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飯的“團圓味”還未完全散去,轉眼間元宵佳節已迎面而來。國人過春節,到正月十五鬧完花燈才算結束。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過節的方式也在不斷地發展、變化著,但在老百姓的心中,花燈才是元宵節的“標配”。
今天就是元宵節,港城街頭的各式花燈再一次“亮起來”,在現代科技與傳統手藝交相輝映之中,今年的元宵節,注定仍是一個文化味濃郁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代代傳承的契機之一。
電子花燈爭相“鬧”元宵
(□ 徐譽寧)
可愛的小狗花燈、粉嫩的兔兒燈、美麗的芭比娃娃燈……元宵節前,港城市面上各式各樣的花燈開始閃亮登場,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眼球。昨日,記者走訪發現,今年市場上出售的花燈以塑料電子燈為主,而一些狗的造型的傳統手工花燈也非常走俏。
昨日,記者在泰源市場看到,不少商戶都在出售各式各樣的電子花燈,小黃人、笨笨熊、喜羊羊等造型的卡通花燈應有盡有,其中也不乏一些傳統的紙質花燈。這些造型美觀的花燈掛在店鋪的醒目位置,顯得十分喜慶,也吸引很多市民駐足選購。記者注意到,今年市場上銷售的花燈主要以塑料電子燈為主,價格在20至35元之間,花燈的造型也在不斷地求新求變。其中,芭比娃娃、孫悟空、笨笨熊等造型的花燈不僅造型逼真,而且還加入了聲光電元素,因而特別受孩子們的歡迎。
“現在很多燈籠倒不像燈籠,更像是玩具!”泰源市場一商鋪老板張先生對記者說,他的攤位上除了一小部分是傳統的紙燈籠,剩下的全是電子燈籠,裝上幾節電池,不僅可以自由活動,還有音樂和閃光燈,非常吸引人。其中,小狗造型的電子花燈種類最多,也占據了各類花燈銷量榜首。“小狗造型的花燈,昨天一天我就賣了幾十個,另外,米奇、芭比娃娃、孫悟空之類的動畫造型的電子花燈銷量也不錯,從正月初十到現在,我已經賣了200多個了。”張先生對記者說,這幾天除了電子花燈銷售比較火爆,小狗造型的手工花燈也比較受歡迎。
“今年是狗年,我的兒子屬狗,所以就給兒子挑了一個狗的卡通電子花燈。”家住海州區市東社區的趙女士對記者說,如今生活節奏加快,平時工作也很忙,時間和精力都不允許自己去尋找或者制作傳統花燈,所以這幾年的元宵節都會給孩子買個電子花燈,讓孩子體驗一下傳統節日的氛圍。“我認為孩子了解元宵節的習俗就行了,至于是電子花燈還是傳統手工花燈并不重要,并且從安全角度來看,電子花燈要更安全一些。”
紙質花燈成了“稀罕”
(□ 顧曉昕)
“正月十五鬧花燈”,隨著元宵佳節的臨近,各式各樣的花燈日漸走俏,種類繁多的花燈營造出了一派熱鬧喜慶的氣氛。可在這些花燈中,基本上是塑料電子花燈一統天下,可以點蠟燭的紙制傳統花燈很少,著實令不少中老年市民感到遺憾。
家住九龍城市樂園的劉阿姨最近逛了不少賣花燈的市場,想給小孫女買一個傳統手工制作的兔子燈,可是卻未能如愿,最后沒辦法,只能買了一個塑料電子燈來代替。劉阿姨告訴記者,在她兒時的記憶中,各種手扎的傳統花燈才是元宵節的“標配”。“那時候,元宵節當天晚上,滿街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傳統花燈,有挑著的八角燈、球燈、西瓜燈,有地上走的猴子騎羊燈、牧童騎牛燈、狀元騎馬燈等等,真是熱鬧。”劉阿姨說,“可惜現在沒有以前的那個熱鬧勁了,也看不到那么多的花燈了。”
據了解,現在很難看到傳統花燈,主要的原因是消費者需求有萎縮。隨著民俗的漸漸淡化,傳統花燈的數量也逐漸減少了。現代材質花燈特別流行,給傳統的花燈市場造成了很大的沖擊,那些塑料燈加入了聲光電的元素特別受孩子的喜歡。另一方面,扎制傳統手工花燈的燈藝師也因年事增高而不得不放棄扎燈,傳統花燈手藝面臨失傳。傳統的花燈雖然很精美,但是花費的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都非常高,每年只有一兩個月的銷售期,辛苦了一年掙不到多少錢,有時候很難糊口,所以很多年輕人也不愿意從事這一行業。
