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定陶區陳集鎮連集村有一草莓采摘園,自去年11月中旬開園以來,每天都會吸引眾多的市民去采摘。作為一個普通農民,劉宏看著自家草莓大棚里絡繹不絕的人流,也是高興的合不攏嘴,他用什么樣的秘訣使自己的草莓那么受歡迎呢?記者進行了采訪。
1月14日上午,記者驅車來到位于定陶連接線東50米的草莓采摘園,剛進大棚,就被里面的景象吸引了,一些成年人在挎著籃子選摘草莓,一些孩子更是在棚內邊吃草莓邊玩耍,歡聲笑語與棚內的綠葉、白色的、紅色的草莓相映成趣,一片溫馨場面。
“給,先嘗嘗我的草莓,就知道它為什么這么受歡迎了!”正在招呼客人的劉宏聽到記者的問題,并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讓記者先嘗嘗他的“商品”,記者拿起一顆草莓咬了一口,只覺得一咬開,肉質口感既細膩又滑潤,似乎一口吃進去就會滑入喉嚨,確實是上等美味。
“我種的草莓之所以那么受歡迎,不光因為口感好,而且綠色無污染,摘下來不用洗就能吃!”劉宏說,他種植草莓6年了,6年來,他一直秉承著自家的草莓不施化肥、不打農藥的理念,贏得了許多消費者的信賴。
劉宏今年35歲,在種植草莓前,一直在外打工。“別人能創業當老板,我又不少胳膊缺腿的,為什么就不能當老板呢!”快到而立之年的劉宏毅然回到家鄉,開始創業。
干些什么好呢?劉宏經過考察,發現草莓采摘有非常好的前景,“我們村距離城里近,城里的人現如今都喜歡往農村跑,感受鄉野生活,有這些優勢,為什么不干呢!”經多方籌措資金,花費10余萬元,劉宏建起了第一座占地草莓大棚。
“由于沒有經驗,第一年算是白干了!”劉宏告訴記者,第一年他們的草莓長勢不錯,卻沒有能掙到錢,“由于宣傳不到位,人們不知道這里有草莓采摘園。”劉宏說,眼看草莓都要爛在地里,他愁得吃不下飯,睡不著覺,有次忍不住哭了起來,心想做生意怎么那么難啊。
“第二年還是賠錢。”劉宏說,因為管理不善,他的草莓結果很少,“顧客有了,草莓卻沒有了,真是急死人了!”
連著兩年沒能掙到錢,劉宏并沒有氣餒,第三年,他很是發了一筆草莓財,“掙了6萬多塊錢!”
今年是劉宏種植草莓的第六年,他的草莓在去年11月中旬就上市了,比普通大棚草莓早了近20天,這就讓他比別人多掙了不少錢,“剛開始能賣到50多塊錢一斤,比現在的價格要高20多塊錢,那幾天這是像‘拾錢’一樣。”劉宏自豪地告訴記者,現在他已經有了兩座草莓大棚,到明年他不打算再擴大規模了,而是轉向“高精尖”發展,今年試種的白色草莓長勢不錯,準備明年大面積種植,到時白草莓的價格要高得多,而且可能要供不應求。
記者 仝志華
太和縣委書記楊波召開脫貧攻堅問題交辦會
瀘州市領導率隊督察文化市場安全生產工作
吳建平:統一網絡體系結構是一體化融合的根本
西漢海昏侯墓“孔子衣鏡”或將揭開種種千古謎團(圖)
長沙大學生志愿者將急救知識送進中學校園
小草莓種出紅火好日子
陳文浩赴省地質調查院調研公益地質工作
看見檢查負責人"躲貓貓"大音教育等8家黑培訓機構被關停
開福區民政局全面啟動低保錯時年審工作
越野摩托車場地公開賽周六在子胥湖開賽
別讓“鐘點工”成勞動者代名詞
濉溪縣啟動實施雙堆集中心鎮新城建設
省政協副主席張大方到龍潭河調研“板板龍燈”非遺文化
三亞形成活動矩陣彰顯文化自信
外地旅游丟失卡包 臨潁輔警撿到歸還
市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領導小組第二次全體會議召開
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金期間生病住院 仍可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宜昌一二美術館隆重開館 系宜昌首座私人美術館
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
烏當區:黨建引領促富美鄉村展新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