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在洛陽解放70周年紀念大會上,在第一排就座的有一群特殊的“嘉賓”。他們的平均年齡已近90歲,他們統一穿著綠色軍裝,每個人的胸前,是一排排或閃亮或已經很有年頭的軍功章、紀念章……他們大部分來自河南省軍區洛陽第五干休所,所有人參加了解放洛陽戰役。
昨日上午,在洛陽解放70周年紀念大會上,在第一排就座的有一群特殊的“嘉賓”。他們的平均年齡已近90歲,他們統一穿著綠色軍裝,每個人的胸前,是一排排或閃亮或已經很有年頭的軍功章、紀念章……他們大部分來自河南省軍區洛陽第五干休所,所有人參加了解放洛陽戰役。昨日,我們走近這些可敬的老人,將他們的故事重新講述出來,向這些英雄致敬,向所有參加過解放洛陽戰役的老兵敬禮!
部隊兩次攻克洛陽他30年后才初見牡丹
●姓名:張穎川
●年齡:87歲
●當時身份:陳謝兵團4縱11旅政治部宣傳員
在洛陽解放70周年紀念大會上,今年87歲的張穎川作為參加解放洛陽戰役的老戰士代表上臺發言。雖然走路要拄著拐杖,但他在臺上中氣十足的發言,讓全場為之振奮,不到9分鐘的發言一次次被掌聲打斷,所有與會者用掌聲向這位參加了兩次解放洛陽戰役的老戰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昨日,張穎川告訴記者,在解放洛陽戰役中,他所在的11旅主要攻打南門,其中攻打大王廟的戰斗及三打西工發電廠的戰斗,他所在的部隊都打得很艱苦。戰斗還沒有結束,他所在的宣傳隊就開始了黨的宣傳工作,他的主要工作是寫標語宣傳黨的政策。
第一次攻克洛陽后,張穎川隨部隊撤出洛陽城。1948年4月5日,洛陽再次獲得解放。這一次,解放軍在城中成立了軍管會,張穎川主要負責社會調查工作。他說,當時洛陽城最大的問題就是缺糧、缺煤,他所在的工作隊一方面為老百姓籌糧、籌煤,一方面幫助恢復基礎設施。
4個月后,張穎川隨部隊南下。他說,解放洛陽城是在4月,是牡丹盛開的季節,但他都沒有看過一眼牡丹,更不知道牡丹長啥樣,直到1978年,他轉業到洛陽工作,距離上次離開洛陽30年后,才第一次看到了美麗的牡丹。(記者 李礪瑾 文/圖)
子彈射穿他的膝蓋他仍想著咋消滅敵人
●姓名:李馨
●年齡:92歲
●當時身份:陳謝兵團9縱25旅75團機炮連排長
在解放洛陽戰役中,李馨帶領部隊參加了新安縣的打援戰役,阻止敵軍由西邊入城為城內的敵軍支援。
今年92歲的李馨,腿腳不太好,小腿血栓較嚴重,他說,這和年輕時在戰場上受過傷有關。他抬起褲腿露出左膝,可以看到膝蓋兩邊明顯的疤痕。“這是參加戰斗時,敵人的子彈把我膝蓋打穿留下的傷疤。”李馨說,除了膝蓋,他的手肘也被子彈打穿過,胳膊也被燒傷過,身上的小傷疤更是數不過來。
在戰場上真不怕死嗎?李馨說,不是不怕死,而是一旦走上戰場,就想不到了生死,也想不到個人的事,“哪怕被敵人的子彈打穿手肘和膝蓋,我腦子里想的還是咋樣把炮彈打到敵人的腦袋上”。
當李馨及戰友在新安縣打援時,城內的主戰場已炮火連天,不時有消息從城內傳來。“當時我們一邊修筑工事準備迎戰敵人,一邊記掛著前線的戰況。”他說,當得知敵軍守城部隊在洛陽西門修筑口袋狀的堅固工事,我軍攻打西門異常艱難、傷亡較慘重時,他對機炮連的同志們說,新安縣的打援陣地無論付出什么代價都要守住,如果此時敵人的援軍從西邊進城,前線的將士將會陷入危險境地。
直到洛陽解放的消息傳來,李馨才帶領部隊前往下一個目的地。(記者 王若馨 文/圖)
行軍途中遇敵軍他們與敵軍展開拉鋸戰
●姓名:馬生林
●年齡:88歲
●當時身份:陳謝兵團9縱25旅75團2營6連戰士
馬生林回憶,他所在的連隊是在1948年2月底接到攻打洛陽、解放洛陽任務的,之后不久,他們由欒川境內出發向北前進,計劃在洛陽南邊打援。部隊剛經過嵩縣以北某地時,他們接到命令,敵人約有一個營的兵力在附近活動,上級要求將敵軍攔截并消滅一部分。
