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照片墻”“黨建活動室”“廉政文化墻”“比干廟廉政教育基地”……紅色文化、黨建文化已成為市地稅局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近年來,該局牢固樹立“黨建最大政績”理念,把抓黨建作為打造地稅鐵軍、促進工作提升的關鍵抓手,在思想上經常教育、文化上點滴浸潤、教育上創新載體,用“紅色動力”激發發展潛能,有效煥發了黨建活力,實現黨建工作與稅收事業交相輝映、相得益彰。
精神浸潤涵養“紅色基因”
市地稅局把學習教育作為黨建之基,積極創新形式、豐富載體,注重常態化、靈活化、直觀化的思想教育,在精神浸潤中涵養黨建工作之“魂”。
學習靈活化。通過采取每季度舉辦一次“兩學一做”地稅大講堂以及開展“兩學一做”知識測試、“兩學一做”知識競賽等生動形式,抓好“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工作,把黨課上活,增強廣大黨員干部黨性意識。
教育實體化。充分挖掘牧野崇廉文化底蘊,在歷史先賢、忠廉典范比干埋骨地——衛輝市比干廟,建立全市地稅系統廉政教育基地,用優秀的傳統文化和崇高的民族精神培育地稅干部“忠誠、干凈、擔當”精神,激勵廣大黨員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
感受直觀化。豐富黨員教育的形式和載體,在建黨節前夕征集全系統黨建工作優秀圖文作品、先進典型、模范人物等,建立機關“星星之火”黨建室,運用鮮活的畫面、身邊的事例,感染廣大地稅干部立足崗位、堅守信仰、為國聚財。
延伸觸角強健黨建細胞
延伸黨建工作觸角。黨員在哪里,黨建就在哪里。為確保黨建工作全覆蓋,創新開展黨建工作“六個延伸”,即黨建工作向基層延伸、黨建工作向社會延伸、黨建工作向家庭延伸、黨建工作向老干部延伸、黨建工作向勞務派遣人員延伸、黨建工作向納稅人延伸,實現了黨建工作在全系統以及在文明創建、廉政建設、思想政治、隊伍建設、班子建設、納稅服務等方面的全覆蓋。
延伸黨內監督觸角。由黨建辦牽頭,紀檢、人事、辦公室等部門聯合組成機關黨員監督小組,采取不打招呼、不定期的形式,對地稅干部黨員干部的工作紀律、政治紀律、作風紀律和八小時之外生活進行監督提醒,提升了地稅干部的廉政自覺性。
加強融合升級“黨建+”格局
黨建工作的最終目的是“為民謀利”。該局加強黨建工作與其他各項稅收及專項工作有機融合,充分發揮了黨建工作在各個領域的引領帶動作用。
“黨建+”精準扶貧,黨建扶貧雙促進。根據扶貧工作需要成立扶貧攻堅臨時黨支部,將黨建學習和黨建教育納入市地稅局黨建工作統一管理、統一考核中,在思想上樹立“抓扶貧必須抓黨建,抓黨建統籌抓扶貧”的意識,將黨建工作與精準扶貧深度融合,以過硬的黨建工作引領精準扶貧,讓黨員干部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發揮了黨建工作在扶貧攻堅中的積極作用。
“黨建+”文明創建,先鋒引領文明風。2017年是市地稅局機關創建全國文明單位的關鍵之年,該局緊緊圍繞“黨建帶創建、創建促黨建”目標,積極開展黨員義工和滴水匯川志愿服務活動,落實黨支部幫扶無主庭院要求,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牢固樹立“上街活動就是形象,出門創建同是工作”的理想,促進了文明創建各項工作落實。
“黨建+”資源共享,拓寬合作“朋友圈”。積極與國稅、社保部門溝通對接,選取紅旗區為試點,打造“黨團共建示范站所”,簽訂“黨團共建示范站所”協議書,三方承諾本著“服務黨員、服務群眾、服務社會、服務發展”的原則,充分發揮各自黨建工作優勢,主動融合、互補發展、同創共建。拓展黨建合作“朋友圈”,積極打造黨建共同體,該局打開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提高的黨建工作新格局。
堅持以干促學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工作成效 徐一心赴雨城區宣講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精神
林肯電氣中國技術中心正式落成寶山
隆回縣黨政考察團來新邵開展工作交流
淄川城三社區志愿服務情暖“重陽”
望牛墩:《踐行十九大 推動新發展》系列報道:下漕村“兩新”組織黨總支組織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
市地稅局:為稅收事業注入“紅色動力”
唐山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抽檢項目(E包二次)
襄城首個24小時自助辦稅服務廳亮相
2018年山東省中小微企業創新競技行動計劃電子信息領域現場晉級活動在威海啟動
“3·15”宣傳咨詢現場活動昨舉行 吸引近萬名消費者參與
縣文廣局開展志愿除雪行動
《磁湖美文》懷念細公
新時代我國網絡安全工作取得顯著成績
九江市十一中黨員教師深入貧困戶家中開展志愿服務
市統計局召開局務(擴大)會議安排部署近期工作
寒門學子陳琳:面朝沃土 夢向藍天
東風小學開展“維護良好生態 保護美麗河湖”主題書信大賽
來安縣基層電影放映工作獲全國通報表彰
岳西縣溫泉鎮易地扶貧搬遷“零付款”
馮增建:活塞鋁合金新材料研發應用的追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