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正在教授市民如何識別真假鹽。 (吳騰江 攝)
本報訊 (記者曾舒婷 通訊員 陳運洋)昨日上午,市工商局、市消委會和梅州日報社在梅州萬達廣場聯合開展以“品質消費、美好生活”為主題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現場宣傳咨詢活動,倡導品質消費理念,營造品質消費氛圍,暢通維權渠道。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協和市有關部門領導親臨活動現場指導。
眾多攤位宣傳維權知識
活動現場設置有政策咨詢、案例展示、互動問答等多個環節,以實際案例增強廣大消費者的法律意識、維權意識和對食品安全的鑒別能力。梅州市工商局、市消委會聯合質監、食品藥品監管局、發改、交通等17個相關職能部門,以及12個與群眾日常消費關系密切的公用企業、行業協會共同參與,在現場設置咨詢攤位,為前來咨詢的市民提供服務。
梅州市工商管理局副調研員余忠祥表示,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市民對品質消費的要求也隨之提高,維權意識也在不斷加強。此次活動意在倡導品質消費理念,不僅要提高市民的消費觀念,也要提高品質消費服務水平,希望通過開展活動營造品質消費氛圍,讓消費者了解更多消費知識。
現場受理消費投訴6宗
活動現場派發各類宣傳資料7000余份,受理群眾咨詢631宗,受理消費者投訴6宗。
市民李女士經營一家士多店,租用某飲料品牌冰柜,去年9月因冰柜爆炸導致店鋪被燒,李女士損失慘重,曾多次與該飲料品牌溝通,但對方均以李女士無直接證據證明系冰柜爆炸導致店鋪被燒為由,拒絕李女士的賠償要求。李女士在現場咨詢相關事項希望得到妥善解決,工作人員也仔細詢問了相關細節,并受理李女士的投訴。
“真的酸棗子形狀是扁圓形的,顏色偏紅,而假的酸棗子顏色沒那么紅,會用其他種子摻假。”在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攤位上,工作人員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見又易摻假的藥材,為市民普及食品藥品相關知識。在市鹽務局攤位,同樣圍滿了前來咨詢的市民,工作人員為市民們介紹食鹽相關知識,攤位上還展示了臭腳鹽樣品,供市民辨別,市民陳女士表示,生活中離不開柴米油鹽,“了解更多知識就能在購買過程中擦亮雙眼,防止被騙。”
寧陵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到縣法院專題調研執行工作
英佛曼納米科技考察筑夢新區
三亞市美麗鄉村旅游文化節雅安站活動閉幕一場文化節攪熱一座村
周末兩日雨水相伴 西安最高溫降至10℃以下
潮南區政府召開廉政工作會議
我市開展“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活動
重慶長江大橋雕塑復制品亮相市文聯
2020年我國將實現農村貧困人口醫保制度全覆蓋
我市順利完成首例臺胞來淮收養登記
在兩會聆聽“中國合奏”
大鵬新區地籍調查登記辦開展2018年地籍調查宣傳活動
石林村之變
農村基層干部涉黑案典型:167頁判決書辦出“鐵案”
(走進劉家河)“尖山”上的脫貧路
上海建設生物醫藥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全鏈條服務研發機構 全新化療保護劑研發節省上億元
肥西試水建設集體租賃住房
蘇州市系統性思維部署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綜合治理工作
我也來談一下:“汕尾很多司機不知道圓餅紅燈可以右轉”的問題
二戈寨派出所破獲一起職務侵占案 涉案16萬元
市科技局副局長樓文曉參加“2018中國國際石墨烯創新大會”新聞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