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文化與美麗的約會
用好“非遺”基因庫,才能回歸本土的文化自信。在非遺文化藝術周七大場館之一的互動體驗場館內,貴州省非遺傳承人韋佩君正凝神寫著水書書法,年近八旬的他第二次來到非遺文化藝術周,最大的感觸便是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了水書習俗。
場館內,擺放著他們從黔南州都勻市歸蘭水族鄉帶來的各式各樣的書法作品。近20年間,他的學生從最初的幾人發展到110余人,學生們在他的指點下讀通水書,應用到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各方面。同時,在學習和傳承的基礎上,他不斷推陳出新,將原有的水書習俗應用到現代,通過為群眾書寫節慶對聯、題字、刺繡藝術品等方式,展現新時代、融入新生活。
粗衣麻布,是中華民族的古樸記憶。在傳統民俗文化展示館內,棉麻毛絲等不同種類的布依族、苗族布料,手工縫制布料的各類工具和來自各個年代、不同時期的縫紉機等讓人目不暇接,在一針一線間,感受中華傳統民俗之美。
“這些看似小小的針線、棉麻制品,折射出了服飾發展的歷程,100年前,我國的服飾制品基本都是手工,慢慢地機器制衣開始盛行。在科技發達的今天,我們追求本源,堅持做一些手工服飾,這種手工之美是任何機器都無法替代的。”參展嘉賓江華勝說。
隨著夜幕降臨,場館外的視界舞臺上,每天都有精彩演出,演職人員將傳統、現代、民族文化的再現、融合演繹得淋漓盡致。
韓國笛子邂逅中國古琴,電子樂器交織傳統樂器,當民族與世界和鳴、傳統與現代相遇,譜寫了一曲絕妙樂章……
神納姆樂隊將傳統與現代唱響舞臺。在樂隊的專場演出中,架子鼓、電吉他與侗琵琶、古瓢琴相遇,將貴州儺戲元素融入音樂之中,他們用對音樂的熱愛傳承著傳統文化,將傳統用創新的形式演繹,也讓更多年輕人加入傳承非遺文化的行列。
還有侗族大歌《歌唱心聲話情意》、苗族飛歌《翻山越嶺來相會》、簸箕舞、花棍舞、蘆笙舞等精彩演繹,讓市民更直觀地看到了貴州多彩的非遺文化……
“文化的發展需要不斷的創意激活,非遺也是如此,當非遺不再是紙張上的文字、博物館里的展品、遙遠深山的技藝,當非遺走進我們的生活,非遺的傳承也就有了希望。”黔·視界2018非遺文化藝術周組委會相關負責人說。
這是一次傳統與現代的碰撞
矗立于有著大都市氣派的“外灘七公里”之中的方舟戲臺,飛檐翹角,雕梁畫棟,整棟建筑莊重大氣、華麗精美。
“古戲臺,是我國古建筑中的一個重要類型,它見證著我國戲曲產生、發展和走向輝煌的全過程。中天金融集團以‘修人文以潤繁華’的理念,利用戲臺這一實物載體,推動和延續著中國千百年來的戲曲文化、茶文化等發展,使其成為云巖區一個重要的文化地標。”中天金融集團方舟戲臺相關負責人張建平介紹。
“兩屆非遺文化藝術周都在方舟戲臺周圍舉行,也是看重了這里獨特的文化氣息。”云巖區宣傳部主要負責人說,以方舟戲臺為此次活動的地點,既是對傳統文化的回顧,對其傳承與發展寄予的美好祝愿,也是對現代及未來的憧憬與期待。
走進3d錯覺及攝影展館,一張張具有3d視覺效果的照片引來朋友圈絡繹不絕的“點贊”;在光影視界館,蝴蝶侗鼓、森林奇夢等非遺精粹與科技手段創新融合,通過光與影的變化展現非遺之美;在vr技術體驗館,趣味十足的vr體驗寓教于樂……這些科技為非遺文化周增添了別樣風采。
在本屆非遺文化藝術周期間,主辦方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將非遺融入都市生活,參觀者在現場感受了一場穿越時空的非遺文化盛宴。
