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王磊
主持人:常言道:細節決定成敗。打造最優營商環境,不但離不開統籌決策部署和頂層設計,更離不開細節上的苦干巧干和精雕細琢。有識之士提出,只有讓我市各職能部門、各行各業甚至每個衢州人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在全社會形成精心、精致、精品意識,這樣打造最優營商環境的夢想才能成真。那么,你對打造營商環境有何看法,請談談個人意見。
●市規劃局柯城分局曾建:打造營商環境最優城市,我認為個人首先要提升自身素質,要通過不斷學習、不斷思考、不斷總結,提升自身綜合素質。要加強作風建設。營商環境猶如空氣,優良作風就是“凈化器”,從這個意義上講,干部的作風表現就是營商環境。要營造積極向上、干事創業、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個人要結合“兩學一做”爭做作風優良、作風過硬的好干部。要提升服務效能。我們的“一窗受理,一站辦結”“最多跑一次”“測驗合一”,都是為了努力打造審批事項最少、流程最簡、時限最短、服務最優的城市,這些舉措大大提升了服務效能,方便了群眾,活力了企業。此外,提升營商環境,還要各級領導干部敢想敢闖敢試、勇于擔當,帶頭抓改革、促改革。從體制、制度上創新,從監管、服務上突破,不斷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民進會員吳鞏華:打造最優營商環境,目的是營造最佳發展環境,提升我市的綜合實力和區域競爭力。就加快推進集聚區產城融合發展來說,我認為,首先要大力推進轉型升級,淘汰落后產能。綜合利用土地、稅收、能耗、環保等方面因素,制定落后企業(產能)負面清單,完善企業退出機制,為“騰籠換鳥”做準備。其次,要加大招大引強力度,培育朝陽產業集群。圍繞我市的產業特點,緊盯產業鏈分布,努力引進一批“樹狀型”企業,形成新的產業發展區塊鏈。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建設高端人才庫。高端人才是核心競爭力,現代化經濟體系離不開高端人才的支撐。制定高端人才新政,使高端人才愿意來、留得住、起作用。
此外,還要加大空間盤活力度,推進產業新城建設。比如加大白沙片區存量土地回收、空間盤活力度;完善以產業新城為特色的城市規劃,努力引進一批生產性和生活性服務業業態,提升城市品位,營造最優營商環境。
●市發改委廖昕:構筑良好的營商環境,從政府角度來說,首先要發揮政府示范激勵的職能。政府既是城市的管理者也是區域市場和社會規則的制定者,還是規則的執行者,所作所為會對社會信用產生重大的影響和導向作用。建立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增加政府透明度;追究失信者的法律責任,避免和防止政府違約的行為發生。其次是加強信用信息系統建設。加大對社會信用的監管力度,加快法人單位及個人等信息登記系統的建設與完善;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機制,增加信用信息的透明度和利用率。再是加快信用立法工作。信用立法是建設良好社會秩序的前提,倡導社會誠信需要信用立法的支撐,提升政府與司法的公信力,加強反腐敗也需要信用立法的配合,加快信用立法步伐,建立完善的信用法制體系,提升誠信的法律地位,是適應經濟全球化的現實需要。最后是充分發揮社會團體與組織以及個人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的積極作用。引得社會各界多方參與、共同建設以誠信為基礎的營商環境。
●農工黨黨員胡文佳:作為錢塘江源頭城市,水豐質優一直是衢州人的驕傲,在大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過程中,我想從水的角度談一談營商環境打造。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首要是“環境”,既是引財的環境,更是引才的環境。這就需要我們以一種海納百川、兼容并蓄的姿態營造更為寬松的公平營商“高地”。要進一步推動“放管服”。做好簡政放權的“減法”,更做好優化服務的“乘法”,立足實際進一步優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用好“互聯網+政務服務”這個大平臺。要制訂更優的人才引進政策,充分用好同鄉會、商會等宣傳渠道,吸引優秀企業家和科技人才回鄉創業。
