;“七心”指以七個區級體育設施為城市體育服務副中心,引領公共體育服務從中心向外圍覆蓋延伸;“多點”指以居住區或社區為服務單位的步行5-15分鐘范圍內的居住區級與社區級體育設施,實現中心城區公共體育服務全覆蓋。
《規劃》目標包括近期和遠期。近期目標至2020年,目標和措施包括:中心城區實現人均體育場地面積1.8平方米,每萬人擁有健康步道數0.17公里;新建“長江濕地新城文化中心”市級體育設施1處、新增區級體育設施3個、新建區級體育設施29個;至少建成190塊足球場地。遠期目標至2030年,目標和措施包括:中心城區人均體育場地面積2平方米以上,每萬人擁有健康步道數0.25公里;新增區級體育設施3個、新建區級體育設施42個;社區級體育設施規劃期末共新建231個;至少建成260塊足球場地。
此外,瀘州中心城區將建成“15分鐘健身圈”,具體措施包括:沿長江、沱江兩處濱江道路規劃建設沿江馬拉松道、沿江自行車賽道,并沿濱江居住區布置小型的活動場地;結合城市綠道及公園綠地等建設健身步道;鼓勵學校、企事業單位及其它系統的體育場地創造條件采取分級、分片、分時、分段逐步向群眾開放等。
瀘州日報記者 李瑞莉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進行時】全市加大財政投入推動全域旅游全景銅川建設
亭湖區首屆“乾寶湖羊文化美食節”開幕
《天上的云》獲評全國優秀氣象科普作品獎
發揮優勢深化合作 我市與中興通訊舉行交流座談會
“雅州風雷1號”集中執行活動成效顯著 全市法院辦理執行案件1027件執行到位標的5800余萬元
瀘州市長江濕地新城文體中心將于近期開建
用一生來踐行跟黨走的理想追求
莆田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制定和實施老年人照顧服務項目的通知
上海市第12個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主題宣傳暨健康大講堂活動舉行
商丘市15座基準站全面通過省級驗收
市政協開展“委員活動日”活動
送教下鄉讓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通道隴城鎮:開展衛生計生知識業務培訓
房住不炒 房租更不能炒 租金上漲要有個度
培育好家風公交人在行動
為了戰場上的打贏 ——記宜昌籍軍官、東海艦隊某計量站站長張華鋒
龍塘鎮90后青年返鄉創業 成功引種熱帶水果黃金百香果
省安委會安全生產目標責任制考核組到東豐縣考核
建立問題臺賬扎實推進整改落實
2020年完成“散亂污”場所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