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新聞網訊 一年多前,患有精神疾病的蔣女士從安徽省亳州市家中走失,后來在濟寧街頭被發現并得到民政部門救助,但由于其病情不穩定,語言模糊不清,為其尋親陷入僵局。市公安局運用大數據系統對其相關信息研判比對,民政部門據此核實后與其父母取得聯系,考慮其父母年邁多病,便護送其踏上了回家團聚的路途。在2018年春節來臨前,離家一年多的蔣女士終于與家人團聚。這是市公安局運用大數據手段,開展“警民同心 讓愛回家”尋親救助活動的其中一例。
用好大數據,布局新時代。2017年以來,市公安局積極聯合市民政局全面開展“警民”合作,實施數據共享,努力打造“數據警務智慧民政”品牌,在用大數據服務公安實戰、提高治安防控能力的同時,積極主動服務社會、服務民生,創新和提高社會治理能力,讓人民群眾有更高層次的安全感、滿意度。2017年初,市公安局依托市政府電子政務網,實時引入民政部門婚姻殯葬信息,進一步完善公安信息數據。民政部門利用公安機關相關信息數據,對低保人員信息核查審驗,節約了大量低保救助資金。隨著警民合作不斷深入,大數據服務民生的領域不斷拓展。2017年7月,針對部分流浪乞討人員信息難以確認,長期滯留無法回家等問題,市公安局與市民政局進一步深化警民合作,主動協調上級公安機關予以技術支持,逐步提高大數據服務民生深度應用,解決流浪乞討滯留人員身份辨識的問題,幫助更多流浪乞討人員回歸家庭,并已取得突出成效和良好的社會效果。
愛子走失16年,家庭近乎破碎,陜西省合陽縣人雷姓老多年尋子未果。就在他幾近放棄時,一個來自濟寧的電話讓老人重獲希望。2017年9月12日,在濟寧公安、民政部門幫助下,老人趕到濟寧見到失散多年的兒子后,緊緊擁住愛子泣不成聲。
2018年2月5日,為建立常態服務機制,市公安局與市民政局聯合簽訂《信息資源共享與合作協議》,并聯合開展“警民同心 讓愛回家”尋親救助活動,雙方進一步深化警民合作,持續推進信息資源整合共享服務,提高大數據服務民生的廣度和深度。全市公安機關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助力民政救助工作,利用大數據技術、警務云對每名救助人員進行研判比對,逐一確認核實戶籍身份信息,并及時反饋給民政部門。民政部門和各救助站啟動快速反應機制,迅速與救助對象戶口所在地的救助管理部門聯系,進一步確認核實并安排送返,幫助更多流浪乞討人員回歸家庭。
目前,全市公安機關共比對救助人員140人,已確認66人家庭信息,并已在2018年春節前后回歸家庭與親人團聚。救助對象涉及福建、湖南、陜西、吉林、黑龍江、云南、四川等全國15個省區市,其中有的離家已長達10余年之久。
披星戴月的尋找,只為鋪平回家的路;千山萬水的阻擋,依舊傳遞愛的呼喚。警民同心數據共享破解了過去幾年甚至十幾年無法解決的難題,使流浪乞討人員走上科技助力愛心鋪就的回家之路,同時也節約了大量的救助資金和社會資源,更是大數據服務社會、服務民生的成功體現。(通訊員 萬艾東 韓邦秋)
十堰同城車商圈走進市兒童福利院獻愛心
我市舉行人民調解參與信訪矛盾化解專項活動工作推進會
【精準脫貧】吉首市目前完成易地扶貧搬遷1972戶7905人
瞄準“互聯網+”產業 實現精準招商
@蓮都人!蓮都官方又檢測了一批吃的,附不合格名單!
濟寧開展“警民同心讓愛回家”尋親救助活動
日常監管結合重點抽查 懷化市質監局全力確保食品相關產品質量安全
長興島選派百名干部參與恒力石化“百日攻堅”
走進基層送教入企 助力新能源汽車行業健康發展——市培訓公司赴桐鄉市合眾汽車公司開展安全培訓
一顆酸棗勾起兒時的記憶
臺灣基層代表爭相報名來渝參觀交流 驚嘆重慶的快速發展
公安機關部署國慶安保工作
公交免費首日 市民交口稱贊
縣公安局開展公安工作成果展暨集中宣傳活動
余江警方通過“物聯網”系統再追回兩輛被盜電動車
海口志愿者全力服務主要景區景點交通樞紐站點
桂陽:突出特色力促全縣文化事業發展
大掃除時,一群馬蜂攻向學生情急之下,兩位老師引蜂救人
隊伍從校門口排到紅綠燈,最早的凌晨2點就來了!今明兩天柯城區小學報名,提醒:家長不用特地趕早
[網評]以環保督察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