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將采摘下的香菇分箱
技術員查看香菇長勢
香菇
昔日荒丘坡,而今致富地。
在石棉縣栗子坪彝族鄉孟獲村、擦羅彝族鄉晏如村、先鋒藏族鄉解放村等貧困村,一座座香菇大棚連成一排,連成了村民眼中的“聚寶棚”,不僅美了鄉村,還富了百姓。
近年來,石棉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整合資源,通過以“縣屬企業+貧困村+非貧困村+貧困戶”的模式共籌資金,解決融資難題;以縣領導、鄉統籌、村協調、合作社監管、農戶參與的模式,共同出力,解決管理難題;優先在貧困戶中招聘有想法、有干勁、有學習積極性的長期務工人員,扎根香菇基地,進行日常管理,共享紅利,解決發展難題;有效填補夏菇市場空缺,共謀出路,解決長遠問題……
共籌資金
解決融資難題
9月下旬,石棉縣栗子坪彝族鄉孟獲村香菇種植示范園的一批香菇已經成熟,村民將采摘下來的香菇拿到市場上去銷售。
栗子坪彝族鄉共有5個香菇基地,分別位于孟獲村、栗子村、紫馬村和元根村。
“我們的香菇基地,采用公司+村+農戶的發展模式,共籌資金,帶動貧困戶發展?!崩踝悠亨l栗子村黨支部書記田樹軍說。
在香菇產業發展中,栗子坪彝族鄉成立了石棉縣阿魯倫底河農旅開發有限公司,該鄉以村集體為主,吸收貧困戶參股,每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成為股東,參與公司分紅。有技術員全程提供技術指導,香菇的產量和品質得到了保障,村民們脫貧致富的信心更足了,紛紛放下手中的農活,參與到香菇菌棒的搬運和上架等工作中。
石棉縣在各個貧困村發展香菇產業時, 以“縣屬企業+貧困村+非貧困村+貧困戶”的模式,即以縣屬企業出大頭,建大棚、建基地,村委會、貧困戶出小頭,買菌棒、搞管理的模式,眾籌產業發展資金。貧困村以本村產業發展資金,非貧困村以借支產業扶貧滾動發展資金,貧困戶以個人出資100元的方式投資入股,并按入股資金分攤入股份額。
據統計,石棉縣共籌資金1500余萬元,建成香菇基地13個,香菇大棚170個,80余萬棒香菇菌棒陸續上架,國道108線“香菇長廊”初步成型。
共同出力
解決管理難題
9月23日,在擦羅彝族鄉晏如村香菇基地,一個個綠色大棚整齊排列。一走進大棚,就聞到一股清新的菌香味。在一個個鐵架上,擺滿了圓潤飽滿的菌棒,菌棒上長滿了一朵朵長勢喜人的香菇。
村民們正小心翼翼將成熟的香菇采摘下來放進桶中。擦羅鄉晏如村3組村民毛口底么是上個月才來基地開始采摘香菇的,在基地每采摘0.5公斤香菇有3角錢的收入,一天下來能賺五六十元,這對于貧困戶的她來說是一筆不錯的收入。
“現在在家附近的香菇基地打工,一天掙60元!”毛口底么說,通過學習,她已學會了采摘技術。
為了照顧好大棚里的香菇,基地還專門聘請了當地的貧困戶來當管理員,陸巫哈子就是其中一個。
“每月能掙一兩千元,在這里可以照顧家里的老人,也能夠照看孩子?!标懳坠诱f,以往在西昌打工,一年到頭不在家,家里根本無法照料。現在守在家門口就可以賺錢。
石棉縣為解決香菇的管理難題,以鄉為范疇,村為單位,共同成立農旅開發有限公司,按照規范的公司管理模式,結合脫貧工作的特點,進行實體經營。
由石棉縣農業部門提供技術支撐、當地農戶提供勞動力,共同推進日常管理。
共享紅利
解決發展難題
石棉縣在各個香菇種植示范園采用“公司經營,貧困戶參股”的模式,貧困戶除參與公司分紅外,還能通過接受種植技術培訓后在當地種植區解決就業。
石棉縣擦羅鄉也成立了石棉縣阿妹子農旅開發股份有限責任公司,以村集體為主,吸收貧困戶參股。每名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出資100元成為股東,每年參與公司分紅。目前,阿妹子農旅開發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已建成5處香菇生產基地,共63個棚,占地32畝。以貧困戶入股的方式,不僅調動了村民發展產業的積極性,而且能讓他們學到技術,為脫貧攻堅打下堅實基礎。
石棉縣優先在貧困戶中招聘有想法、有干勁、有學習積極性的長期務工人員,扎根香菇基地,進行日常管理。在香菇菌棒拖袋、注水和大量采摘時臨時聘請務工人員,按照多勞多得的原則,以合格率和工作量計算工資。 目前,石棉縣已提供長期就業崗位60余個,僅勞務用工可帶來約300萬元的收入。他們以鄉為單位,按各村合作社入股比例進行分紅,合作社在分得紅利后按貧困人口55%和村集體45%的比例進行二次分配。
共謀出路
解決長遠問題
“石棉產的香菇,質量好,味道好,有當地政府主推,銷售不愁!”9月下旬,在石棉縣先鋒藏族鄉解放村,村民王清云說。
食用菌產業是石棉縣助力脫貧攻堅、促進中高山地區農民增收和發展村集體經濟的“短、平、快”重要項目之一。
其中香菇產業生產周期短、出菇頻率高、見效收益快,加之石棉縣地理條件優越、環境好,香菇品質高,且錯開了其他地方的出菇高峰期,有效填補了夏菇市場空缺。
“今年石棉縣香菇剛剛上市就銷售了2萬余斤,銷售勢頭良好!”石棉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相關負責人說,今年預計出菇量將達60萬余公斤,銷售收入可達5000萬元以上,預計為貧困人口帶來700-1400元/人的分紅收益。
當然,銷售方面除了石棉香菇的質量好外,還有當地黨委政府與銷售商們共同的努力。
今年7月下旬,石棉縣政府與成都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有限責任公司,簽訂《農產品產銷戰略合同協議》,促進香菇銷售。
據統計,截至9月20日,石棉縣通過成都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和袁氏菇業等經銷商,銷售香菇26萬余公斤,銷售額148萬元。
雅安日報/雅安新聞網記者 黃偉
微友代購清一色英文說明書 無批文進口藥存隱患
變“堵”為“疏”才是正道
洛寧一果農遭遇賣梨難好心店主送水送凳幫其“打廣告”
最多跑一次 不動產抵押登記流程迎來大變革
關于啟動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的通知
香菇棚成“聚寶棚” 美了鄉村 富了百姓
新區好人丨沈善慶:干了10多年村民小組長的熱心人
病房里的畫展
禮泉農業農村改革深入開展 發展活力進一步增強
新春文化廟會“廬劇黃梅戲專場”聽不夠的鄉音
進賢縣首家院士工作站成立
網絡安全“攻防戰”:“魔”“道”大盤點
強領導建機制實舉措 湘潭市健康扶貧工作成效顯著
深圳市財政委員會關于規范深圳市社會采購代理機構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
[雙流區]商務部跨境電商工作座談會召開
危廢管理水平高不高 開發區環保局要給企業考一考
傳承紅色基因砥礪奮斗精神
張慧莉指導督導丹江口市抗災救災時強調最大程度降低損失確保群眾生活穩定
寧波32場招聘會節后密密排 線上線下同步“搶人才”
濉溪縣四鋪鎮召開2018年秋季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暨重點工作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