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對于一段奔涌不息的江河來說,白駒過隙。而上海西岸,這段被譽為“最透氣”的濱江岸線,十年間完成了空間功能重塑——在人們的頭腦中,滿布高品質藝術場館的西岸宛若美人,溫婉大度。站上新起點,以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為契機,西岸將實現新跨越——緊緊抓住人工智能這個新一輪產業革命的核心引擎,發揮資源優勢、構筑功能優勢、形成競爭優勢。
“未來的西岸,不僅有以藝術(Art)為代表的高顏值,更增添了以人工智能(AI)為引擎的新實力。”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召開之際,徐匯區區長方世忠透露:徐匯區制定了發展人工智能的“T計劃”,瞄準創新策源地、產業磁力場、應用試驗田的功能定位,面向全球、面向未來,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能發展集聚區,成為上海建設國家人工智能高地的新地標和核心區。
一場大會背后的厚土與實力
有一組數據值得咀嚼:去年,徐匯區人工智能相關產業總產出增速遠超同期地區生產總值(GDP)增速;今年上半年,總產出實現100.3億元,同比增長23.8%;僅今年以來先后有以騰訊、網易、小米、商湯等為代表的50多家人工智能企業布局徐匯區。
西岸承辦此次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體現出一片區域與人工智能相關的先天稟賦,以及產業資源實力。
因明代大科學家徐光啟而得名的徐匯區,是上海近代科技和海派文化的發源地。超前的眼光、開放的態度、求變的精神和學以致用的科學理念一直在這片土地上綿延傳承。目前,徐匯區有120多家國家級、市級科研機構,10余所高等院校,數十個國家級、部級重點實驗室以及外資研發中心,工作或居住于此的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111名;信息技術和生命健康兩大創新產業總規模近1300億元,是上海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承載區。
科技創新生態日益完善,既有國家級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也集聚著微軟加速器等68家眾創空間、150余家知識產權服務機構、近200家科技風投機構,構成了涵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服務體系,萬人擁有專利數量全市第一。
去年全球(上海)人工智能創新峰會上,徐匯區率先啟動上海首個人工智能發展集聚區建設,構筑“一核一極一帶”空間布局:“一核”是徐家匯—楓林創新核,依托復旦、上海交大、中國科學院等院校研發優勢,打造人工智能源頭創新策源地;“一極”是徐匯濱江創新極,重點建設100多萬平方米的西岸智慧谷,包括兩座高約200米的上海西岸國際人工智能中心,將成為未來上海人工智能國際總部基地;“一帶”是軌道交通15號線串聯的漕河涇到紫竹的國家級人工智能創新帶,將建設近100萬平方米的北楊人工智能小鎮。
站上風口,如何帶著紅利起飛
搶先站上人工智能發展風口,如何利用人工智能賦能經濟社會發展、城市精細管理來提升民生福祉?徐匯區制定了發展人工智能的“T計劃”。
面向高端、引領未來(Top&Tomorrow)。目前,徐匯區已集聚起一批國內外最前沿的基礎架構支撐和人工智能技術企業,覆蓋全產業鏈。未來,將圍繞基礎層、技術層和應用層,培育引進更多標桿龍頭企業,在基礎架構、大數據應用、圖像識別等細分領域形成一批標桿產業集群。深化人工智能應用,精準應對各種社會需求,通過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教育等領域的人工智能應用創新與模式創新,讓政府治理、城市管理和民生保障更精準、更高效、更有溫度。
人工智能大廈及小鎮(Tower&Town)。這是徐匯區發展人工智能的兩大戰略載體。上海西岸國際人工智能中心,即主會場西南側的超高層雙子塔,是西岸智慧谷的核心地標,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形成集總部辦公、國際交流、示范應用、展示體驗、孵化轉化為一體的人工智能發展平臺。而位于徐匯區南部的漕河涇北楊人工智能小鎮,總建筑容量約100萬平方米,將重點發展新材料、生命健康、智能設計研發及測試等交互應用產業。
技術創新、人才匯聚(Tech&Talent)。目前,徐匯區引入國際靈長類腦研究中心、上海科技創新資源數據中心等重大功能平臺,全力支持“腦—智工程”“中國腦計劃”等類腦智能研究。在“光啟人才三年行動計劃”等普惠政策基礎上,徐匯區推出人才高峰政策,精準集聚、服務各方青年人才。
人工智能“點亮”核心競爭力
如今,以“文化先導、科創主導”為引領的西岸將開啟“新十年”。徐匯區將進一步打造新引擎、加強新合作、尋找新伙伴,使西岸成為全力打響上海“四大品牌”、提升城區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空間載體,也成為體現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水平管理的標桿示范區域。
據透露,年內西岸將推動“一港一谷一城”核心項目。西岸傳媒港今年將整體出功能、出形象,已入駐企業包括夢中心、騰訊、網易、游族網絡等。西岸智慧谷,其中西岸國際人工智能中心年內基本建成,目前聯影智慧醫療、特斯聯、中國信通院華東分院等企業已確定入駐,將于2019年春節前后試運營;西岸金融城將加快落實與央行上海總部合作框架,深化功能規劃,適時啟動整體開發。
插上人工智能翅膀的西岸,還在不斷統籌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南拓”,將龍騰大道、開放空間向南延伸與閔行區對接,推動發展空間再拓展、再延伸;“北接”,與黃浦濱江緊密連接,實現形態業態和管理服務一體化;“西進”,向龍華等腹地延伸,推動公共空間成系統、成網絡;“東聯”,與浦東濱江聯動,實現優勢互補、協同發展。
二郎神景區全面開展夏季安全隱患排查工作
2018“勇士的榮耀”四川東坡分站賽將于10月12日在我市開賽
2018中國沈陽秋季游9月19日正式啟動
第三十屆全國“苗苗杯” 小籃球賽在我市開幕
肥西居家養老服務體系日益完善
西岸新十年,展開人工智能之翼
石排:6家院校到轄區企業開展校企合作洽談
"老年代步車"隱患多,亟需強化監管
朝天區加強入河排污口管理確保一江春水出朝天
縣(市、區)、綜改區、市直重點部門領導大接訪活動公告
南水北調工程專家委員會調研我市尾水導流工程運行管理工作
景德鎮市統計局多措并舉確保“路長制”取得實效
新當選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培訓班結業
紅色老報紙展亮相常州 記錄“常州三杰”革命生涯片段
東莞35位鎮街(園區)一把手談奮力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
新區公共資源交易平臺8月成交7.03億元
全國禁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
來賓某小區疑現“女賊” 專偷門衛處包裹
婚姻需要一點缺憾
唐山市42名先心病患兒獲免費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