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靳可志
1.于曉曦
2.馬麗
3.王芙蓉
4.許靜潔
5.劉慧玲
6.李銀鋒
7.吳彤
8.楊靖
9.楊琨琳
10.張其坤
13.張文博
14.張永華
17.柴亞輝
19.韓天杰
11.張云霞
12.張雪勤
15.陳春梅
16.南曉綠
18.程銘
由中共周口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周口報業傳媒集團、周口廣播電視臺主辦的2018年“周口最美教師”宣傳推介活動,經組委會組織專家評審,嚴格依照評選條件,本著向基層和一線教師傾斜的原則,最終確定20名候選人。即日起廣大群眾可通過《周口日報》、周口日報微信公眾號、周口晚報微信公眾號等途徑進行投票。投票截至7月22日24時。投票結束后,組委會將組織評委,結合公眾投票情況對20名候選人進行終評,評選出10名2018年“周口最美教師”。組委會將對2018年“周口最美教師”給予表彰獎勵。
2018年“周口最美教師”候選人事跡簡介
1.于曉曦,女,47歲,扶溝縣崔橋鎮一中教師。
26年來,她一直在偏僻的鄉村任教,并任畢業班班主任。她關愛學生,堅持用愛來溫暖感化學生。2011年,學生王穎杰在半夜胃病犯了,臉色煞白,嘴唇發紫,額頭冒汗,她迅速做了雞蛋羹讓穎杰吃了暖胃,又騎電動車送其到醫院治療,忙得她一夜未睡;2013年冬,她把自己唯一的一件羽絨服脫給因穿得單薄,雙手凍得發紫的靳莉莉;她將有網癮并轉過4個學校的問題學生張成龍,精心培養成了優秀學生,并考入省級重點高中;她還長期資助多個貧困學生。她愛崗敬業,從不耽誤學生一節課;她積勞成疾,每逢節假日就成醫院的常客。她還熱心公益,為敬老院捐送棉被二十多條。她先后獲得“市骨干教師”“市文明班主任”“市教學名師”“縣最美鄉村教師”“縣優秀教師”“縣優秀班主任”“敬老孝親模范”等榮譽稱號。
2.馬麗,女,27歲,周口市聯營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教師。
她一直在用行動和成績為“90后”教師代言。剛參加工作就擔任班主任的她通過幽默的性格和學生打成一片,對學生傾注無微不至的關愛。每天晚上她堅持查寢、半夜帶生病的學生去醫院就診、陪伴學生決戰周口馬拉松賽……學生們都親切地叫她“麗姐”。2017年冬,她因車禍撞傷小腿,當她得知學生去開封參加對口升學考試,便不顧家人勸阻,拄著拐杖,全程陪同。她先后獲得“周口市優秀教師”“河南省優質課大賽一等獎”“河南省班主任技能大賽二等獎”等榮譽稱號。
3.王芙蓉,女,38歲,淮陽縣齊老鄉中心小學教師。
她20年如一日,扎根鄉村,像一棵無名的小草,默默地奉獻自己的芳華。2016年暑假,暴雨肆虐,坑滿河平,為了學生的安全,避免意外溺亡發生,她拖著懷孕八個月的身子,不顧酷暑烈日,挨戶宣傳防范措施,與家長簽訂責任書,在危險水域設立警示標識。她用一片真心關愛留守兒童,定期開展智慧父母課堂培訓。她定期對留守兒童進行心理疏導,給學生一個微笑、一個擁抱。通過努力學習,她獲得了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中國家庭教育培訓師資格。她先后被評為“河南省優秀教師”“周口市優秀教師”“周口市優秀班主任”“周口市基礎教育教學教研先進個人”,她還是淮陽縣師德師風報告團成員之一。
4.許靜潔,女,31歲,西華縣大王莊鄉劉草樓小學教師。
2013年,她通過特崗招教成為一名特崗教師。學校離家十幾公里,為了按時上班,她每天早早起床,迎著星辰就騎著電動車上路了。遇到刮風下雨,一不注意就是一跤;車胎被扎破了,她硬是推車走了半個多小時,終于在上課前趕到學校。她靠著堅持不懈,從一個嬌嬌女變成了一名人民教師。特崗服務期滿之后,她義無反顧留在了鄉村小學。她說,去別處,是錦上添花;留下,卻是雪中送炭,孩子們需要我。她以一顆赤誠之心投入教學工作,嚴于律己,虛心求學,多次榮獲“優秀教師”稱號。
5.劉慧玲,女,40歲,周口市第十九中學教師。
2001年參加工作以來,她長年從事畢業班數學教學兼班主任工作。從教17年來,她一直堅守育人這片熱土。2003年結婚,她只調了一天課,第二天又投入到畢業班教學中。懷孕期間腿腳雖浮腫厲害,她還一直擔任畢業班班主任。她所帶班級多次被評為優秀班集體。從踏上講臺起,為教育事業奮斗終生成了她的座右銘。她先后獲得市級“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等榮譽稱號。