在積極打造營商環境的同時,我們也要考慮,我們引商引什么?水或許是一個答案。水可以作為我們的優勢資源,更是我們的戰略品牌,變生態優勢為資源優勢、產業優勢。近年來通過全流域河道綜合治理,我們已經擁有諸如信安湖,柯城區廟源溪、石梁溪,開化縣馬金溪,龍游縣靈山港等一大批生態河道示范工程。但有佳句還要成佳章。要將現有的水生態景觀串聯起來,變“盆景”為風景,立足衢州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著眼流域整體協調發展和布局,堅持點、線、面結合的戰略部署,合理規劃,合理引商,以期形成以水為媒,以水串景的黃金水岸產業帶,構建“千里水道、大美衢州”。
●民盟盟員尹濤:作為一名黨外青年,我認為打造營商環境,地方政府的相關職能部門必須要立足世界,學習先進經驗,部門負責人必須要具有開拓的眼界,才能選擇正確方向,制定長遠規劃同時還要敢于開拓勇于實踐;必須加大力度建立誠信制度:包括規范市場制度;知識產權的保護;按期落實政府政策、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完善企業信用評級等等;必須要有一個公平、舒適的生活環境,將人才引進來的同時,也要能留住人才。此外,合理發揮政府規劃與行政服務兩者的職能:對于已具有穩定市場規模的行業企業,實行簡政放權,充分發揮市場調節能力;對于新興產業,如高新科技企業,應結合城市特點及發展方向做好合理規劃,對于符合城市發展方向的科技型企業進行扶持與培養;對于農業,利潤相對薄弱,但又是國家基石,應該行政服務與長遠目標規劃并重,開發衢州地方特色農副產品,根據消費人群不同建立消費分級,使傳統農業轉變為半農半商的新形態循環可持續的農業,使農民富足增強其積極性,同時拓展多元化營商環境。
主持人:新時代,一座城市的營商環境,是反映城市經濟發展核心競爭力的新指數,是體現城市魅力的新指標,也是實現城市快速發展的新動能。如何更好地提升營商環境,請就此談談個人看法。
●市府辦邵文穎:服務好企業,打造我市最優營商環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是積極踐行“不叫不到、隨叫隨到、服務周到”的有效手段和成果。我建議:首先,對企業要有感情。充分認識到企業是社會財富的貢獻者,地方稅收的貢獻者,是公務人員的衣食來源,激發服務的內生動力。其次,服務企業做到及時反饋。對企業提出的問題及時答復,情況復雜需要幾個部門共同研究的,也應盡快協同答復解決。如確實違反法規不能解決的,做好解釋工作取得企業諒解。再次,兌現企業政策時嚴格按投資協議辦事。不能因為部門之間的協調問題,拖延兌現時間。應該按協議及時兌現,部門之間協調在內部處理,不能影響企業的利益。最后,服務企業要有容錯機制。當前,部門都根據上級法律法規辦事,上級規定同意的馬上辦,上級規定禁止的不予辦。但很多具體事情法律法規是沒有規定的,而又對當地發展有利的,就應當鼓勵積極嘗試,與企業共同做好探索工作,如有不當也應有容錯免責機制。
●市規劃局吳云飛:在創建最佳營商環境城市的活動中,規劃部門一定要全力以赴投入到創建最佳營商環境的工作當中去,要主抓重點工作,比如,所有規劃審批服務事項全部做到無差別全科受理,嚴格落實好無差別全科受理改革工作相關要求;全力推進規劃審批服務事項網上受理、網上審查、網上告知、網上送達制度的落實,真正做到四個100%,大幅壓縮規劃審批時間,提高辦事效率;根據省建設廳的部署要求,進一步優化規劃建筑方案審查制度,針對工業項目、小型項目、普通項目和重大項目分門別類研究制定規劃建筑方案審查工作制度和方式,簡易事項簡易辦,進一步壓縮審批服務時間;根據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抓緊完成以工業項目為主的標準地相關指標的研究確定,切實提高工業用地出讓的公平和項目落實地建設的效率;針對全省建設系統即將出臺的“八統一”制度,要預先做好我們規劃審批服務事項的“八統一”制度相關準備工作。
●九三學社社員段永新:打造中國營商環境最優城市需要構建誠信開放的投資環境。如何構建誠信開放的投資環境?要按規定落實好各級各類投資和財稅價格等支持政策,讓符合條件的企事業單位能及時充分享受政策紅利。要拓寬市場化融資渠道,積極探索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的投融資模式。要鼓勵和引導各類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加大金融對幸福產業、綠色經濟等我市主導產業的支持力度。要創造條件,整合各級各類各界資金,通過由財政、金融和產業資本共同籌資的產業投資引導基金支持幸福產業、綠色經濟等我市主導產業發展。要積極推進政府購買服務,逐步擴大購買服務范圍,完善購買服務內容,規范程序營造公平,使各類經營主體能平等參與。要優化企業投資建設項目審批流程,使得企業投資建設項目審批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間,全面實現一般企業投資項目開工前審批“最多跑一次”“最多100天”。
