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九十年代末
航拍廈門高崎國際機場。(梁偉攝)
2018年
廈門高崎國際機場t4航站樓。(本報記者王協云攝)
1984年
通航后的廈門高崎國際機場。(綦明理供圖)
1996年
廈門高崎國際機場t3航站樓試運行。(本報記者姚凡攝)
廈門機場
從動工到通航
僅用21個月
(廈門日報 本組文/記者 席愷)77歲的綦明理老人記得,1983年的新廈門機場是在黃土漫天、坑洼不平的廢舊機場原址上建設而成的。
“21個月,從1982年1月破土動工到1983年10月通航,真的讓人驚喜!”時隔30多年,綦明理仍舊掩飾不住內心的興奮,新機場的落成,不僅對于廈門這個城市是一件大事,其彰顯的“特區速度”更獲得全國關注。
翻出一張1984年自己所拍的廈門機場老照片,老人陷入了回憶:進入到當時的新機場,雖然起落的飛機比以往大了許多,候機樓也蓋得闊氣,但僅有的一條新跑道仍顯得有些局促。
“乘客上下飛機,得從候機樓坐車到飛機跟前?!倍?,30多年過去,廈門機場經過了幾次改擴建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讓綦明理感慨萬千。
湖里工業區
在爆破聲中迎來巨變
上世紀八十年代
建設中的湖里工業區。(綦明理供圖)
2010年
湖里城區高樓林立。(本報記者鄭曉東攝)
綦明理告訴記者,當時他從部隊轉業到廈門特區管委會負責宣傳工作,拍照除了是個人愛好,也是工作的需要。
老人手中的一本相冊,記載著湖里工業區的舊貌與新顏。其中一張湖里工業區建設前的全景,是老人多次到附近的南山上拍攝的,最后用6張照片拼接而成。
“建設前,地面上全是大石頭,需要用2000多斤炸藥爆破。”綦明理說,當時眼前的這些東西即將要成為過去,地貌、建筑等等都會發生改變,讓照片作為一種見證,在他看來很有意義。
老人說,自己平時不僅會翻看這些老照片,還常會拿著這些照片,給孩子和孫輩們講當年的故事,“跟過去有了對比,孩子們會更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
【征集令】
●征集時間:
7月18日-9月30日
●征集內容:
反映改革開放以來廈門特區變遷的老照片,均在征集范圍內,可以是重大事件、城市建設、經濟發展、社會民生、人民生活的記錄,也可以是廈門各行各業的成就等各類照片,或是廈門的一些特寫舊照。
●征集要求:
要求內容真實、影像清晰,原始照片翻拍或掃描均可,黑白、彩色不限。
●參與方式:
將照片的電子版本發送到郵箱xmrbmsb@163.com,注明郵件主題“廈門影像印記照片投稿”。照片需附上文字說明,注明拍攝時間、地點、人物及相關歷史背景,并注明投稿者的真實姓名和聯系方式。
備注:如果文圖相符、事實準確,文字優美,將直接采用刊登;如果只有圖片,或者希望記者采訪,廈門日報記者將上門為老照片翻拍,同時挖掘老照片背后的故事,向廣大讀者展示。
全市民政系統半年工作推進會召開
新鄉地區“五一” 增開16趟臨客
讓臺灣學子感受西安風采 臺灣大學生西安夏季見習營開營
淺談如何扎實做好企業青年員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湖濱小學加強教師出勤管理
如今廈門的國際大機場 當年僅一條跑道
2018“揚馬”城市跑不停昨晚鳴槍 800名跑友夜跑三灣公園
東莞讀書節舉辦13年 吸引4820多萬人次參加
鄭人豪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傳達學習省委十二屆五次全會精神 全面貫徹落實地方機構改革決策部署 確保各項改革任務不折不扣得到落實
湘雅路街道:環保衛士來宣講 助力藍天保衛戰
桂林市氣象臺11日08時30分發布霜凍藍色預警
慶“三八”演講比賽暨表彰活動舉行
我市組織收看收聽省電視電話會議
加快民生工程建設 方便居民出行
玉泉區扎達蓋河黑臭水體整治工程有序推進
正直小學:“六項準備”迎接新學期到來
鷹潭城市規劃展示館開展“節能降耗 保衛藍天” 節能宣傳周活動
中國40年成功申報34個世界生物圈保護區
全國人大代表楊震:"一個模子"很難培養創新人才
市委中心組集中學習(擴大)會議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