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民政部門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各地在“項目突破年”活動中,已謀劃民政養老項目17個,簽約養老項目3個,開工3個億元以上重大養老項目。與此同時,還通過“整改一批、搬遷一批、許可一批”的方式對原有公辦、民辦養老機構進行全面提升,改造提升108所鄉鎮敬老院、36家已建養老機構,養老事業工作取得長足進展。
目前,全市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55.54萬人,占全市戶籍人口的17.4%,常住老年人口為57.27萬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21.3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口老齡化壓力日漸凸顯。現有養老機構155家,其中公辦養老機構94家,民辦養老機構61家(含公建民營),擁有各類養老床位1.79萬張,千名老人擁有床位數32.2張。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養老事業發展工作,把滿足廣大老年群眾多方需求、妥善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把養老補短板作為全市民生四大補短板工程之一,統籌部署,統籌推進。全市各級民政部門從資金保障、產業項目、醫養結合、人才隊伍等方面采取積極措施,全力推進養老事業發展。今年年初,市民政局、市城鄉規劃局轉發了《福建省民政廳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推進編制養老服務設施布局專項規劃工作的通知》,要求縣(市、區)做好提高認識、加強配合、落實成果運用等工作。目前,8個縣(市、區)已完成養老服務設施布局規劃編制。在城市總體規劃方面,按照人均不少于0.1平方米的標準將養老服務設施用地列入《南平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0年)》,其中建陽區人均用地面積達到0.43平方米,延平區達到0.8平方米。社區養老用房配建方面,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實施意見》,提高養老服務設施配建標準,城市新建住宅區按建筑面積無償提供2‰的社區管理活動用房和2‰的社區養老服務用房,農村社區按照建筑面積無償提供3‰的綜合服務用房,并要求做到與住宅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去年以來,全市共新增養老用地10宗、面積116畝。
養老項目是推進養老事業長足發展的重要支撐。各地充分發揮生態、氣候、旅游、文化等資源優勢,打好生態養老、休閑養老、旅居養老、健康養老等特色品牌,引導養老產業與醫療、保險、教育、健康、旅游、文化、體育等產業融合發展。我市依托武夷山世界雙遺產、朱子文化、武夷茶文化、太極文化等文化底蘊,計劃從2018年到2020年投入78億元建設780個養老項目。同時,開發建設一批生態養生養老項目,總投資將達25.43億元。我市還積極扶持養老機構發展,開工建設邵武康馨園、松溪生態養老康復中心等一批特色養老項目,打造“候鳥式”養老、旅居養老、養生養老、休閑養老目的地。鼓勵和支持養老企業規模化、專業化、連鎖化、品牌化發展,做大做強。目前,已積極引進和培育百齡幫康養產業集團、廣州養老服務產業協會等優質養老團隊到我市承接、運營社會福利中心、鄉鎮敬老院等養老機構。市里還對采取公建民營方式運營的社會福利中心給予扶持,目前全市已有4個社會福利中心、32家敬老院實現公建民營。
轉載鏈接:
我市收聽收看全省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電視電話會
美麗鄉村漸入畫
廣深港高鐵9月23日正式通車
延安市衛生監督所2018年上半年雙隨機一公開國家抽檢結果公示
寧德(漳灣)臨港工業區冶金產業園搬遷安置房完成11層主樓單體工程竣工驗收
開工三個億元以上重大養老項目
【要聞快訊】如何做好英德文化體育發展工作?英德組團到白云區“取經”.......(四則)
村干部快板宣講“八八戰略”
大鵬新區大鵬辦事處下沙社區開展節前消防安全綜合整治
零距離體驗“復興號”
馬鞍山市消保委發布暑期消費警示
及時遏制“明租實售”十分必要
內江經開區“四個抓手”促進工業企業復工復產
我市舉辦魯長城萊蕪段考古調查與發現專題講座
今年全省本一批次將招生69321人 投檔線9點公布
迎江區開展“愛耳日”公益活動
博望區博望鎮入選“2018年全國千強鎮”
情系家鄉教育 捐資助學暖人心
被淘汰后對郭德綱說走著瞧 這對博士夫妻觸了眾怒
藍紹敏:提升工業企業資源集約利用水平 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