“我們一路小跑沖向敵人的方向,大概半個小時,我們就和敵軍相遇,戰斗打響了。”馬生林說,我軍的突然出現讓敵軍措手不及而慌忙退逃,但由于我軍后續和兩翼部隊沒有跟上,敵軍得到了喘息的機會,在逃跑的路上占據了有利地形,便集中火力向我軍進行壓制性射擊。眼看太陽快下山了,我軍再次用輕、重機槍合力向敵人發起了進攻。
“敵人的火力很密集,我們的頭上有敵人重火力的炮彈,腳下有敵人掃射的流彈,我們連傷亡慘重。”說起那天的情景,馬生林仍然很激動,“我們沖鋒時,許多敵人從戰壕里跳了出來,一位叫張根柱的排長倒在了我的身邊,他的身上有幾十個‘血窟窿’,我看了他一眼,忍著悲痛繼續向前沖。”
在這次戰斗中,馬生林所在的6連重挫了敵軍的銳氣,給敵軍造成了一定傷亡并打亂了他們的作戰部署,為我軍后來攻打洛陽創造了有利條件。(記者 王若馨 文/圖)
他和戰友輪流站崗不放過一點兒風吹草動
●姓名:田雙謙
●年齡:88歲
●當時身份:陳謝兵團4縱22旅58團3營8連機槍手
在解放洛陽戰役中,田雙謙所在的部隊負責在洛陽外圍打援,阻止自平頂山、駐馬店方向過來的敵軍為城內敵軍支援。
挖戰壕、建工事、安排哨兵巡邏、制訂作戰方案……田雙謙說,當時他們為徹底截斷敵人自南向北的救援線,做了不少準備工作。“我們在那里埋伏了四五天,雖然到最后敵人沒有來,但我們時刻都為戰斗準備著。”田雙謙說,在那幾天,他和戰友們輪流站崗,不放過一點兒風吹草動,“敵人是狡猾的,在明處、能聽見槍聲的都不怕,就怕他們晚上偷襲我們”。
輪到田雙謙站崗值夜的那天晚上,他的神經一直高度緊繃,同另外兩名戰士一起背靠營地密切監視著周圍。“晚上戰友們都在睡覺,如果敵人偷襲,我軍傷亡會很大。我當時心里想,全連戰士的性命都在我手上,我拼上性命也不能讓大家有危險。”那一夜,田雙謙恨不得長出順風耳和千里眼,觀察四周是否出現亮光,辨別劃過耳邊的聲響是風聲、是小動物跑過的聲音還是準備偷襲的敵人發出的聲音。
天亮了,平安的一夜過去了。那幾天,他和戰友們輪流站崗,一直到城內傳來洛陽解放的消息。隨后,田雙謙隨部隊繼續南下南陽、信陽,加入新的戰斗。(記者 王若馨 文/圖)
我軍和敵軍的傷員接受傷口處理時表現不同
●姓名:楊型勝
●年齡:88歲
●當時身份:陳謝兵團4縱13旅醫療所看護員
今年88歲的楊型勝告訴記者,他的老家在濟源市。1942年時,他和父親逃荒到山西,1945年在山西加入了革命隊伍。
“我那時候身體很弱,父親也被日本人抓去修工事了,是解放軍救了我的命。”楊型勝說,他剛入伍時是戰士,后來一直在醫療所工作。
在解放洛陽戰役中,他所在的部隊接收的傷員不是很多。不過,作為一名看護員,讓他印象深刻的是我軍和國民黨軍隊的傷員在接受傷口處理時截然不同的態度。
老人說,解放軍戰士接受傷口處理時,即便傷勢很重,也很少有喊痛的,大多數人咬牙堅持;而受傷的俘虜接受傷口處理時,很多人“哇哇亂叫”,幾十年過去了,這個場景他依然忘不了。
“咱們軍隊的革命意志遠勝敵人,所以我們取得了最終的勝利。”楊型勝說,后來在淮海戰役中,敵人飛機空投的炸彈,差點兒把他埋在廢墟中,但他毫不畏懼,看著一顆顆炸彈從天而降,仍然和戰友們將傷員送往后方。(記者 李礪瑾 文/圖)
在攻打宜陽的戰斗中他的腿負了傷
●姓名:宋三元
●年齡:96歲
●當時身份:陳謝兵團4縱13旅39團2營5連指導員
在洛陽解放70周年紀念大會上第一排就座的老兵中,96歲的宋三元年齡最大。宋三元老人是山西陽城人,1942年6月入伍,直到1980年離休,他參加過大大小小的戰斗百余次。
在1948年的解放洛陽戰役中,宋三元所在的39團是4縱的預備隊,他們的主要任務是駐扎在西工附近,隨時支援攻城的部隊。不過,早在洛陽解放之前,他跟隨部隊已經在洛陽的外圍戰斗。1947年,他隨部隊過了黃河后,就在宜陽和敵軍戰斗,戰斗中他的腿負了傷。
解放洛陽戰役結束后,他跟隨部隊南下去了伏牛山,后來參加了渡江戰役、進軍大西南戰役等。1950年至1952年又參加滇南戰斗70余次。(記者 李礪瑾 文/圖)