6.李銀鋒,男,43歲,商水縣湯莊鄉第一初級中學教師。
從教25年來,他心系學生,愛生如子,無私奉獻,資助家庭困難的學生,幫助學困生重拾信心。2001年,患急性闌尾炎的他術后傷口未愈合就強忍疼痛入班上課;2016年底,他又被診斷出腦膜瘤和肺癌,次年3月做了手術,半月后他便重返講臺。由于術后體質虛弱,他無法到四樓上課,他便向學校申請,把四樓的教學班挪到了一樓,每月一次到鄭州的化療也未耽誤他的工作。他先后榮獲“縣優秀班主任”“周口市優秀教師”“周口市教學標兵”“周口市優質課教師”“商水縣最美教師”等稱號。
7.吳彤,女,33歲,項城市第一高級中學教師。
從教以來,她始終把工作擺在首位,一絲不茍,兢兢業業,對待每一名學生,她不分優生、差生,都會以真情換取學生的真心。在她心里“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引導學生,激勵學生,真正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對每一堂課,她都會認真備課,只為讓學生聽得更明白,學得更輕松。她是一名軍屬,夫妻長期兩地分居,她獨自一人承擔家務,任勞任怨、無怨無悔。她先后榮獲“優秀教師”“模范班主任”“最有愛心教師”等稱號。
8.楊靖,女,40歲,太康縣實驗中學教師。
從教21年來,她潛心教學,與時俱進,教書育人是她工作的全部。學生的饑寒她看在眼里,學生的成績她記在心里。為留守學生以及家境困難的孩子添置衣服和學習用品是常事。她是學校畢業班的頂梁柱,學校增設沖刺班以來,每周42節課,累了,她默默地忍著;病了,她悄悄地承受。腎結石和咽喉炎、頸椎病沒有影響她所教的一節課。婆婆和媽媽住院,她妥善地安排,伺候病人和上課兩不誤。她先后榮獲“全國優秀輔導教師”“市級骨干教師”“太康縣優秀教師”“師德先進個人”稱號及“市課題研究二等獎”“市論文一等獎”“省、市優質課大賽二等獎”等多項殊榮。
9.楊琨琳,女,35歲,太康縣常營鎮中心小學教師。
參加工作以來,她一直在鄉村小學工作,幾乎教授過小學階段的所有課程,并擔任寄宿班班主任,除完成日常的教學和班主任工作之外,她還主動承擔學校的信息系統管理和鄉村少年宮的輔導工作。她對工作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對學生用心關愛,貼心呵護;對業務刻苦鉆研,精益求精。她先后獲得“河南省德育精品課三等獎”“市級優質課一等獎”“周口市教壇新秀”“市級論文一等獎”“太康縣名師之星”“太康縣信息工作先進個人”“太康縣演講比賽一等獎”等多項榮譽,受到學生和家長的一致好評。
10.張其坤,男,48歲,商水縣特殊教育學校校長。
“校長既是管理者又是服務者,我就是特教學校里老師和學生的服務員!”這是他在教師會議上經常說的一句話,工作中,他不僅是教學能手更是心理咨詢師、裁縫師、理發師、高級護工……二十年的特教生涯,他不忘初心,默默堅守,為了每一個特殊兒童平等、自由、有尊嚴的活著而付出著、擔當著。他先后獲得“市特殊教育先進工作者”“市優秀教師”“縣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在首屆商水縣最美教師評選中,他不僅獲得了殊榮,還把獎勵的兩萬元現金作為專項愛心基金,為真正需要幫助的學生及家庭送去溫暖。
11.張云霞,女,36歲,項城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師。
她是一名聽障者,正是對無聲世界有親身體驗,才讓她有了明確的職業選擇——立志讓和她一樣的聽障孩子也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特殊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需要教師投入更多的耐心、愛心和責任心。一個簡單的算法,一句日常的問候語,一個日常自理能力,她往往要重復幾十遍、上百遍。她不厭其煩的堅持著,因為她深信普通教育培養的是明天的希望,特殊教育同樣也能擎起一片藍天!她先后獲得“市級優秀教師”“市級德育先進工作者”“市級優秀班主任”“周口市優秀少先隊輔導員”“項城市最美教師提名”等榮譽稱號。
