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時代的新起點上,更好地應對社會治理紛繁復雜的挑戰,關鍵在于吸納更多參與主體,不斷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為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指明了方向,構建了頂層設計。
作為“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湖南省岳陽市岳陽樓區緊扣上述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正在通過最大限度整合市區優質資源、最大力度創新社會治理模式、最大程度拉長補齊民生領域短板,讓居民的“一公里公共服務圈”變成可能。
與此疊加的是以“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社區網格化管理、社區居民自治”為主要內容的“三合一”社區治理服務模式的構建,成為岳陽樓區營造宜居宜業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發展“軟實力”的基礎工程。“三合一”聚焦民心最大公約數、發展最大同心圓,從群眾需求出發、聚焦民生關鍵小事,通過推進部門職權向基層下放,配置“互聯網+治理服務”的技術驅動與理念創新,建立社區(村)為基礎平臺的公共服務體系,真正提升了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必須深入創建實驗區,助推供給側改革,不斷推進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形成社區建設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共享的良好格局。”岳陽樓區委書記陳閣輝表示,要強化系統思維、搞好頂層設計,將城市服務管理保障各項工作用“金線串珠”的方式進行有效整合、提標擴面,讓群眾真正認可、真心點贊。
零距離公共服務:
緊扣“全局、戰略、前瞻”三個核心
作為岳陽市中心城區,岳陽樓區承擔著轄區85萬名城鄉居民和3萬多家企事業單位的公共服務。如何更好地做好社區治理服務,岳陽樓區委、區政府緊扣“全局、戰略、前瞻”三個核心,厘清政府與社會的職責分工,實現從條塊分治向整體聯動,從傳統方式向信息化的轉變。
岳陽樓區民政局局長劉玉平介紹說,在推進社區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化建設過程中,通過強化組織保障,完善工作機制,統籌資源使用,分類精準施策,建立了“一本三化”(即以人為本,公共服務便捷化、網格管理精細化、居民自治多元化)的社區治理服務新體系,不僅將政府公共服務延伸至社區,將服務送至群眾家門口,還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參與社區共建共治,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確保社會的和諧穩定。
針對過往社區治理與服務工作在政策、制度層面彼此分割,缺少戰略性和系統性的問題,岳陽樓區委、區政府近期出臺了以《關于加強和完善社區治理的實施意見》為核心,以《社區專職工作者管理暫行辦法》《社區工作站專職人員報酬待遇實施辦法》《社區專職工作者績效考核辦法》《社區資金、資產、資源管理暫行辦法》為配套內容的“1+4”政策體系。
近兩年來,岳陽樓區還投入資金2.8億元新建改建便民服務用房37處,實現不達標社區用房全面“清零”。全面推進102個社區(村)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將政府機構改革富余人員全部下沉到社區開展公共服務,考核選拔100名窗口專職工作人員,實現社區專職服務人員全覆蓋。
同時,堅持以深化“放管服”改革為引領,先后出臺26個規范化、標準化、程序化文件,推進“部門職權向基層下放”,建立社區為基礎平臺的“零距離”公共服務體系。重新編制服務目錄,將147項服務事項委托社區辦理或社區協助辦理,將分散的各類辦事窗口整合為一個綜合服務窗口。實行公共服務上“云端”,建立社區公共服務系統、自助服務一體機、門戶網站、手機app客戶服務端、12345公眾服務熱線等五大網絡平臺,實現線上線下相結合,大大提高了服務效能。 (下轉2版)(上接1版)
如今,居民足不出戶,點點鼠標或手機,就可以辦理公共服務業務,全區公共服務平臺每年辦理低保、醫保、居住證等各類服務事項30多萬件,可為群眾節約交通費高達500多萬元。通過“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實現由過去跑多個部門、走多個流程,向“跑一次路、進一道門、找一個人、一次性辦成”轉變,真正把政府建到了群眾家門口。
網格化社區管理:
“巴陵格格”走完“最難的幾米”
“社區治理是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現在流行說這是‘最后一公里’,但我們的工作其實就是最后幾米。這是最難的幾米。”今年8月,岳陽樓區的一次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工作經驗交流會上,社區書記、主任、網格員們說,社會治理與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體驗感、歸屬感、獲得感息息相關,就是要發揚“釘釘子”精神,將服務下沉到社區,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從而把所有單位、居民與街道社區聚攏在一起。