家住明珠皇冠小區的周新海本想買個傳統花燈,追憶一下小時候的元宵節,但是發現市場上凈是一些電子燈,無奈只好作罷。“記憶中,小時候家里的老人會自己扎一些簡單的花燈,雖然不是很精美,但感覺非常快樂。”周新海說,“非常懷念小時候和家人親手制作的紙糊燈籠,和小朋友們一起提著花燈走街串巷,這樣更有過節氣氛。”
傳統花燈最受市民青睞
(□ 袁春梅 張貴椋)
今年的民主路因為一家手工花燈店顯得格外喜慶。昨日上午,筆者探訪了位于民主路廣場東側的這家小店。店內店外懸掛著的花燈五顏六色,造型也是多種多樣,顧客們仔細挑選,并一一詢問價格。
“好些年沒看到這些手工花燈了,你看這還能放蠟燭,我要給孩子買一個。”聽著顧客們的贊美,花燈制作人王維良開心地笑了。
王維良家住贛榆區青口鎮,是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花燈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他從8歲開始接觸祖傳剪紙和傳統手工工藝,擅長剪紙、布貼畫、扎紙、扎風箏、做燈籠等傳統工藝,今年春節被邀請來民主路展示傳統非遺。
孩子們小時,王維良每年都會給他們扎花燈,后來孩子們漸漸長大,也就扎得少了,而市場上傳統花燈的身影也是漸行漸遠。兒子們回憶兒時玩花燈的快樂,深深地觸動了王維良。
2013年秋,王維良去鹽灘砍“鐵礦柴”,做花燈骨架,剪裁彩紙做燈籠的外皮,還在花燈上貼上自己的剪紙。忙活到2014年元宵節,王維良制作了100多個花燈拿到街上去賣,沒想到一頓飯的工夫,那么多的花燈都賣完了。大家對傳統花燈的喜愛讓王維良很吃驚,也給了他很大的信心。第二年他制作了400多個花燈,也很快被搶購一空。
傳統花燈制作繁復,涉及選材、扎骨架、制作燈身、制作光源、裱糊、晾干、彩繪等多個環節。要想讓傳統花燈傳承延續下去,就得進一步增量、開拓市場。王維良通過自己的調查研究,設計了龍骨的圖紙,改為工廠批量生產,同時將剪紙圖案印到絲緞上,取代原先的手工剪紙粘貼。規格化、標準化的手工制作,讓傳統花燈有了更大的市場。
“我扎的每個花燈提梁都是活的,底部留有燭座,可以放蠟燭。”王維良說,不管怎么改變,傳統花燈的特點一定不能變。
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夠學會制作花燈,今年他還制作了1000多個花燈材料包,材料包里有說明書,家長花上半個小時的時間就能跟孩子一起制作一個花燈,帶孩子感受傳統花燈的魅力,也在孩子的童年記憶里留下美好的回憶。
繽紛活動讓居民樂元宵
(□ 武娜 樊婷)
在元宵節這個傳統節日里,港城市民通過吃湯圓、賞花燈、猜燈謎等習俗,感受節日魅力。昨天,我市多家社區也舉辦包湯圓、猜燈謎、扎花燈等活動,百名社區居民和幼兒園小朋友歡歡喜喜鬧元宵。
“看,先把湯圓面搓成一個圓,然后用拇指捏成個餅的形狀,將黑芝麻餡放進去,再搓成個圓,這樣,湯圓就包好啦。”市民龍潤蘭高興地說。昨天,在海州區賈圩社區舉辦的慶元宵活動中,龍潤蘭正在手把手教小朋友包湯圓。
包湯圓現場,社區志愿者們和鐘聲幼兒園的小朋友們系著圍裙,揉面團、搓湯圓、放餡料、捏造型……白白胖胖的湯圓很快就擺滿了桌面。很快,湯圓就全部入鍋了,10分鐘后,湯圓徹底熟透了,社區工作人員將每一碗湯圓遞到社區孤寡老人及居民手上,大家吃得特別開心。
“能參加社區組織的慶元宵活動非常開心,大家一起過元宵節更有氛圍,自己動手包的湯圓更好吃、更有意義。”居民孫素英樂呵呵地說。
“第一次參加包湯圓活動,奶奶手把手教我,很快就學會了,我特別高興,你看我包得很好吧。”已學會包湯圓的6歲小朋友伏芷萱說,每年元宵節她都是在家中度過,今年和社區的叔叔阿姨、爺爺奶奶一起度過,她覺得特別有意義。
包湯圓活動結束后,社區還舉行了猜謎活動。長長的紅繩上掛著一排排燈籠,每個燈籠下面都附有一條燈謎。有人圍著燈謎苦思冥想,有人猜出來謎底后樂得直嚷嚷。“這個我以前聽說過,答案就在嘴邊。”“這個我知道,我猜這個!”參與活動的居民圍著燈謎開心地討論著。
與賈圩社區一樣,當天,公園社區、鹽河社區等都舉辦了包湯圓、猜燈謎、做花燈等活動,參與的居民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開心的笑容。大家在活動中體驗中國傳統文化,增進了鄰里感情。
元宵文化還應融入生活
(□ 陳煒)
3月2日,正月十五,迎來春節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日———元宵節。那么,正月十五為何稱為“元宵節”?
