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10時20分訊(記者 林楠 實習生 張靜 通訊員 劉嘉)6個月-3歲的孩子會對任何能接觸到的物品感興趣,拿到東西就往嘴里塞,每年因誤食異物就醫的寶寶不在少數。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專家提醒,為了寶寶的安全,父母一定要防患于未然,為寶寶消除異物隱患。
2歲寶寶吞食異物 后隨大便排出
近日,家住黔江區的2歲小寶躺在床上玩放在身旁的指甲刀,突然小寶一陣持續地咳嗽,媽媽和奶奶聞聲進屋一看,發現小寶手里的指甲刀少了一塊東西(指甲刀上面那層可以翻轉的片片),下意識媽媽覺得可能是被小寶吞下去了,趕緊詢問小寶是不是吃進肚子里了,還不太會說話的小寶點點頭。
著急的小寶家長在嘗試拍打孩子后背無果后,帶著小寶趕到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就診,后異物隨著小寶的大便排出。
專家提醒:警惕孩子吞食異物 勿用偏方醫治
據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胃腸外科主任王佚主任醫生介紹,兒童消化道異物在兒科中很常見,尤其是6個月到3歲的孩子。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對什么都很好奇,又沒有很強的安全意識,常常是拿到東西就往嘴里放,大部分異物都是硬幣、紐扣、發夾、電池之類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而這些都屬于意外傷害,需要家長們引起重視。
同時,王佚主任還提醒到,在兒童吞食異物后,家長不宜自行相信一些民家的“偏方”,比如自行給孩子催吐、瀉藥導瀉等,以免加劇對孩子的傷害。如吞食的是尖銳的物品,自行使用瀉藥或者是過分加劇腸蠕動,會增加尖銳物品對孩子腸道的傷害。在確認孩子吞食了異物后,或者是懷疑孩子吞食異物后,最好及時就醫。
另外,王佚主任強調,兒童吞入異物造成傷害的最重要原因是家長疏忽監管,因此,家長們平時一定要做好預防監督工作。一是要經常叮囑教育寶寶不要隨便將東西放入口內,家里的小東西:比如電池、硬幣、藥品、扣子、小發夾、釘子、棗子、玻璃珠、指甲刀、剪刀、針、等不要放在寶寶隨手可以拿到的地方;二是在玩玩具前,要先檢查是否有零部件松散易脫落的情況;三要盡量將食物切小切碎讓孩子食用;四是在進食時應避免嬉笑、講話、打鬧或行走、跑步。
重慶:追逃追贓防逃三管齊下
一只追尋幸福的狗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貿易、投資與創新司司長卡薩迪拉·伯納多:廈門越來越國際化 愿助閩企提高競爭力
濮陽市:春節期間謹防13種價格欺詐
海門調整75項行政權力事項
2歲寶寶吞食異物 安全警鐘再敲響
郴州市國稅局嚴格執行車購稅征收政策標準
蒼南比看項目:印藝小鎮·彩虹智慧創業園項目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李希主持
城固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取得階段性成效
沈報集團與東北大學、遼寧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薛波召開全區生活垃圾處理調度會
市供銷社在京與中國供銷電商公司進行項目對接
飛機上一女士突然胸悶、氣急 余杭一醫生萬米高空徒手施救
上海金融法院將于今年8月底前掛牌成立
武岡市云管處開展“保護環境 愛我云山”主題活動
岱廟街道市場社區整治元寶商場
天全縣召開交通大會戰2018年度第一次會議
18項任務清單里看“扶貧+養老”
省法制辦徐發成主任赴蕭縣作十九大精神宣講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