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 武 霈)日前,多名網友在本報微信公眾號后臺留言反映,連日來,在微信朋友圈流傳一起“有人偷搶小孩”的事件,經本報記者求證,該信息為謠言,請理性面對,勿造謠傳謠。
“大家都看好自己家的寶寶,這邊有小孩差一點被偷走”。在牡丹區何樓辦事處的一個普通微信聊天群里,一位網友的提醒讓不少家長 “炸開了鍋”。原來,近日不斷有“偷搶小孩”的信息在朋友圈里流傳,而且內容都寫得十分詳實。
“南何樓彭拐行政村后街的一個小女孩差點被偷走,車上一個陌生女子要給小孩吃辣條,幸虧被鄰居喝止。”
“孩子在胡同里玩耍,被人抱起來就跑,幸虧被鄰居們發現了。偷孩子的還給小孩下藥了,孩子半天都不會說話。真事,發生在桑劉莊。”
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發現,關于偷孩子的信息有多個版本,且花樣百出,不僅時間地點不一,且都未經官方核實便在網上傳播,這些新聞源不僅不可靠,而且在網絡上有很多類似的“老帖子”。隨后,記者向市公安局牡丹分局何樓派出所求證得知,民警未接到任何孩子被偷以及有關發現人販子的相關報警及求助事件,這些信息均為謠言。
民警提示:網絡上看到此類消息,不要盲目急于轉發,一定要先核實消息的真偽!細心的人只要稍微留意便會發現,近年來,“偷搶小孩”的謠言一直在我們的朋友圈里傳播,各種版本層出不窮,花樣百出。同時,網絡并非法外之地,公民上網必須自覺遵守法律法規,不惡意造謠、不輕信傳言。任何人利用互聯網制作、復制、傳播不實信息等擾亂社會秩序的,都屬于違法行為,將承擔法律后果。
關于印發《北海市就業見習管理實施細則》的通知
上半年市區內商品房、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均下降
駕照被暫扣司機還敢駕車
界首市長何逢陽接訪信訪群眾
市博物館專家免費鑒寶 龍泉窯青釉碗不是古董?
網傳“家門口有人偷搶小孩”,謠言!
沈曉明:實現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全覆蓋
屏南:甘棠鄉開展“掃黑除惡”法治宣傳活動
建始開展打擊商標侵權“溯源”專項行動
張全景:弘揚革命精神 共創美好明天
讓“八百里金南漳”綻放光彩
金華首場滑水表演嘉年華活動9月2日開幕
海口整治倉儲場所火災隱患
常德打擊機動車非法載客 已查處200余起
臺州市人防辦召開機關學習會
中國景德鎮(陶瓷)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獲批新增預審分類類別
固鎮縣第二屆優秀人才評選活動拉開序幕
水利投資公司黨支部組織黨員集中觀看《厲害了,我的國》
省環保廳來渭檢查《大氣污染防治法》貫徹實施情況
以茶為引擎走綠色發展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