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沈偉彬)海面上響起船舶靠岸的鳴笛聲,一個個集裝箱在起重機的作用下,離開船舶正式上岸,在碼頭上整齊地排列著。在廈門港東渡港區海天碼頭,工作人員頂著烈日,有條不紊地進行作業,為城市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三十多年前,改革開放之初,廈門港集裝箱業務尚處于起步階段,進入廈門港的第一艘集裝箱船吞吐量僅為3292標箱。隨著港口的轉型,海天碼頭、象嶼碼頭和國際貨柜碼頭分別立項、建設和投產運營,廈門港集裝箱吞吐量增長到40多萬標箱。1997年,兩岸試點直航的第一艘船“盛達輪”從海天碼頭起航,首航臺灣高雄港,廈門港成為大陸對臺航運最為便捷的港口之一。
1998年,廈門港在全國沿海港口率先實行政企分開,成立廈門港務管理局和廈門港務集團有限公司,港口集裝箱吞吐量也實現了新的突破。2000年,廈門港集裝箱吞吐量突破100萬標箱。2013年,廈門集裝箱碼頭集團正式成立,積極創新和構建“船、港、貨”三位一體、有機結合的市場運營發展模式,廈門港逐步建設成國際集裝箱大港。
據廈門集裝箱碼頭集團業務發展部經理助理丘志鵬介紹,2017年廈門港集裝箱達1038萬標箱,世界排名攀升至第14位;2018年5月,廈門港集裝箱航線145條,通達44個國家,138個港口,一帶一路航線52條,通達18個國家,38個港口,金磚航線4條,通達3個國家,7個港口;目前,廈門港共有集裝箱泊位34個,設計吞吐量能力達1200萬標箱,可滿足4艘20萬噸船舶同時靠泊作業;同時積極推行船舶岸電、油改電、太陽能應用等綠色港口項目建設,實現了50%以上泊位的岸電覆蓋率。
未來,廈門港的集裝箱業務將重點圍繞“一體兩翼”經營發展策略,推進廈門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繼續深化和落實港口轉型升級和智慧綠色港口建設,以“高標準、高起點”的制定廈門港集裝箱業務發展的行動方案,加快翔安港區的規劃建設,推進航道、集疏運體系、場站等物流配套設施的建設,為廈門港實現2000萬標箱,成為全球國際航運中心奠定基礎。
10日起鐵路實施新運行圖 青島多趟列車運行有變
奮力譜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市住建局舉辦“廉潔家風”講座
鼎湖區人民醫院外科護士長梁麗霞:面對患者刁難她仍微笑相對
惠城區:深挖內力用足外力基本解決執行難題
【組圖】集裝箱“壘起”城市發展活力
外匯交易中心數據顯示 人民幣調貶141基點
杭州小女孩8歲就發育,4年后竟長到1米68!多虧媽媽堅持做了一件事
為高質量發展插上“電子翅膀”
市委宣講團“百場宣講進基層”活動走進松山湖陽光雨
竹山開展綠松石產業領域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 舉報電話公布
省交通運輸廳一行視察張官高速K線跨沅水特大橋
玻璃工程技術中心可曲面超薄玻璃項目簽約暨山東省玻璃質檢中心啟用儀式舉行
深圳足不出戶可成立一家企業
2018年度寧波職工醫療互助保障工作啟動
樂平市及時發現處置園區黑水滲漏點
郾城衛計委母嬰設施建設站點籌備工作謀劃先行
小山村巧念養羊致富經
中國—西班牙經濟工業合作混委會第27次會議在馬德里召開
深圳海關推出“銀關?!?nbsp; 企業一年支付19萬元即可盤活千萬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