市民俗博物館館長程志娟介紹,元宵節起源于漢代,因為漢文帝登基的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值得紀念,因此大赦天下,與民同樂。以后每到這一天的晚上,皇帝都要出宮游玩,張燈結彩,與民同樂。因為那時人們把正月還叫“元月”,把夜晚叫“宵”,所以叫“元宵節”。到后來,司馬遷創立《太初歷》時,把元宵節定為重大的節日。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人們賞花燈、猜燈謎,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
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辦公室主任徐洪繞介紹,民間傳統習俗是過完了元宵節,年就過完了,于是人們借助元宵節之美好寓意與祝福,團圓或團聚一下。正月十六各行各業就正式開始新的一年生產活動了,打工的開始外出或創業,曬鹽的鹽民也在正月十六這天開工了,漁民也開始出海撒開第一網,期盼新年有一個好兆頭與好收成。他說,元宵節期間,本地鄉村通常只是給孩子糊個小燈籠或者讓孩子放花。城鎮則自發地形成燈賽,俗稱“鬧元宵”或“鬧花燈”。每家門前都有燈,以燈的大、亮和制作精巧取勝,大街上要舉行大型燈會,往往以行業、地域或家族為單位,各顯其能。傳統的節目有抬閣、龍燈、旱船、高蹺、荷花燈、八仙過海、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等。如今燈賽已被蒼梧綠園等公園舉辦的花燈展所取代,往日的舞龍、舞獅、踩旱船等元宵節舉行的活動都已融入日常的節慶活動之中。近年來,市非遺辦開展了非遺進社區、進校園、進單位等形式多樣的扎彩燈等技藝傳授活動,傳統習俗也正在以新的形式與方式融入百姓生活之中,并不斷得到傳承與發展。
徐洪繞表示,人們在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與家人一起迎接春天到來的同時,更要從元宵節習俗中品味傳統文化,在傳承傳統習俗的同時,賦予節日新的時代內涵。
周濤指導楓順鄉黨委班子2017年度民主生活會
耀州區選派年輕干部赴江蘇東臺掛職鍛煉
湘西南特色養殖又添生力軍
全市雙擁工作領導小組全體會議要求 推動雙擁工作再上新臺階
郵儲銀行太和支行開展反假幣宣傳活動
我們的節日元宵 又是一年花燈明 濃濃年味溢全城
楊紹武走訪慰問道德模范
桑植縣:項目建設加速推進
國家稅務總局仁壽縣稅務局正式掛牌
關于2018年9月份建筑施工企業“三類人員”計算機網絡考試報名的通知
臨沂經濟開發區強化安全標準化創建149家企業達標
關注困境兒童:“多對一”幫扶 期待更多社會力量加入
石獅掀起項目攻堅熱潮 奮力奪取開門紅
樂亭縣健身氣功隊獲市級兩項金獎
香港海關與漁護署查獲市值1900萬港幣瀕危物種
市委召開常委會(擴大)會議暨中心組學習會 專題傳達學習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精神 研究我市貫徹落實意見
春節來臨 市消費者協會開展消費維權進社區活動
“南馬”志愿者招募完畢
粵食藥監局加強藥酒監測
樂亭警方救助一名走失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