12.張雪勤,女,30歲,周口市經濟開發區蓮花幼兒園教師。
從教以來,她積極主動、一絲不茍地做好各項工作,有強烈的求知欲和進取心,常利用學習機會多聽、多看、多記、多想,把學到的專業知識帶回幼兒園,進行二次學習和其他教師一起進步。她在班級管理中尊重、理解、信任幼兒,善于發揮幼兒的積極性、創造性,全面提升了幼兒社會性發展。她積極向上、熱情活潑,能歌善舞,深受幼兒和家長的喜愛。她先后獲得“周口市優質課評選一等獎”“周口市幼兒教師案例分析一等獎”“河南省教師模擬教學和游戲創造二等獎”“周口市模擬教學一等獎”“周口市消防安全形象大使”“周口市經濟開發區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等榮譽稱號。
13.張文博,男,39歲,扶溝縣韭園鎮二十里店小學校長。
他扎根農村教育19年,潛心研究語文教學,教法靈活,語言風趣幽默,深受學生喜愛;他堅持十年如一日為老師義務當司機,免費接送學校老師上下班。2006年任學校校長以來,他辦學理念超前,注重學校特色發展,所在小學成為全縣農村小學管理的樣板學校。2016年11月,他被確診患有雙側股骨頭壞死,為不影響教學,他選擇了中醫保守治療,拄著拐杖進課堂給孩子們上課。近年來,二十里店小學先后被評為“周口市示范性學校”“周口市規范化管理學校”,他本人也先后獲得“河南省優質課教師”“周口市優秀班主任”“周口市骨干教師”“扶溝縣最美教師”等榮譽稱號。
14.張永華,男,55歲,鄲城縣第一高級中學教師。
他教齡38年,曾30年如一日從事高三畢業班數學教學工作。他教過的學生有近200人考上了北大、清華,他讓對文科生來說顯得枯燥的幾何變得好玩,甚至有趣。他擔任學校高考總教練,在北大、清華自主招生中,學生加分人數連續5年全省第一名,鄲城一高考上北大、清華的200多名學生中,90%他都教過。他教過的學生,近萬人考入理想大學。他常跟同事說,無論外界怎樣,都應該好好工作,不是為了哪一個人,而是為了全縣的孩子。2001年,他的左腎發現腫瘤,確診為腎癌,進行了左腎切除手術,醫生建議至少休息半年,最好停止工作。但兩個月后,他再次站在了高三講臺。后續“干擾素”免疫治療中,產生發熱口干、疲乏無力、渾身酸痛等強烈副作用,為不耽誤上課,他調整用藥時間,把病情發作痛苦調整在夜間。他先后被評為“全國模范教師”“河南省數學特級教師”、周口市首屆“十大名優教師”,三次被授予“鄲城縣教育功臣”,記個人三等功一次。
15.陳春梅,女,46歲,西華縣奉母鎮初級中學教師。
參加工作以來,她一直在奉母二中從事英語教學和班主任工作,在教育戰線上已工作28個春秋。這些年,她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學生,她把全身心的愛灑在每一個學生的心田,師生情誼深厚,不是母子,勝似母子。2017年4月13日,她查出患有乳腺囊腫結節,醫生建議及時做手術。她卻對醫生說:“再等兩個月行嗎?等中招考試過后再做吧,我是畢業班的班主任,怕影響學生的考試。”她作為學校英語教研組組長,積極主持聽、評課活動,帶領同事攻克難關,并獲得“課改能手”“學科帶頭人”等榮譽稱號。
16.南曉綠,女,47歲,黃泛區農場南坡明德小學教師。
她活潑好動、精力充沛、性格開朗,是個典型的“孩子王”。每個學期都帶領學生開展春游、生日慶祝會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同時每個學期堅持把全班學生至少家訪一次,她用自己的體貼和關愛去感化學生,幫助學生排憂解難,贏得了學生的愛戴。在一次家訪時,她發現一位突發心臟病獨自在家的家長,她迅速通知醫生救治,挽救了這位家長的生命。從教26年來,她堅持天天給學生讀名著,并引導全校師生開展海量閱讀和群文閱讀活動,營造了溫馨的書香校園氛圍。她先后獲得“周口市優秀工作者”“教師經典誦讀二等獎”“教育信息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17.柴亞輝,女,38歲,周口市中原路小學教師。
