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劇《李白》
今明兩晚,作為第十四屆中國(深圳)文博會藝術節的開幕大戲,由中國歌劇舞劇院帶來的舞劇《李白》將在保利劇院連演兩晚。
本次文博會藝術節從4月30日至7月7日在深圳舉行。此前,音樂劇《爸爸的信》和兒童劇《冰雪奇緣》已經讓深圳觀眾大飽眼福。作為開幕大戲《李白》,將首次以舞劇形式表現“詩仙”的家國情懷。
文博會藝術節是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創立之初開始,藝術節每年引進文化部優秀保留劇目、國家優秀舞臺藝術工程演出項目、國家藝術基金重點資助項目等國內優秀舞臺精品,同時兼顧國外優秀舞臺精品,始終堅持“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精品化”的定位,14年來先后引進優秀舞臺精品200多臺,許多優秀舞臺藝術精品在文博會藝術節的平臺展示后被簽約全國巡演,許多優秀舞臺藝術精品因此走向國際舞臺。
本屆藝術節以“城·浸藝術”為主題,匯聚了四大國字號文藝院團、四大國際頂級樂團以及多位殿堂級音樂家,推出16臺24場高水準的中外舞臺藝術精品,分別用舞蹈、音樂、戲劇等多種藝術形式,與深圳觀眾進行長達70天的藝術互動。
作為城市藝術盛會,文博會藝術節多場演出都設有大量100元以下的惠民門票,并開設“走近精品·邂逅經典”藝術分享匯活動,讓市民與藝術家近距離對話。如呂思清主講的《讓音樂在城市的血液中流淌》,“未曾看過的大唐,你所不知道的詩仙”——探班舞劇《李白》聽導演說李白、《交響音樂審美的若干思考》、“當莎士比亞遇到湯顯祖”——帶你走進昆劇《醉心花》等一系列創作分享會等,全部免費面向市民。
同時,為營造藝術盛會的濃郁氛圍,本屆文博會藝術節期間,深圳關山月美術館、深圳美術館、深圳畫院、華·美術館、華僑城當代藝術中心等專業美術展館還將推出一系列精彩紛呈的藝術展覽,全部免費開放。
文博會藝術節近期亮點
百年交響樂團再現中國經典
時間:5月10日
地點:深圳音樂廳
來自冰城哈爾濱的百年交響樂團,即將為深圳觀眾再現中國歷史上第一場交響樂音樂會的經典記憶。在這場“柴可夫斯基的記憶”音樂會上,110年前由該團演奏的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將經典重現。
1908年4月,俄國“外阿穆爾鐵道兵旅團管弦樂團”拉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場交響樂音樂會的序幕。這支樂團后被改編為中國第一支交響樂團——中東鐵路俱樂部交響樂團,這就是哈爾濱交響樂團的前身。
2017年,這支百年樂團開啟了國際樂團職業化的運作模式,進一步煥發生機,由著名指揮大師湯沐海出任藝術總監。
此次,哈爾濱交響樂團將以全新面貌亮相深圳。音樂會由于學鋒、烏爾里希·溫德富爾擔任指揮,將為觀眾帶來柴可夫斯基《第五交響曲》、艾爾瑪·蘭普森《絲路》(為小提琴與管弦樂團創作),以及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其中《絲路》小提琴獨奏由阿方索·費什擔綱。
《客家兒郎》帶來贛南民俗藝術
時間:5月10日
地點:深圳大劇院
大型贛南民俗音畫《客家兒郎》以贛南客家為背景,通過對民間儀式和民俗民風的采擷與提純,依循生命成長的幾個重要階段進行謀篇布局,以“天籟之聲、人之初、人之子、人之夫、人之父、歲歲年年”六個章節的不同視角,鋪展了贛南客家人“耕讀傳家”“敬祖睦宗”的優秀品質,彰顯了開拓進取的贛南客家人“興家報國”的價值取向,進而聚焦構成客家兒郎獨特生命樣態的民系傳承和生活滋養,勾勒出贛南這方水土總體氣象和品格,昭示出歷久彌新的客家精神。全劇將傳統舞蹈、戲曲、雜技、傳統音樂等多種贛南客家“非遺”藝術表現門類、幾十種非遺民俗集結一體,演繹了一方地域神采、一脈民族氣韻、一腔家國情懷,是贛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次藝術性的集中展示。
