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介紹來這打工,一年有一萬多元收入,我已經在這干了三四年了。家里有兩三畝地,也能照顧到。”在裕安區徐集鎮全紅村懷宇生態養殖場,67歲的葛坤榮正在和同事一起打飼料、喂豬。作為全紅村建檔立卡貧困戶,葛坤榮年齡較大,難以外出務工,經村里介紹,他便和其他幾名貧困戶來到當地懷宇生態養殖場就近務工。
在全紅村像葛坤榮一樣,通過村里積極聯系該村有12戶貧困戶在懷宇生態養殖場務工,常年在這工作的有七八個人,葛坤榮也在2017年脫了貧。“養殖場用工常年的話大概工資在兩萬塊錢左右,短期工在八九千塊錢一年。”懷宇生態養殖場負責人左傳發說,村里面和養殖場聯系,養殖場需要用工的話,以貧困戶為先。
全紅村與新安鎮隔河相望,全村轄12個村民組,3800余人,耕地面積7166畝。2014年被列為貧困村,脫貧攻堅過程中,該村積極落實產業扶貧政策,培育發展特色產業,強化貧困戶就業和特色產業帶動,引領貧困戶走上增收致富路。
“鵝苗領回來沒花一分錢,平時村里來人幫看看防疫什么的。還養了四十只雞。年齡大了,又不能干什么,養些雞、鵝,還是非常實惠的。”村民李傳達說:“養鵝、養雞在一起的話到年底搞七八千塊錢沒有問題,黨的政策那沒得說。”位于該村的文勝白鵝養殖專業合作社在村里協調下,先將鵝苗集中飼養半個月,確保鵝苗健康狀況良好的情況后,再發放到貧困戶手中。今年70歲的李傳達和老伴商議后,按照產業扶貧政策領了20只鵝苗在家養殖。
為發揮好大戶的帶動作用,全紅村積極推行“合作社+大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的產業帶動發展模式,對有飼養意愿的貧困戶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為貧困戶提供種苗、飼料和技術,以“統一品種、統一技術、統一飼料、統一防疫、統一銷售”,引導帶領貧困戶發展特色養殖。
一只皖西白鵝到年底能夠收入200塊錢左右,二十只鵝能夠為李傳達家里增收4000元左右。像李傳達家一樣,2016年全紅村有33戶貧困戶免費領養了600只鵝苗,2017年有66戶貧困戶免費領養了1070只鵝苗。
圍繞戶脫貧、村出列目標,近年來,全紅村利用特色產業優勢,進一步明確貧困戶發展產業項目,做實扶貧產業到戶計劃,鼓勵發展村級特色產業,培育發揮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作用,采取公司+合作社+貧困戶幫扶模式,示范引領貧困戶脫貧。全紅村黨總支書記王善告訴記者,該村下一步將繼續加大產業扶貧力度,防止貧困戶返貧,加快群眾奔小康步伐。(李立勝 趙宇 皖西日報融媒體記者 張世巧)
湖州電動滾筒:新品產值增長78.4%
路修到哪,大棚西瓜就種到哪
豐縣大沙河飲用水源地達標建設工程通過階段性驗收
環繞陸渾全民健身
民族團結一家親
脫貧就在“家門口”
呼和浩特市“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 2018年2月份運行情況
結緣門球 一展夕陽風采
寧波國企董事長每年至少要謀劃、招商1個20億元項目
應城市長江埠加快治理生活污水
昆明調整新建商品住宅限售政策 二環內新房拿證滿3年才能賣
點贊!出租車路口拋錨 青島四民警合力推車(圖)
讓“感謝貧窮”成絕響也是扶貧的重任
18名患者正透析醫院突然停水消防車及時送來“救命水”
都昌縣中醫院召開研究生座談會
德安縣礦管局工會開展“喜迎元旦 快樂包餃”主題活動
[郫都區]郫都區組織工作會召開
踐行“兩山”理論 長寧精做工業“綠”文章
“免費美容”的騙局,多少人中過招?
車牌收放自如 高密一司機為躲避抓拍用上“高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