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峰,男,沈陽日報編輯,現任新民市東蛇山子鎮民家屯村第一書記。
精準扶貧是當下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4月初,我被選派到新民市東蛇山子鎮民家屯村黨支部當第一書記。到現在,我已經走訪完村里建檔立卡的14個低保家庭。
民家屯村有1600多在籍村民,人均3畝8分田,是個缺水的地方,農作物基本上是種玉米。每年靠著種地或土地流轉的收入及政府的各種惠農補貼,還有養殖和打工等收入,絕大多數村民的日子過得還不錯。14個低保家庭日子相對過得難點,他們的共同點是每個家庭都有患病人員。雖然都享有新農合醫療保險,但治病還是花去了他們的大部分收入。
老黨員孫占文今年73歲,腸胃動過大手術,身上多年插著排便管,69歲的老伴患腦鈣化,身體很虛弱。我第一個走訪的就是孫占文家,老人見面第一句話就說:“你一定要團結大家好好干。”這位老黨員的話,深深激勵了我做好精準扶貧的決心。
在走訪村里最后一家低保戶時,我見到了品學兼優、每年考試在四個鄉鎮名列第一的16歲女中學生孫宛彤,然而她卻患上了再生障礙性貧血。她父親孫陽對我說:“現在孩子病情挺穩定,等孩子考上大學,就不再要低保了,把這份低保給年齡大的、更需要低保的人。”樸素的話語,道出了這位農民善良的情懷。
看到他們所處的境遇,再看他們對生活所持有的樂觀態度,我深深地為他們的精神所折服。作為這個村的第一書記,為需要幫助的人做力所能及的事,為打好黨中央提出的精準扶貧攻堅戰出力,這是一名農村基層干部的責任。于是,我牽頭籌劃創辦了一個營銷平臺,同鎮里選派的三位村第一書記聯合成立了“四村聯合合作社”。我們將利用當地和選派干部的資源優勢,通過“四村聯合合作社”平臺積極發展和壯大村集體經濟。在上級黨委和政府的扶貧政策引領下,村黨支部將團結協作共同努力,將脫貧攻堅進行到底。
沈陽日報、沈報融媒記者何強 整理
王成志 為百姓干實事的好書記
2017年對全市GDP的貢獻率首超工業服務業扛起我市經濟發展大旗
三門縣打造農家樂特色村“蓋門塘”速度
阜陽市開展“五小”行業專項整治
漢臺民生事業再添新亮點
扶貧“合作社”將脫貧攻堅進行到底
國家燕麥蕎麥營養加工產業發展
學術研討會和現場考察會將在我市召開
工行宿遷分行成功辦理首筆人民幣利率互換業務
重慶市一、三產業招商引資工作企穩向好
省委督察組肯定我市“七五”普法中期工作
一季度我國電影市場票房首超北美 移動端助推電影市場幾何級增長
廣譽遠中醫藥文化產業園正式開園投產
汽油、柴油“兩連漲” 汽油、柴油上調145元
東營職業學院在全省志愿者暑期“三下鄉”中評選為優秀服務隊
古藺縣:縣委副書記金雪到太平鎮督導安全生產工作
念好“綠”字訣 走上生態脫貧路 天全縣老場鄉大廟村積極發展綠色產業助力脫貧攻堅
樂業縣食藥監局“三舉措”開展“小散亂污”企業整治專項行動
我市督查“金華無欠薪”建設
相如鎮:召開學習海田鄉陳建清先進事跡宣講會
質監高新分局傳達市局13次黨組會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