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人才優勢是一座城市最根本的優勢。近年來,高新區大力實施人才強區戰略,著力在凝聚工作合力、打造育才平臺、拓寬引才渠道等方面下功夫、求實效,為促進全區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多舉措凝聚工作合力
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高新區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和十九大精神宣講,邀請省外、市委黨校老師和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授課,分4期對全區132名科級干部和486名企業高管、人才工作者進行集中輪訓,提出加快人才發展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新舉措,為做好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時,大力營造尊重人才、關愛人才的氛圍。每年歲末年初和“人才活動月”,區黨政主要領導都會對工作在基層一線的高層次人才進行走訪慰問,送去黨和政府的關愛。下發《2017年高新區精準幫扶企業營造良好環境的實施意見》,積極做好區領導聯系優秀人才工作。每位區領導對接2~3名優秀人才,通過座談走訪、咨詢服務等形式,幫助高層次人才切實解決各類問題;每位區領導還掛點幫扶至少5家企業,積極為企業宣講人才政策和引進人才,通過建立聯系、問政問策、解決困難、提供服務等措施,把各類人才團結和集聚到全區各項事業中來。
多形式打造育才平臺
高新區充分發揮各方力量,突出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的專門人才,打造育才平臺,統籌推進各類人才隊伍建設。組織14名人才工作者參加市人才辦在上海舉辦的“人才工作者素質提升培訓”,組織100余名企業人才參加市工信委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辦的4期經營管理與轉型創新專題培訓班,組織10家企業19名企業家參加在浙江大學舉辦的工業企業進行經營管理與轉型創新專題培訓……一系列的學習和培訓,使他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學到了經驗。除此之外,該區還通過積極培育高新技術企業、打造科技平臺、優選科技項目、加大專利等高新技術獎勵等措施,千方百計吸引人才、留住人才。2017年,全區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2家,新增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家、省級實驗室1家、市級重點實驗室1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家,申報省2018年度科技計劃項目25項、申報科技項目40個,新修訂印發《新余高新區企業考評獎勵暫行辦法》,創新設立了“企業家獎”和“企業人才獎”。良好的平臺及各項獎勵措施,極大地激發了人才的創新創業熱情。
全方位拓寬引才渠道
高新區充分利用重大經濟合作交流活動和人才交流會等平臺,積極開展項目引才、平臺引才、人才與資本對接活動,并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組織有引才需求的企業申報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2017年,該區招商引進“渝郎回鄉”企業29家,簽約總資金131.3億元;共引進研究生以上專業技術人才79人,新增高層次人才9人、市級突出貢獻人才5人。此外,圍繞人才需求,優化發展環境,下發了《新余高新區關于支持鼓勵工業骨干企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惠企政策,共收集問題341條,已解決246條,解決問題率為72.1%,解決率位于全市前列,2017年為62家重點企業減負8301.37萬元。同時,加快公租小區、職工活動中心和科技服務中心等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加快春龍商業街配套設施建設,大力推行企業家綠卡制度,在教育、醫療、居住等方面為人才提供特殊優待,為他們營造安心舒適的生活環境。全年為外來入學的高層次人才子女77人實施全免教科書費、學雜費、保險費和校服費,補助寄宿生生活費71379元,為52名高層次人才實施免費體檢,積極兌現高層次人才津貼12.96萬元。
經濟的競爭、市場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誰擁有了一流的人才,誰就在競爭中贏得了主動。高新區不唯地域引進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帶動了人才聚集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頻共振。
最高檢推進大數據跨部門整合共享
【長島美景】海島的夜晚靜悄悄
全省社區矯正安置幫教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推進會在鄂州召開
供暖結束,該注意些啥
新的一周又開始了看看本周南充的天氣咋樣
凝聚工作合力 打造育才平臺 拓寬引才渠道高新區多措并舉傾力構筑人才高地
市質監局:優化政務服務,推進“減證便民”
晶科能源成為國家級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企業
幼兒園門前裝高壓電柜引擔憂
梁園區“愛心慰問”進企業捐贈儀式走進安踏集團
出水文物保護修復培訓班開班
煙臺計劃到2020年普及十五年特殊教育
無為羽毛球電商拓路人
寶雞:市政部門撒鹽11噸 清除積雪
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關于2017深圳國際馬拉松比賽期間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
市外僑辦三舉措掀起學習《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熱潮
津南區做實引才育才促進高質量發展
斗笠山鎮緊跟市委步伐 緊急召開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動員大會
書寫好冰風雪雨下的“民生答卷”
阿里京東去哪兒網發布大數據 昆明上榜老年人最愛目的地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