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五一”假期的第一天,在家休息的省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大隊副總工程師潘永堅還時不時關注著微信,忙著回復各類技術咨詢。
“寧波軌道交通工程目前正在繼續施工,很多針對巖土勘探的技術問題還需要進一步解決。”潘永堅告訴記者,寧波城區地質條件復雜,地鐵建設的地質勘察面臨許多新課題。“為了保證施工安全和工程質量,勘探工作不能出現一丁點疏漏。”
在潘永堅的辦公桌邊,擺放著一塊塊巖石樣本,這些都是他工作多年攢下的“寶貝”。從事地質勘察33年,潘永堅說,他常奔走于“群山峻嶺、海島灘涂、荒郊野外”。
上世紀末,舟山大陸連島工程開工前,潘永堅帶領團隊早早進入現場。一個面積0.01平方公里的無人島礁正居工程線路當中,每一條巖石裂隙都可能對未來的跨海大橋造成影響,但島礁上地質因素復雜,四周海面漩渦密布。在這個“彈丸之地”上,潘永堅帶領團隊勘察了400多條節理裂隙以及斷裂、海蝕洞,一次次驗證數據的準確性。勘探期間,潘永堅帶領的團隊還曾因為風力過大險些翻船,連船老大都心有余悸地說:“如果掉下去,就‘沒’了。”
正是在這樣艱苦而危險的條件下,潘永堅帶領團隊風餐露宿,歷時6年,驗證了地質條件復雜的海域狹小島礁作為大跨度高塔柱橋基的可行性,為該項目節省投資2.5億元。正是在那座曾經毫不起眼的島礁上,創下多項工程建設紀錄的特大型跨海橋梁——西堠門大橋拔地而起。
杭州灣跨海大橋工程、寧波北侖港區、甬金高速……一項又一項大灣區、大通道、大都市區建設的重大工程中,潘永堅帶領的團隊提供了翔實的地質數據,把地質科學技術轉化成了實實在在的社會經濟效益。“在欣賞建筑工程漂亮華麗的外觀時,人們很少會想起曾為它提供勘察技術的地質工作者。但我可以自豪地告訴別人,這些地方都是我們勘察的。”潘永堅說。
現在,這位勘察大地的工匠還帶領團隊在環境巖土工程這一新領域進行探索,對高污染、高能耗產業淘汰后的環境影響和治理模式進行研究。潘永堅相信,地質勘探的不懈努力,不僅可以支持重大工程建設,還可以帶來更加美好的人居環境。
潘國華帶隊檢查節前市場價格、物資供應等情況
分宜縣就業局開展迎“七一”主題黨日活動
65名孩子每人獲得5000元愛心善款
市食藥局檢查餐飲企業“年夜飯”食品安全
市二院黨委書記吳慶軍一行赴結對幫扶村開展春節走訪慰問活動
三十載奔忙 守一顆匠心——記省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大隊副總工程師潘永堅
臨沂人大常委會黨員干部紀律作風整頓動員會召開
市志愿者協會有關團隊前往蘭考縣捐贈建設第14個愛心書屋
南市區學校附屬幼兒園招生啦!
東陽盧宅景區與復星集團牽手
[新都區]區政府第25次常務會會議召開
45名選手榕城賽根雕 獲獎作品拍賣款項用于定西扶貧
我市推介新舊動能轉換基金 簽訂一批合作協議 石光亮出席儀式
中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關于做好2017年建設工程監理統計報表的通知
雷州茂良村推進新農村建設 古村落煥發新活力
貴港日報評論員:亮出新時代貴港新風采
景德鎮市一篇統計分析報告獲市領導批示
國家統計局四川調查總隊調研蓬溪工作
聚焦健康醫療大數據 打造大健康產業“濟南范本” 數據存儲中心將于8月底開工建設
澤州勞動仲裁案調解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