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縣文體廣電新聞出版和旅游局供圖
打卡地:金堂國家登山健身步道
這是四川省內的首條國家級登山健身步道。步道規劃長度為300公里,四種路面——木棧道、礫石路面、不規則礫石路面、原生態路面,全面滿足休閑旅游和專業登山需求。
4月7日早上八點多,住在成都市區南三環的曹飛帶著他的登山裝備開車與一群朋友匯合后駛向金堂方向。約1個小時后,停在了金堂縣國家登山健身步道玉皇山段的山腳下。
“自從知道這條步道,近大半年來是‘定時打卡’。”曹飛說,他和朋友大多在成都高新區創業公司上班,平時工作壓力大,需要運動放松,“我們不喜歡去健身房,更喜歡在大自然里運動。”
這是四川省內的首條國家級登山健身步道。整個2017年,像曹飛一樣來此“打卡”的,有超過百萬人次——事實上,它都還沒有全程修完。可以預計的是,在2018年,這個統計數據將大幅增長。
而對金堂來說,這條國家級登山健身步道的意義,遠不止“登山、健身”這么簡單。
四種路面
引來上百萬人次打卡
“步行是最好的慢健身方式,可以達到最佳的運動健身效果。”4月9日,走在金堂縣國家登山健身步道的玉皇山段上,金堂縣文體廣電新聞出版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王昌華鼓勵記者。
沿著步道從山腳下往山上走,先走過一段木棧道,到山腰時踏上了一段礫石路面,繼續往上,礫石路面變得不規則起來。
盡管是周一,視線范圍內的游人也有數十名。有舉著小旗的導游帶著的旅游團,也有帶著孩子游玩的“親友隊”。
“目前為止,這條步道修了206公里,即便是工作日,來游玩的人加起來也有上千,節假日單日高峰可以超過2萬人。”王昌華介紹,2017年全年,這條步道迎來了超過百萬人次的游客量。
再往前走,礫石路盡頭的原生態路面繼續向上延伸,幾位驢友背著大背包往山里面走。
據金堂縣建設局的負責人介紹,這四種路面的設置各有深意:木棧道適合市民休閑健身觀光;礫石路面彈性好,適合各類人群登山健身;不規則礫石路面適合登山愛好者登山健行;而原生態路面適合驢友登山探險。“四種路面全面滿足休閑旅游和專業登山需求。”
在步道沿線,記者看到了管理中心、應急救援中心、游客接待中心、各類導視系統、生物降解免沖洗廁所、太陽能定位救援燈桿等配套設施。
“金堂致力于為登山健身愛好者提供行動指南和安全保障。”王昌華說,“歡迎大家一起來這里走路。”
步道背后
醞釀一個龐大計劃
這條國家登山健身步道于2016年5月啟動建設,是四川省內的首條國家級健身步道。
“抓住這個機會,是因為金堂看到了‘徒步旅游’正在興起,抓住它就是抓住了一個新的旅游經濟增長點。另外,金堂有非常好的生態本底。”為了強調這個“好”,王昌華一口氣用了“山體連綿、水光瀲滟、植被豐茂、空氣清新”四個詞組來形容金堂。
同時,國務院印發《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全面推進全民健身,以及金堂近年來在打造高端賽事舉辦地品牌上所獲的成功,如舉辦國際鐵人三項賽、中國龍舟公開賽等高端賽事,對該縣旅游經濟、農業經濟、城市知名度的大力拉動,都促成了金堂建設健身步道的決心。
啟動建設的同時,一個龐大計劃也進入實施階段:步道規劃長度為300公里,將串聯起縣內龍泉山沿線9個鄉鎮及資水河流域重點鄉鎮的主要旅游景點——要讓游客通過一條步道,自然而然地實現在金堂縣的“全域旅游”。
按照分期實施的原則,2016年,金堂縣建成總長86.8公里的國家登山健身步道,涵蓋該縣玉皇山aaa級旅游景區、金堂山、三學寺、梨花溝等旅游及人文景點。二期已在去年底完成,總長120.8公里,途經該縣五鳳古鎮、賀麟故居、龔家山農業旅游景點、鮮花山谷、豐收湖、花田廣興等景點。
“目前正在推進三期建設,總長約100公里,預計今年內完工。”王昌華介紹,屆時,這條步道將“全面推進體育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
“2018年內,金堂全長300公里的國家登山健身步道將全部建成打通,率全省之先。”王昌華介紹。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正在慕名前往這個新晉健身“打卡”地。
原標題:一起來走路吧
蘇州市委常委召開會議
鄒城市快推健康鄒城建設進程
一頭黑豬要攪動起餐飲“全新物種”
太湖度假區開展“提標破難、加快趕超、走在前列”專項活動
市旅服委檢查組到臺兒莊區檢查行業扶貧和鄉村旅游項目建設工作
一起來走路吧 上百萬人次打卡這條登山健身步道
薛海濤調研科技館并走訪看望市政協科技界委員
中秋臨近“私房月餅”微信圈走俏
滴滴司機疲勞駕駛 車子差點一頭扎進排水溝
我市召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及中央第六巡視組反饋意見整改工作會議
構建立體監管模式 實現治理能力現代化
市宣傳文化系統學習重要講話精神助推全面深化改革
全市國土資源工作會議召開 國土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海口16時53分解除雷電橙色預警
揚州彩民擒978萬大獎
可以放心:這些食物發芽了也沒毒!別再傻傻扔掉
張瑞書走訪慰問市老領導、駐秦部隊及退役軍人代表
市衛生計生委機關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部署禁限放工作
雙鴨山市水產總站“雙隨機一公開”市場主體名錄庫
南頭鎮召開2018三防應急管理培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