恢弘交響與優美合唱演繹“陜北音畫”
時間:5月11日
地點:深圳音樂廳
5月11日,“陜北音畫”深圳交響樂團音樂會將在深圳音樂廳舉行。
在深交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林大葉的執棒下,張若迪《留白》、姜萬通《西北謠》《西域風情之一杯美酒隨想曲》、張千一《我的祖國》、朱彬《陜北音畫》等新近創作的作品將先后奏響,深交合唱團、深交童聲合唱團、高級中學百合合唱團以及女高音張文沁、鋼琴家劉琉、薩克斯演奏家楊桐將助陣。
音樂會下半場,合唱交響曲《陜北音畫》將點題上演。作品以豐富多彩的陜北信天游曲調,描繪出不同歷史時期陜北人民的精神面貌,展示壯美的山川大地,以及陜北民歌獨特的旋律魅力。
國話15年后重排《青春禁忌游戲》
時間:5月12、13日
地點:深圳大劇院
《青春禁忌游戲》是俄羅斯女作家柳德米拉·拉祖莫夫斯卡雅創作于20世紀80年代的一部有著強大力量和世界性影響的劇作。15年前,查明哲導演先后執導了《青春禁忌游戲》的“中戲版”和“國話版”,劇中人理想主義與實用主義的博弈,青少年成長與社會道德價值的教育引導,是觀眾的熱議話題。
其中,“國話版”《青春禁忌游戲》演出逾兩百場,培養了馮憲珍、張凱麗兩代“梅花獎”大青衣以及一批青年演員,成為全國藝術院校以及高校學生劇社上演最多的劇目,堪稱“戲劇表演的教科書”。
15年后再次重排該劇,查明哲導演認為,其意義在于當下性,它對于社會現實的揭示、人性的剖析、理想的教育以及劇中反映的與我們類似的社會問題,都會引起觀眾共鳴。
京劇《大面》演繹“悲情蘭陵王”
時間:5月19日、20日
地點:深圳大劇院
由浙江京劇團創作演出的“悲情京劇三部曲”第三部《大面》將在深圳大劇院連演兩晚。
“大面”為古時樂坊的面具,乃是后世戲曲臉譜的雛形,代表中國戲曲文化精髓的符號和原型。京劇《大面》主要講述了歷史上北齊名將“蘭陵王”高長恭,在生父被殺、生母被奪的環境下忍辱負重、浴火重生的傳奇故事。編劇羅懷臻說:“《大面》是對戲曲的精神和源頭進行了一次追溯和再發現。”
擔綱全劇導演及主演的是浙江京劇團團長、中國戲劇“梅花獎”、“文華導演獎”、上海“白玉蘭戲劇獎主角獎”得主翁國生。他飾演的蘭陵王性格多變、文武并重,加上黃金(飾演齊后)的激情吟唱、悲情演繹,毛毅(飾演齊主)的陰毒兇狠的暴君形態、王文俊(飾演尉遲琳)的勇猛耿直,讓這部京劇層次多變,展現了豐富的人性。
這個重陽節 一群大學生的爸媽咋都爬上樹了?
快看!你關心的《勞動合同法》細則問題都在這兒了
李樓派出所幫助群眾找回丟失證件
30多位專家學者聚鄭 研討鄭州特色文化品牌建設
摸排整治秋季火災隱患
文博會藝術節14年來引進中國優秀舞臺精品200多臺
水利部水文司司長蔡建元一行到東營市水文局河口水文中心檢查指導工作
6個小時大巴個把月才回家一趟 六旬名醫扎根麗水5年
從化區副區長區級河長張文虹到流溪河林場開展巡河工作
鶴壁市旅游局全力以赴積極備戰“春節”黃金周
聯合檢查保安全
新標識“上街”南昌“VR味”更濃
合川:切實提高思想政治站位 推進政協工作水平提升
惠民水利潤澤春城大地
黨的十九大主席團舉行第三次、第四次會議 通過中央委員、候補中央委員和中央紀委委員候選人名單(草案)習近平主持會議
當康養旅游遇上國際生態旅游名城---都江堰市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進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李金科調研指導我市非洲豬瘟防控工作
寧波一出租車深夜被貨車"撞"了 報警后貨車司機卻懵了!
商丘市救助管理站全體黨員赴烈士陵園祭掃英靈
民警火眼金睛,識別偽造駕駛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