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環保舉報辦結率超九成
平均辦結時間為二十三天,涉及大氣舉報占近六成
環境保護部1月23日發布通報:2017年,全國環保舉報管理平臺共接到環保舉報61.89萬件,其中“12369”環保舉報熱線電話41萬件,約占66.2%,微信舉報近13萬件,約占20.9%,網上舉報79885件,約占12.9%。目前已辦結近59萬件,其余2.9萬件正在辦理中,環保舉報辦結率達95%。
電話舉報案件中,舉報量較大的省份有江蘇、重慶、上海、北京、遼寧、海南等,電話舉報量最多的城市有蘇州、無錫、南京、沈陽、淄博、青島、太原、廈門、深圳等。
去年,微信舉報同比增長96.4%。廣東、河南、山東、江蘇和河北的百姓最愛使用微信舉報,舉報數量合計占全國總數的48%。
網上舉報中,山東、廣東、河南3省公眾使用相對頻繁,舉報數量合計約占全國總數的31%。
從舉報污染類型來看,涉及大氣、噪聲污染的舉報分別占56.7%、34.6%,涉及水污染的舉報,占10.7%,舉報量相對較少的為固廢、輻射污染和生態破壞,分別占2.0%、0.8%和0.4%。
大氣污染方面,反映惡臭和異味污染最多,占涉氣舉報的30.6%,其次為反映煙粉塵及工業廢氣污染,分別占涉氣舉報的26.0%和21.7%;噪聲污染方面,反映建設施工和工業噪聲分別占噪聲舉報的49.0%、26.6%;水污染方面,反映工業廢水污染的占涉水舉報的51.1%。
從舉報行業情況來看,公眾反映最集中的行業是建筑業,占31.3%,主要是夜間施工噪聲問題,其次是住宿餐飲娛樂業和化工業,分別占19.2%和12.5%。
全國舉報辦理時效性進一步提升,公眾舉報平均受理時間是3.7天,平均辦結時間是22.8天。受理的舉報屬實比例約為七成,與去年持平。對于舉報屬實的處理意見中,對企業下達限期整改的占比最多,為33.0%,其次為現場糾正、停產治理、取締關閉,四者合計占全部處理意見的80.7%。
2017年,環保部累計督辦80件,均已按時辦結,確保了各地及時、妥善處置公眾舉報。
環保部匯總整理了17家多次處理仍有舉報的企業和單位,向7省下發預警通知,要求屬地政府及環保部門履行管理職責,查清事實,依法實施處理處罰,并督促企業落實環保主體責任,消除環境風險隱患。各地高度重視,責令其中6家企業落實環保整改要求,督促其中5家停產、搬遷或調整生產線。(記者孫秀艷)
十堰晚報微信兩篇文章全國熱轉 一周微信閱讀量超252萬
團市委等聯合開展全市青少年紀念革命先烈活動緬懷革命先烈偉績傳承愛國愛黨精神
臨沂市成功通過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驗收
大安市中科佰澳格霖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鹽堿地治理探秘
常州武進陽湖水蜜桃通過森林認證 成為全國首家
2017年環保舉報辦結率超九成
求職者熱情高漲用人方求賢若渴
泉州市林用農藥安全使用綜合治理初見成效
市發改委與國家發改委
貴陽市第一屆動物檢疫技能競賽在清鎮開幕
滁州學子“零距離”感受食品安全檢驗
駕車前往南通機場請注意 需根據交通引導路線進出
南海7名養護工奮戰28小時疏通排水管
當涂縣加強冰凍天氣特種市場監管
荊州市規劃院班子成員到扶貧駐點村走訪慰問
市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
震撼!自貢匯興路一號橋頂推開始 4000余噸主橋將整體平移150米
數據多跑跑 群眾少跑腿
聽革命故事傳紅色基因
肇東法院開展涉民生案件集中執行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