任教十幾年來,她工作沒有一絲懈怠,從沒因個人原因請過假。她曾左腳骨折,打著石膏拄拐堅持為學生上課,為了不耽誤學生的課堂時間、不給同事增加負擔,她忍著口渴,3個月不曾在單位喝過水。她真正把班里的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不讓任何一個學生掉隊。她經常關注班里單親家庭的孩子和留守兒童,幫助他們排憂解難,經常在課余時間輔導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她熱心公益事業,為培養孩子們的愛心,自費帶領班級的孩子去看望受傷住院的同學。她先后獲得“周口市文明教師”“周口市優秀班主任”“周口市信息技術教學標兵”“川匯區優秀教師”“川匯區優秀班主任” 等榮譽稱號。
18.程銘,女,39歲,周口市文昌中學教師。
她從事高三語文教學和班主任工作多年,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她所教班級的語文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她教學有方,高徒輩出,曾參與培養出了2015年河南省理科狀元祝樂。她注重教學改革,充分挖掘學生潛能、培養學生潛力、開發學生智力。她努力踐行師德規范,并用一言一行去教育培養青年教師。近年來,她先后帶出了幾位“高徒”。她始終把“獻身黨的教育事業”作為人生的座右銘。她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譜寫了一曲默默無聞的奉獻之歌。她撰寫的《做一個有魅力的教師》榮獲“師德論文省級一等獎”,她先后獲得“國家級優秀輔導員”“河南省優秀教師”“河南省骨干教師”“河南省優質課教師”“周口市優秀班主任”“周口市教學名師”等榮譽稱號。
19.韓天杰,男,44歲,鄲城縣雙樓鄉后徐樓小學教師。
他每天微笑著站在校門口迎送學生,風雨無阻;村口地頭,足跡遍布村莊的每一個角落,他把信任和承諾留在了每一個家長心里;粉墻砌地,揮汗如雨,為學生住宿創造條件;成績差了,身體病了,孩子的冷暖他都牽腸掛肚;20天內三次手術,他差點被因工作而耽誤治療的疾病奪去生命。3年,他將一個瀕臨倒閉的學校生源增加近10倍。他19年如一日,早5點起床,晚10點查寢,他沒有感天動地事跡,卻感動了每一位家長。“愛生如子,教育有方”“心系教育、德彰天下”一面面錦旗訴說著家長的感謝和敬重!2018年5月,他在鄲城縣鄉村學校振興現場會上作典型發言。中國教育報頭版以《寄宿讓鄉村學校逆勢生長》為題報道了他的先進事跡。他先后獲得縣級“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優質課一等獎”等榮譽稱號。
20.靳可志,男,39歲,淮陽縣朱集鄉張營小學教師。
他一直工作在農村教學一線,長期教授數學、英語課程并兼任班主任、總務主任。2016年5月,他5歲的兒子患腦瘤在鄭大一附院手術治療,期間逢周六、周日去鄭州陪護,其余時間回校上課。其父親得知孫子手術也突發腦梗住進了醫院。他既要陪護孩子,又要照顧父親,在淮陽、鄭州、學校三點間來回奔波,直至父親、兒子病情穩定,期間他從未耽誤過一節課。2017年9月,兒子腦瘤復發,再次住院進行手術化療,看著孩子日漸虛弱,他的眼淚只能偷偷地流。2018年年初,他的兒子因醫治無效而永遠離開了,他強忍悲痛,繼續奮戰在教學一線,把他的愛繼續奉獻給可愛的學生和教育事業。他先后獲得“淮陽縣優秀教師”“淮陽縣優秀班主任”“tcl燭光獎”等榮譽稱號。
史立軍督查文明城市創建工作
"被工作"2個月妨礙辦低保 原是公司編造虛假計稅依據
超35歲別傻等自然懷孕
馬鞍中學原校長副校長受賄案當庭宣判
“講好咸陽故事 傳承故都智慧”大賽舉行
2018年“周口最美教師”候選人出爐
攜手新時代 龍藏一家親
明溪縣立足“點、線、面”唱響好人文化主旋律
多條公交線路昨起冬令時運營
他拿著100萬獎學金,卻連續一個月啃餅干,一年睡在別人家地板上
“北大倉藍柔之夜笑口迎新春”
全市科技創新大會提出:把創新作為搶抓發展的“一號工程”
市政府辦黨組:突出“四個強化” 樹立勤廉形象
名城母親節策劃丨 福利院“特殊媽媽” 這里的孩子都是我的心肝寶貝
磁縣城管執法局加大春季戶外廣告安全防范工作
懷寧2家企業將赴上海參加農產品交易會
近日鞍山氣溫突破歷史極值 周末有下滑趨勢
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舉行 聊城認真落實組織豐富活動
漳浦金浦大橋竣工
市委農辦、市婦聯、市農機局合力共推長坂坡創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