“調虎離山計”“迷魂計”我軍與敵周旋有妙招兒
●姓名:徐培家
●年齡:92歲
●當時身份:劉鄧大軍1縱2旅8團3營9連班長
說起在解放洛陽外圍戰役中,我軍是如何與敵人交手的,徐培家說:“很多時候靠智取。”
當時,徐培家所在的連隊接到在東南邊為解放洛陽打援的任務,當時他們接到了上級的命令——采用截斷方式分多次、小范圍地包抄部分敵人,在攻擊敵軍后我軍即撤離,并吸引敵軍追逐我軍進入預先設定的區域,我軍在該區域對敵軍埋伏攻擊。徐培家說,他們用這種方式逐步殲滅了不少敵人,而且把敵人越引越遠,等到城內的敵軍向這部分城外敵軍發出支援信號時,這部分城外敵軍已因距離太遠而無法回頭支援了。
除此之外,讓徐培家印象深刻的還有一件事。“有一次,我們接到上級命令,讓我們白天駐扎原地休息,夜晚以駐扎地為起點圍著敵軍繞圈,第二天早上回到駐扎地接著休息,晚上繼續繞圈。”他說,剛開始大家不理解這樣做的用意,后來才明白,原來敵軍在我軍附近派有偵察兵,我軍夜晚活動后,敵軍以為我軍要對其進行偷襲,所以在開始的幾天里很警惕,但我軍遲遲沒有動作,等到他們放松了警惕,我軍向敵軍突然發起了攻擊,消滅了不少敵人。“這兩仗打得都很漂亮。”徐培家說。(記者 王若馨 文/圖)
戰士們的革命精神給他留下深刻印象
●姓名:馬宗超
●年齡:87歲
●當時身份:陳謝兵團4縱12旅山炮大隊隊員
今年87歲的馬宗超是洛寧縣人,1948年,他隨部隊參加了解放洛陽的外圍戰役,在洛寧縣、盧氏縣等多地救治前線傷員。
回憶起參加解放洛陽戰役時的情景,馬宗超說他仍歷歷在目,這不僅因為他是洛陽人,還因為在他醫生職業生涯的啟蒙階段,戰士們的革命精神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他記得有一次,我軍在攻打盧氏縣時,他所在的衛生所緊隨前線作戰部隊,“我們衛生所和前線炮火大概只有一條洛河寬度的距離,槍聲、炮聲都在耳邊。戰爭打響后不久,就有傷員被送來”。當時的醫療條件有限,隨軍的衛生所主要救治輕傷員,對重傷員只能進行簡單的傷口處理,然后轉到后方的大醫院。一場戰斗下來,重傷員的數量不少。馬宗超說:“許多戰士重傷也不下火線,都像是不怕疼、不怕死似的,很多人被送到衛生所時還喊著要回戰場。”
在這場戰役中,讓馬宗超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姓張的營長,他的腿被炸斷了,傷勢嚴重。“因為醫療條件有限,醫生們只能對他的傷進行簡單處理,疼痛程度可想而知,但就在那樣的情況下,那個營長還笑著說:‘打斷一條腿,換來盧氏城,值!’我當時聽了非常感動。”馬宗超說。(記者 王若馨 文/圖)
10條公交線路29日起返回原線運行
紅安交通運輸局加大項目建設甘當精準脫貧先鋒兵
市文廣新局多措并舉 打造文化服務“人才高地”
湖南省國有林和森林公園管理局局長歐陽敘回赴婁作專題輔導講座
基層財政促進旅游產業和扶貧工作更優結合
致敬,英雄!敬禮,老兵!
市城管局綠化處行走深南大道東段 督導臺風“山竹”善后清理工作
南昌率先實現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管理
冷水灘:中稻搶收 農機當主角
稅務行政處罰決定書20180502
銀川經開區百萬元資金獎勵“綠色企業”
東莞市委書記梁維東:跨越經濟轉型的攻堅期關口
市衛生計生委深入前進區進行督導檢查工作
蘇州一女子路邊撿回“狗” 飼養一年半發現竟是狐貍
我市鄉鎮(街道)商會覆蓋率100%
今日起,日照這些項目的醫院檢查檢驗降價了!(附價格表)
衡水市環境保護稅開征在即
拒不執行法院判決 蘆山這對“固執”夫妻被刑拘
資陽日報評論文章(一):統一思想 凝聚創建共識
長興內外兼修描繪美麗鄉村新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