●民革黨員余建華:營商環境的優化離不開法治的力量,法治就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結合自身在基層法院的工作,個人認為法院人在優化營商環境上可從以下方面努力。首先,充分發揮多元化化解機制的作用。利用在線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浙江odr)、人民調解、行業調解、律師調解等手段,及時與公司企業、行業協會、相關政府主管部門進行溝通,以“公平+感情=滿意”的準則及時、有效地化解涉企各類糾紛,維護市場公平交易秩序。其次,要充分運用司法資源,延伸司法職能。及時收集分析涉案信息,對涉項目建設、涉企業生產經營暴露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提出司法建議,幫助企業防范法律風險、加強和改進管理。通過送法進企、開展巡回審判、以案說法等手段,加大普法宣傳力度。再次,對不同類型的破產企業因勢利導,推動破產審判創新機制的建立。對產品有市場,但經營不善的企業,積極實施企業兼并重組;對生產經營良好但受擔保牽累的企業,引導其主動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或和解,切斷擔保鏈風險;對無法重新恢復生產的“僵尸企業”依法破產清算,推進資源要素重新流動。
●市文明辦主任周宏波:打造最優營商環境,核心在最優,難點在打造。首先,要經營城市,實現單贏向多贏的升級。必須建立互為用戶、互創價值、共創共建共享共聯的新型政企關系,讓企業感恩城市的存在、感恩城市的分享、感恩城市提供的機會,結成互利共贏的利益命運共同體。以體制機制創新為突破口,立足當前打基礎,著眼長遠均受益,以衢州有禮著力營造促進宏觀經濟長期健康運行的市場環境。
其次,營建模式,實現專科向全科的升級。一個政府一扇門。要讓政策落地,最大限度地降低企業各項稅收,放寬土地政策,減降免水電氣費用,讓政策與企業訴求精準對接。要讓市場作主。加大改革力度,推進基層治理,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做到“中心之外無審批”,群眾和企業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要讓干部干事。加快建立各級政府和部門改革干事容錯機制,鼓勵和支持領導干部敢干敢闖敢探索創新,進一步形成助推領導干部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社會氛圍。
再次,安營扎寨,實現鐵軍向禮軍的升級。要打通各方資源力量,建立強有力的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出臺政策舉措、明確任務職責、完善考核督查,用“十條衢州宣言”“三個絕不能”和“十條軍規”,打造衢州營商鐵軍。同時更要打通政府與社會之間的壁壘,以衢州有禮激發全體市民的主人翁意識,全線作戰、全員作戰、全程作戰,做到有禮才有最優。
————【網絡微言】————
高軍東:我來自市統計局。熱切期望市委、市政府以打造營商環境最優城市為契機,在機關部門掀起對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大整風。每位干部要從自身做起,對照標準立改立行,只有這樣,衢州營商環境、經濟發展和百姓福祉才能迎來大的改觀。
王雪軍:我來自衢江區環保局。創最優營商環境離不開“謀”。要寫好這個“謀”字:首先要自我革命。破除影響營商環境的思維、做法、體系是創最優營商環境的重要環節,如何改變調整不合時宜的規定、制度需要謀定而后動。其次,要提高站位,站得高才看得遠,創最優營商環境就是筑巢引鳳,要謀劃平臺、深耕基礎創新機制。再者,要深入到一線與客商多交流,才能知道他們的所思、所慮、所求,才能提出更切合實際的方案來營造最優營商環境,一些新項目能否順利落地是客商最關心的,我們就應該站在客商的角度來提前謀劃項目落地機制,消除客商的后顧之憂。
卞宗波:我來自開發區公安分局。良好的營商環境需要需要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做保障,沒有一個安全穩定和諧的社會治安環境,也不會有一個好的營商環境。安全穩定和諧的社會治安環境是良好營商環境的基礎。我認為,要加強民警素質能力建設。隨著經濟社會信息化的發展,新型犯罪多樣化高發。打擊違法犯罪,維護社會穩定,社會治安管理工作要求越來越高,要求民警素質不斷提高。只有民警素質提高,才能很好的履行工作職責。要加大經費保障。現有的公安工作靠傳統的手段和方法,已遠遠滿足不了現有公安工作要求。需要不斷加強裝備和信息化建設來保障執法辦案打擊犯罪,都需要大量的經費投入。要營造好的執法環境。加大違法犯罪的打擊力度,對違法犯罪實現零容忍的同時,要鼓勵民警大膽執法,敢執法。對妨礙執法,襲擊民警的違法行為要依法處罰。要健全民警關愛機制,排除民警的后顧之憂。
