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翊武(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
“斬斷塵根感晚秋,中原無主倍增愁!是誰支得江山住?只有余哀逐水流。”2018年清明時節,一群學生冒著細雨在岳麓山翊武亭,朗誦著武昌起義總司令、總指揮蔣翊武在獄中寫的四首《絕命詩》,緬懷這位被孫中山稱為中華民國“開國元勛”的鐵血英雄。
蔣翊武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活動家,1885年出生于澧縣城關鎮。 1903年,蔣翊武考入常德西路公立師范學堂,曾斷言“中國欲圖自強,首當傾覆清廷,建設新政府”。1906年,蔣翊武加入同盟會,認為“欲實行革命,當以聯絡軍隊為要著”。
1909年,蔣翊武加入湖北新軍反清團體“群治學社”,躋身湖北革命運動。1911年春,由“群治學社”改組的“振武學社”,改名為“文學社”,蔣翊武被推舉為社長。文學社是“當時思想最先進的組織”,聚集優秀青年共同探尋救國之道。蔣翊武在新軍中積極發展會員策反新軍,“今言革命者,欲借權清廷,莫如投身軍界,聯絡士兵。”當時,武漢的新軍兵額1.5萬人,文學社成員有3000多名,蔣翊武傳播孫中山革命思想,點燃了新軍戰士火熱的青春,使新軍成為辛亥革命主要力量。
1911年9月24日,蔣翊武被推舉為起義軍總司令,當時,他正隨新軍部隊移防到了湖南岳州(今岳陽)。10月9日,起義計劃意外暴露。危急時刻,剛從岳州趕到武昌的蔣翊武毅然決定當晚起義,當即起草起義命令。不料當晚11時,大批警察破門而入,將蔣翊武和大部分文學社機關人員抓捕,劉復基等烈士犧牲。蔣翊武乘間越墻脫險后,臨危不懼,“事已至此,不可束手待斃”,于10月10日清晨,“依據計劃的精神”將起義時間改為當日,連發五道攻擊命令。10月10日,革命志士按照蔣翊武9日的命令起義,武昌首義成功。10月12日,蔣翊武被推舉擔任都督府顧問,兼軍務部副部長,參與軍政府謀略機要。
1912年4月,袁世凱竊取大總統職位。蔣翊武將文學社并入同盟會,直接受孫中山領導,并力拒袁世凱高官厚祿之誘惑。1913年2月,國民黨在國會選舉中獲勝,蔣翊武主張制定憲法,限制袁世凱的權力。蔣翊武堅決聲討袁逆,潛回老家與父母訣別:“兒誓志殺賊,保障共和,否則不生還也!”
1913年7月,國民黨發動二次革命。21日,湖南宣告獨立,蔣翊武被推舉為鄂豫招撫使,負責組織討袁軍隊。8月6日,蔣翊武被袁世凱通緝,與革命黨人從長沙轉道廣西逃往香港,不幸在全州黃沙河被桂軍旅長秦步衢部逮捕。9月1日,蔣翊武被押到桂林。獄中,蔣翊武堅持斗爭,歷數袁世凱罪惡。
9月9日下午4時,蔣翊武被押往桂林麗澤門外行刑。刑場上,士兵環立,觀者如堵,蔣翊武神色自若端坐于大紅地毯,向圍觀群眾慷慨激昂地講演革命大義,“痛論武裝討袁之必要”。聽者為之動容,執刑士兵亦凝神靜聽沒開槍,領頭排長唯恐遲則生變,用手槍從背后向蔣翊武開槍。一代革命英豪蔣翊武,就這樣從容就義,時年28歲。
1916年9月,護國戰爭勝利,譚延闿等人將蔣翊武遺骸遷葬到長沙岳麓山,建漢白玉墓塔。1921年秋,孫中山在桂林督師北伐,親往麗澤門外憑吊并為蔣翊武立碑,親筆題寫“中華民國開國元勛蔣翊武先生就義處”,刻在碑上,并令胡漢民撰文刻于碑周,以昭其業績。
“是誰支得江山住?鐵肩擔當寫春秋。”蔣翊武心憂天下,敢于擔當,甘于犧牲,創新探路勇往直前,“雖千萬人,吾往矣”。他的事跡彪炳史冊,他的精神光照千秋。
(執筆:省委黨史研究室 吳義國 湖南日報記者 孫敏堅 整理)
因為夜間違法施工,這3家企業被罰了
荃灣港區煤炭碼頭進港鐵路擬下月通車
我市制鞋產業轉型升級成效顯著
2018中國企業智能營銷創新峰會西安舉辦
湯原縣召開高考工作協調會
英雄烈士譜|蔣翊武:鐵肩“支得江山住”
買菜怕缺斤短兩?認準這個標志放心大膽買
滿城樹花扎堆“斗艷” 去哪賞花 往這看
韭花種植拓寬致富渠道
零陵區神仙嶺小學:漁鼓砰砰迎新生,家長獲獎樂開懷
大鵬辦事處鵬城社區“百姓文化講堂”開課啦
荊州“七五”普法工作接受省督查組中期督查
涼風埡村的美麗蝶變
“德陽創客·旌英匯”舉行
宜昌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舉行集中研學 扛起責任真抓實干 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
市直宣傳系統召開財務整改暨黨風廉政建設推進會
南京市選出首批“健康家庭”“健康市民”
劍閣升鐘庫區蔬菜產業助農增收效果好
西部醫療中心落址西部中心城區A片區 占地面積11萬平方米,按三甲綜合醫院規模設床位1000床
隆回縣公路管理局:堅持節后不松勁 做好春運保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