“這里沒有實物,卻比實物更為靈動;這里只有光與影,卻能讓非遺之美栩栩如生。”到光影視界館參觀的市民黃林說,他印象深刻的是光影視界館內的“蝴蝶侗鼓”,當他輕觸鼓面,鼓聲驚動了蝴蝶,蝴蝶便立刻四散飛去。鼓聲帶著時間的厚重,回蕩在這里,蝴蝶伴著鼓聲,漫天飛舞,讓他非常難忘。
讓現代攝影技術留住非遺的光彩,把光影和非遺巧妙結合,這場“動靜相融”的文化盛宴讓市民體驗感更強,興趣度更濃。
這是一段難忘又回味的旅程
在黔·視界2018非遺文化藝術周期間,除了各大場館的新奇玩意外,給市民留下深深回憶的便是非遺直播間內的16場非遺論壇。
周氏“絲戀”牌紅酸湯絲娃娃第六代傳承人周杰跟現場觀眾分享了家族的傳承故事。
周杰介紹,周氏“絲戀”牌紅酸湯絲娃娃創始人為其先祖周建衡,曾以制作春卷謀生。民國初年其先祖為避戰亂,被迫舉家南下,先至惠水縣,抗日戰爭時期又遷徙貴陽。在此期間,祖祖輩輩仍以制作出售春卷“絲娃娃”為主業,先后經歷了走街串巷提籃小賣,街邊設攤點叫賣,開設店堂專賣等歷程。
周杰出生后,自幼耳濡目染,決心繼承家傳。成年后拜師學習黔菜,出師后致力于貴州名小吃的研究。他介紹,周氏“絲戀”紅湯絲娃娃面皮是采用高精面粉烙成的薄餅,薄如蟬翼,軟糯潔白,通透如玉,口感豐富。選用蔬菜近16種,其中絕大多數產于自有的蔬菜基地,折耳根、蕨菜等蔬菜極具貴州地方特色。
“貴州文化出彩之處,不在中原傳統文化形態的經史子集、詩書畫印之類,而在‘民族民間文化’或‘非物質文化遺產’上,也就是非精英的、民族民間百姓的‘生活的樣法’。”省文史館館長顧久在“非遺之光·華彩綻放”主題論壇上說,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整套活態的生存方式,更是一個個指向回歸家園的路標。
顧久表示,貴州這片山地,較好地保存了人類童年時代那種小群體生存的本真的、原初的東西。如果把在民族民間百姓日常生活中體現的精神,保存好、弘揚好、宣傳好,讓貴州人活出自己的精氣神來,多彩貴州民族特色文化,就具有了中國的意義,乃至世界和人類的意義。
“今年的非遺文化藝術周文化氛圍更濃,在城區搭建的非遺展示平臺也更接地氣,群眾的關注度和參與度更高。”云巖區文廣局局長曹靜認為,通過非遺文化藝術周的宣傳,將為非遺傳承和發展帶來一系列的持續效應,讓非遺真正走進大眾生活、融入現代都市。
腹瀉三大肇事者到底是誰?
2018年龍舟文化惠民系列活動(三)戲曲專場展演
沈陽啟動中等職業學校 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
“唐山制造”搶灘登陸澳洲
第三屆天臺水果節開幕 “共享農業”還玩得溜
體驗多彩文化傳承之美 ——黔·視界2018非遺文化藝術周
湛江市軟弱渙散村(社區)黨組織整頓工作推進會召開 持續深入推動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工作
海口市婦聯召開執委會暨表彰大會
檀東社區開啟黨建共建攜手醫院、物業營造幸福家園
《健康衛士》(6)李敏:30年如一日守衛市民口腔健康
我市舉辦2018年賀歲杯足球賽 成德綿三地四支球隊激烈角逐
96713部隊首屆“軍營開放日”暨市領導軍事日活動舉行
去年,我市為高齡老人發放生活補貼2432萬元
公積金商貸網上支取金額突破三億元
我市商務和口岸查驗部門著力優流程、減環節、降成本、提效率
開學伊始朝陽城管組建“護送小分隊”為學生安全護航
曲周縣召開主要河流及兩側垃圾排查整治督察工作會議
創新榜樣,臺州這11家企業入選2017浙江“創新型示范中小企業”
鼓勵企業內部員工舉報食品安全違法行為
市工商局:切實維護房地產廣告市場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