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記者昨(13)日從市發改委獲悉,今年1至6月,我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量完成年度目標的52.1%,同比增長17.6%,投資增速連續三個月居全省第1位,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0.6%)7個百分點,連續14個月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投資結構持續優化。從投資結構來看,第一產業同比增長11.1%;第二產業同比增長36.1%,為工業強市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第三產業同比增長9.4%,其中交通運輸同比增長4.5%,扭轉了前三個月的負增長態勢。工業和技改投資分別增長37.9%和37.2%,總量均居全省第3位;房地產投資同比增長18.8%,繼今年2月扭轉長達11個月的負增長之后,呈現高速增長態勢;民間投資同比增長21.1%,連續5個月保持20%以上增速,總量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56.9%,比去年同期提升0.9個百分點。
納入考核的13個縣市區(園區),全部完成上半年目標任務。除了“分數”好看之外,各地項目投資工作機制亮點紛呈:涪城區立足區位優勢,多措并舉力促招商引資新突破,充實客商資源;游仙區對全區重點項目實行“一周一核實”“一月一協調”“一季一督查”;平武每年投入500萬元項目包裝經費,依托縣內特色農產品加工、資源產業鏈延伸,以及河北-平武工業園區建設,精心包裝儲備項目;科創區為重點項目開辟“綠色通道”,可在非工作時間內實行預約服務……
重大項目投資支撐引領作用更加顯著。市委、市政府堅持以發展為先、以項目為重的經濟工作思路,持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三大攻堅”,城市承載能力進一步提高,先后引進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重大產業項目。今年上半年,5000萬元及以上項目投資同比增長34.8%,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63.5%,大項目支撐作用凸顯,為我市項目投資提供了有力支撐。
統計顯示,“5·12”特大地震發生后,我市投資總量在全省的排位一度下滑。近兩年來,全市上下強力推動項目投資,于今年年初成功實現“v”型反轉,并保持快速增長態勢,為推進中國(綿陽)科技城超常發展、建設西部現代化強市不斷注入強勁動力。(綿陽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慶)
編輯:李志
“通俄門”調查節外生枝 特朗普出手反制難
濟南長途汽車總站“愛的車票”獻給最美的母親
姚高員督查燃氣安全工作
東城全面推進省食品安全示范區創建工作
市中區啟動第三屆“萬步有約”職業人群
“V”型反轉綿陽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
鐵路完善高鐵票價體系7月1日起實施新運行圖
《今日中國》英文版刊登通大成長春教授最新成果
H5|陣地有形,潤物無聲 亭湖打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
我駐烏使館盛贊“魅力湘西”
寧強推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縱深開展
市區50多條公交線因雨雪受阻
陽江市收看收聽省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聯席電視電話會議
未來幾天氣溫回升直逼30℃ 降雨尾隨小長假要“泡湯”
二礦班中餐隊豐富井下職工班中餐菜品
宿州市委宣傳部專項督查公益廣告宣傳工作落實情況
安溪鳳城鎮新華路:小吃攤點油煙繚繞 居民不敢開窗
我區首屆社區(鄉村)文化節走進樂坪街道
黃巖:力推“模塑大區”邁向“模塑強區”
市工商局積極開展市區環境整治執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