為了打通最后的幾米,岳陽樓區堅持“服務力量向基層下沉”,在社區全面推行“網格化”管理,以社區治理“網格化”倒逼社會治理精細化。岳陽樓區公共服務和網格化管理中心主任瞿法林介紹說,通過將中心城區99個社區劃分為652個網格,將新的網格單元與公安、計生、城管等傳統網格單元相銜接,建立起“數字網格”和“電子地圖”,專職社區網格人員做到“出門就是辦公、巡查就是服務”,實現了“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
“網格化開展近兩年來,如果說要有什么經驗的話,就是執行、堅持、回頭看。”站前路街道新站社區書記彭雄兵說,社區治理與服務不再只是文件上的條條框框,而是標準化、人性化的服務再造。網格員把每一次巡查的過程變成一次信息收集、矛盾調解、精準服務的過程,每天開展兩次常態巡查,提供“雙代”服務(即為部門代理事務,為群眾代辦事情),做到了民情在第一時間掌握、問題在第一時間解決。
實施“網格化”管理,通過“大思路”配套“小舉措”“大道理”對接“小日子”,達到了精準管理、精細管理、精確管理的目的。今年6月23日,岳陽市中心城區遭遇了特大暴雨,洛王街道大橋湖社區網格員在巡查時,發現一處低洼路段積水嚴重,通過手機終端將情況實時拍照上傳給網管中心,網管中心第一時間將任務分派給城管站,城管站進行緊急處置,整個事件1小時左右得到妥善解決。
截至目前,網格化管理系統共受理各類事件12.7萬件,處置率達98%。“有事找網格員”成為岳陽樓區居民的一句口頭禪,“巴陵格格”成為岳陽樓區居民對網格員的親切昵稱。
通過實施“互聯網+社區”,岳陽樓區逐步建立以社區居民滿意度為主要衡量標準的社區治理評價體系和評價結果公開機制。對網格員實行全過程“痕跡管理”,使其日常工作有跡可查、有據可依;成立網格管理中心和考評辦,嚴格督促考評,確保了社區各項治理與服務工作落細落實。
多元型居民自治:
社區事務大家評、管理大家議、決策大家定
政府與社會如同鳥之雙翼,缺一不可,岳陽樓區堅持“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通過推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支部建設年、黨員活動日等黨建重點工作,以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帶動其他各類基層組織建設,做到社區事務大家評,社區管理大家議,社區決策大家定。
在奇家嶺街道學院路社區,通過采取支部掛帥、黨員牽頭、“格格”點題、群眾助力、部門參與的“群英斷是非議事”新模式,決斷各網格內重大矛盾、重大決策。社區書記孟謙介紹,有一個網格內的生活小區有23戶居民亂種菜,就是通過這種方法,順利解決了問題,同時還引導居民修復了地坪。
在岳陽樓區,各社區組建民主協商議事會,凡重大事項由居民提、居民議、居民評、居民定,街道、社區負責指導“協商什么、和誰協商、如何協商”,區直部門負責采納協商意見,反饋落實情況,確保了居民自治常態化。如洞庭街道東風湖社區在建設文化廣場過程中,從預算、設計、選址、監工到驗收,每個環節都有居民參與,居民對工程滿意率達100%。
政府掌舵、社會劃槳,岳陽樓區鼓勵扶持社會組織為社區服務,通過采取政府購買服務、實行項目補貼、部門對口幫扶等措施,重點培育家政、養老、教育、健身、慈善等社會組織。同時,推動治理觸角向樓棟、院落延伸,設立樓棟長、業主委員會,開展“和美家庭、和睦鄰里、和樂樓棟、和諧小區”創建活動。在五里牌街道楊樹塘社區,通過設立“微心愿樹”,居民有什么想法、需求、建議都可以在“心愿樹”上留言,社區及時研究解決;通過開設“四點半課堂”,讓社區小孩放學后一起寫作業、做游戲,成為居民之間的情感紐帶。
在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大背景下,岳陽樓區緊扣供給側改革、緊跟公共服務方式、轉變緊貼社區群眾獲得感,積極探索推進的社區治理與服務創新“三合一”工作,用改革創新破解難題、拉長短板,無疑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積累了經驗。
張文珍到三元區調研基礎教育工作
時尚大秀紅T璀璨綻放 2018武漢時尚藝術季席卷江城
大花園建設者12 | 愛笑的女孩運氣都不會太差
郵儲銀行滁州市分行成功舉辦職工羽毛球比賽
領地·青江蘭臺 | 國慶黃金周,解鎖假期新玩法
“大思路”配套“小舉措”“大道理”對接“小日子”——岳陽市岳陽樓區探索社區治理與服務創新“三合一”模式
“蘭亭”兩字就是優質的5A資源
市外僑辦全體黨員赴臨沂組織開展黨性教育學習活動
行業內外攜手助力愛心暑托班垃圾分類公益宣講活動
湯河國家濕地公園建設迎國家級評估驗收
中關村軍民融合創新挑戰賽正式啟動
武進區:濟南市歷城區副區長一行參觀考察武進綠建區企業
跨區域聯合營銷讓“1+1+1>3”
我市啟動四川名牌培育爭創
溆浦花瑤婚俗:怪誕的浪漫
周口市執法部門一夜查扣27輛超載車
雨湖區領導調研昭潭街道基層支部“五化”建設工作
南陵縣全面實現不動產登記“一窗受理、集成服務”
熱門商圈民宿價格漲一倍 中秋國慶出游你準備好了嗎?
我市召開鄉鎮布局優化工作領導小組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