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春節,有一種躲不開的習俗就是“發紅包”,這件事最開心的莫過于小孩子們,每到春節都會收到大人們給的紅包,俗稱“壓歲錢”。
如今,收紅包不再是小孩子們的專利,年輕人也會給老人們準備。尤其是手機紅包盛行后,發紅包成為春節期間最熱的詞匯之一。紅包在大家眼中是什么樣的存在?你是喜歡還是厭煩?過年準備發多少?
我們采訪了三對退休老人和職場年輕人,看看他們對過年發紅包的看法。
多200塊的紅包
王爺爺 88歲
下周就是除夕,王爺爺和金奶奶的臉上滿是笑容和期盼,因為在外工作、許久沒見的孫女們就要回來過年了。
王爺爺說,兩個孫女他都手把手帶過,感情很深。以往每年的除夕團圓飯桌上,他都會拿出早就準備好的紅包,分給孫女們,希望她們學業進步、天天向上;前年,孫女們開始工作了,同樣在除夕的團圓飯桌上,他和老伴也變成了收紅包的人。
“我和老伴,每人都會收到孫女的紅包。她們都這么孝順,心里記掛著我們,真的心滿意足了。”王爺爺開心地說,“雖然孫女們長大了,但我照樣給她們發紅包。”
團圓飯桌上的互發紅包,傳遞的其實是真摯祝福。王爺爺還透露個小秘密,給孫女發的紅包比孫女給他們的會多上200塊錢,今年還是如此。每年,王爺爺會借口上廁所或去拿東西而偷偷打開孫女包的紅包,然后再調整自己紅包的金額。“孩子們在外工作生活不容易,她們的心意我們收下。我們做長輩的,多包一點錢,多表達一點心愿,希望她們過得更好。”
曾孫女轉發的紅包最有愛
包爺爺 82歲
2016年的除夕,包爺爺照常給自己5歲的曾孫女“寶寶”送上了一個大紅包。“當時她怎么都不肯收下紅包,等她跑開我就順手把紅包放進了她掛在墻上的過家家玩具袋中。”
過了沒多久,“寶寶”拿走了文具袋自己玩了起來,但打開口袋看到紅包的她轉身問太奶奶討要了紅包袋。
“沒過多久,‘寶寶’拿著6個紅包走了出來,把我給她的600塊,分成了六份,一一分給了她的太爺爺、太奶奶、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原來討來紅包袋的“寶寶”,自己一個人偷偷把錢分好,塞進了要來的紅包。拿著曾孫女給的紅包,包爺爺他們別提有多開心了,還連夸“寶寶”乖巧懂事。
“從那年春節后,每次我們給‘寶寶’紅包,她常常轉個身又還給了我們,雖然她年紀小,對錢沒什么概念,但能收到她的紅包,我們還是會特別開心。”
微信里收個888元討個彩頭
何阿姨 69歲
外孫女剛滿3周歲,她和老伴輪流幫著女兒帶孩子。說到過年紅包,何阿姨是這么說的:“紅包?哎算了算了,我平時還要貼點給他們,過年有這個心意就好了!”
女兒之前身體不好,為了要個孩子吃了不少苦,孩子出生后也好長一段時間沒有工作,家里就靠女婿一個人養家,還要還房貸,經濟壓力很大。何阿姨老兩口退休前都是公務員,有些存款,雖然女兒從不跟家里開口,不過他倆也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時常塞點錢過去。
“她其實一直都有紅包給我們,結婚前數字大一點,結婚后要還房貸要養孩子就給了小一點,現在他們給我們紅包,我們就拒收,說放現金不安全,還要麻煩去存錢。我們就收微信紅包,如果包大了就拒收。” 何阿姨說,女兒前兩天還抱怨爸媽過年真不“友好”:給紅包被拒收,買點年貨被嫌棄不會買,買衣服被說家里已經很多衣服了在浪費錢,讓她覺得自己毫無用武之地。
“我告訴她,我們就收個888,討個好彩頭。其實啊,紅包這種都是小事,我們兩老也沒啥別的要求,只要他們夫妻兩個和和睦睦,小孩健健康康就好啦!”
德阿兩地 共同督導綿茂公路建設
首屆進口博覽會天津市交易團各項籌備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衡水市兩起違法建設項目被省住建廳通報
水泊街道移風易俗活動見成效
孟津縣會盟鎮艾草變成脫貧致富“黃金草”
過年了,讓紅包再飛一會兒
和平區家教家風理論宣講團榮獲中宣部“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
呼市交管新城大隊以轄區小學慶“六一”文藝匯演活動為契機開展交通安全教育
柴桑區新"地王"!一住宅用地3.23億成交,樓面價創區域新高
10000多個崗位!年后上饒官方大型招聘會來了
天然氣用戶3年未接受入戶安檢可電話預約 秦華天然氣公司力保春節長假供氣安全穩定
開展“紀念建黨97周年、爭做毛豐美式好干部”主題活動
郊區:穩扎穩打構建交通運輸新格局
高新區 “圖文并茂”深入學法
爭當十九大精神宣講員
新筑牽手德國博格 擬在蓉建中低速磁浮試驗線
海鹽“三力齊發”著力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長效監管
全市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現場會要求 提高站位 突出重點 強力推進
臺風過后 鹽田區幾套班子領導帶頭開展災后恢復志愿活動
金峰開發區安全演練“零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