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金川社區有位免費“理發師”
自從學會理發,他就為人免費修剪頭發 退休后,他用這門手藝為更多的人服務
衢報傳媒集團記者 金夢玲 文/攝 通訊員 占淑明
“今天中午,我又要去一位殘疾人家里幫他剪剪頭發。一個月到了,不及時幫他修剪,頭發就長了。”7月15日,今年74歲的陳土根在電話中跟記者說,“只要身邊的人不嫌棄我的手藝,我就會免費為他們理發。”
陳土根的理發手藝是自學的,從上世紀60年代起,就為別人免費理發:當兵時,為戰友理;工作時,為同事理;退休后,為更多有需要的人理……
當兵時自學了理發技藝,退休后想為更多有需要的人服務
6月29日上午,在常山縣天馬街道金川社區,記者第一次見到陳土根時,他正在為小區里的居民免費理發。“夏天到了,你底下的頭發太長了,我幫你稍微剪短一點,能清爽涼快不少。”陳土根一邊耐心地修剪,一邊跟居民聊天。在他的身旁,放著一只木箱,里面整齊地擺放著:一把電推子、一張圍布、一把小刷子,還有剪刀和梳子若干……
說起理發手藝,陳土根說這是他年輕時在部隊當兵時自學的。“當時,每次理發師傅上門,常常有二三十個戰友在排隊。于是,我就想把這門手藝學起來,也好方便戰友。學會后,戰友們都會主動來找我理發。”后來,陳土根退伍參加工作,同事知道他會理發后,也會來找他。
一轉眼,陳土根退休了,閑不住的他總想找些事情做做,發揮發揮余熱。這時,他想到了自己的理發技能,想為更多有需要的人免費理發。陳土根考慮到原先給同事們理發的工具有些舊了,特意去買了一套新的,為小區里有需要的居民免費理起了發。
漸漸地,陳土根擴大了自己的服務范圍。2011年,他跑到常山縣社會福利院,向工作人員毛遂自薦,希望能夠為福利院的老人免費理發。他的熱心之舉受到了歡迎,從此,他堅持每個月一次到福利院為老人理發。
電推子用壞了好幾把,他的服務范圍不斷擴大
2015年,常山縣社會福利院拆了重建,有的老人回了家,有的老人去了別的養老院,因為不太方便,陳土根不得不中止每月一次的免費理發。但是,陳土根并沒有閑下來,而是與社區的殘疾人、高齡老人結對,上門為他們免費理發。
殘疾人老占就是陳土根長期服務對象。陳土根已為老占免費理發三年,“每個月去給老占理發,我至少得跑三四趟。”陳土根笑著說。原來,老占常常要外出撿廢品貼補家用,而他的手機又常常關機,每次陳土根準備上門都聯系不到人,所以只能一遍遍到老占家去敲門碰碰運氣。對此,陳土根并不覺得是負擔,“既然答應了人家一個月上門免費理一次發,那就要盡力做到,多跑幾趟就當鍛煉身體了。”
有一次,一位社區工作人員的公公生病住院,老人覺得頭發長了很不舒服,如果外出理發,又怕來回折騰,身體吃不消,于是便想到了找陳土根幫忙。陳土根得知此事后,二話不說,背起小木箱來到醫院,給老人理了一個清爽的發型。“我看醫院里還有一些病人也想理發,就挨個理了個遍。”陳土根說,從那以后,只要有時間,他就去醫院幫有需要的病人理理發。
聊著聊著,陳土根掂了掂手里的電推子,笑著說道:“這些年下來,這東西又該換新的了,差不多已經是第三把了吧。”電推子不斷換新,陳土根的免費理發服務也在一直持續。“每當看到人們在理完發后露出滿意、開心的笑容,我的心里就十分滿足。”陳土根說。
6月29日上午,在常山縣天馬街道金川社區文化廣場,陳土根為居民免費理發。
遂寧市衛計委全面推進“農村基層衛生服務條件差”整治
月湖橋“姊妹橋”順利合龍 計劃今年8月建成通車
名醫在身邊:周衛東談小兒咳嗽的防治
我市召開質量論壇暨首屆貴金屬質量提升與檢測技術研討會
外賣小哥登上詩詞大會 打工14年熟記上千首詩
常山金川社區有位免費“理發師”
家長為啥送娃學馬術?寄養費飼料費就要十幾萬
我市舉辦“黃河入海”文化旅游品牌營銷專題培訓
石家莊市領導督導檢查安全生產和食品安全工作
快來參與,我們需要你的創意!秀洲區第二屆創意創新設計大賽正式啟動!
貧困戶圓了新居夢
配電運檢室多舉措服務“五個一”平臺建設獲好評
農工黨鄂州市委會開列“黨建藥方”
杭城民辦小學報名 有家長凌晨3點排隊
桂林副市長黃加才:平樂旅游發展的前景非常值得期待
趙輝率隊檢查安全生產工作時強調:緊繃安全生產這根弦 確保全市人民歡樂祥和過節
宅中鄉賢捐資50萬元回饋鄉親
興寧團市委:返鄉大學生助力文明交通志愿服務
鐵腕治霾、夏防攻堅,曲江新區開展非道路移動機械專項檢查
藍田縣市場監管局做好月餅“全過程”監管 保障中秋節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