邵凱鋒:我來自市發改委。我建議,首先要委托權威機構,對標指標體系對我市營商環境現狀進行評估,找準發力點,力爭逐年提升城市排名。其次,要組建專班、監督+促進。成立“營商環境效率促進專班”,以衢州營商環境為核心開展工作,責成并監督政府各部門對企業營商的各個辦事環節服務。再次,政商互動、建立新傳統。市領導牽頭每月召開企業家座談會、一年一次企業家大會,營造政商關系互動新傳統。最后,信用發力、注重好宣傳。以信用城市創建為切入點,注重全民參與,“人人都是環境”,以“信用衢州歡迎您”等加強宣傳。
吳穎:作為農工黨黨員,我認為打造最優營商環境,人社部門要進一步深化延伸“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推行“無差別受理”,深化人力社保服務信息化、標準化建設,為實現“一證通辦”、“零跑腿”創造條件。要全力打造好“無欠薪衢州”。把打造好“衢州無欠薪”行動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和民生工程。此外,還要千方百計幫助企業引才招才,培養本地人才。精準解讀落實好市委人才激勵政策,全力以赴在全球全國幫助衢州企業引進急需高層人才,重點培養好本地高技能人才,同時通過人力資源交流大會或專場招聘會或赴周邊省市職業院校等有效平臺為阿里巴巴等重點企業集中招聘急需人員。
林生貴:我來自市府辦。我想聊一下城市停車場建設這個話題。由于歷史的原因,衢州和其它城市一樣,市區停車場欠債很多,對此,大家也都會理解。但是,面對城市新區、新的項目,如果停車場建設仍然跟不上,仍然讓本地人和外來客無法順當停車的話,就有悖“衢州有禮”的初衷。譬如,水亭門街區早已開街營業,但至今仍不見游客接待中心和停車場;西區大草原已建成并享譽好幾年,但至今也無配套的停車場,每到晴日周末,紫薇路必然形成大堵點。類似停車場建設滯緩、不配套這類問題,在城市營商環境建設中似小實大,直接關系到每個來衢投資商、觀光客對衢州的觀感和信心,不得不重視,不得不精心治理,不得不加快解決。
毛嬋艷:我來自市發改委。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打造最優營商環境,要大力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讓信用體系為實體經濟發展背書。首先要加速推進信用聯合獎懲工作。強化對失信主體的聯合懲戒力度,持續完善公布失信主體信息,嚴厲懲戒失信主體的失信行為。推動形成讓失信主體“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信用聯合懲戒大格局。其次,加強對政府失信行為整治。開展政府機構失信問題專項治理,特別是基層自治組織對法院生效判決的未履行等失信問題的專項整治工作。再次,加大誠信文化的宣傳力度,以開展“南孔圣地·衢州有禮”品牌建設為契機,廣泛宣傳發動,營造全社會參與“誠信衢州”建設的濃厚氛圍。
整理:記者 王磊 徐雙燕
【道德模范】好心“的哥”唐群偉
關于核準福建遠航建筑裝修設計工程有限公司建筑業企業資質的公告
旺蒼縣抽取機關單位1/5力量匯聚脫貧攻堅強大“攻勢”
我市舉行重大項目暨高新區科技園開工儀式
QQ發布《00后畫像報告》 90%的00后認為成功靠個人奮斗
“活力新衢州 美麗大花園”大家談 | 從細微處優化營商環境
蘇州市人大專題詢問會直擊“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嘉興海事局積極備戰全省海事系統船員技能比武
中國耀州窯陶瓷技藝傳承與創新人才培養培訓班開班
遂寧:買這104種農機可以領補貼
貴陽市實施惠民工程取得實效
深挖黑惡勢力“保護傘”強化監督執紀問責
《歷代歌詠古蓮花池詩文精選》出版發行
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 2018天津城市樂跑賽開啟
涇陽“110+X”工作機制推進投資項目落地
體彩7位數500萬元特等獎花落昆山
全市銷售普通柴油加油站名單
北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關于征集2018年國家標準項目立項的通知
我市將啟動教師“縣管校聘”改革
服務春運 志愿者在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