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廟村黨支部書記楊榮查看蔬菜長勢
6月28日,從天全縣老場鄉大廟村眾力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收購的當季新鮮蔬菜,被運往都江堰青城山老易養康養基地。這批剛到的蔬菜有白菜、二季豆、胡豆、辣椒等七八個不同品種,全是當季暢銷的蔬菜。菜剛運到,基地負責人楊曉峰就趕緊進行清點。
“大廟村生態好,種植的蔬菜都是綠色天然的,不僅我們自己吃得安心,客人吃著也放心。”楊曉峰既是老易養康養基地的負責人,也是大廟村的村民,他的康養基地分別設在成都、米易、天全、閬中,而這些基地的蔬菜都是從大廟村眾力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收購。
楊曉峰說,這不僅解決了大廟村老百姓種植蔬菜的銷路問題,還能為“老易養”的顧客提供綠色天然的有機蔬菜,完全就是雙贏。
大廟村位于老場鄉北部,鄰近寶興縣大溪鄉曹家村,由于地理位置偏遠,大廟村被評定為省級貧困村,如今全村仍有5戶15人尚未脫貧。
然而,好在該村山清水秀,生態良好,村民們依靠種植有機蔬菜,黃柏、柳杉等樹木走出一條生態致富路。與此同時,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下,大廟村以老易養康養基地為依托,積極發展鄉村旅游,打造生態旅游康養項目,為老百姓探尋一條切實可行的脫貧致富路。
依托生態優勢
種植有機蔬菜
“這個季節主要種植的就是茄子、辣椒、白菜等。”大廟村一片蔬菜基地里,2組的脫貧戶洋崇禮正在給蔬菜施肥。曬得通紅的臉上掛著一顆顆豆大的汗水,洋崇禮卻依舊忙得歡,在他眼里,這些蔬菜就是“綠色銀行”。
洋崇禮家種了1畝多蔬菜,由村里的眾力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按市場價收購,從今年1月到5月,僅種植蔬菜這一項,他就收入了6754元。
“現在有產業了,我們也有了固定、持續的收入,相信離脫貧不遠了。”另一旁,同樣在地里忙碌的,還有大廟村2組的貧困戶周月榮。周月榮的孩子在外務工,丈夫身患疾病,而自己又有白內障,家里幾乎沒有勞動力。
去年下半年,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周月榮開始發展生態蔬菜種植,因為勞動力有限,周月榮只種植了1畝多蔬菜,然而,即便這一畝多蔬菜卻給周月榮帶來了不錯的收入。
“今年5月賣了一些蓮花白、胡豆、海椒,一共掙了982元,換作以前,僅種植玉米、水稻可掙不了這么多。”說到自己的收入,周月榮樂得合不攏嘴。
“作為一個傳統農業村,大廟村一直以來以種植水稻、玉米、小麥、油菜為主,收入十分有限。如今,依托原有的條件和基礎,蔬菜種植已作為全村的一大脫貧產業。”大廟村黨支部書記楊榮說,大廟村的條件很適合種植綠色有機蔬菜。全村初步規劃種植100畝蔬菜,目前已種植80畝,核心蔬菜基地30畝,全村60余戶村民參與種植。
大廟村第一書記何國慶坦然,作為一個貧困村,沒有其他更好的條件和優勢,但環境好,種植出來的蔬菜品質和口感都很好,正是該村的有利條件之一。
依托良好的生態優勢,發展生態蔬菜種植,大廟村走上生態脫貧的路子。2017年7月,天全縣眾力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并牽頭建設大廟村訂單蔬菜示范種植基地,示范基地專為老易養康養基地進行訂單式種植。
而眾力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與種植戶簽定協議,采取“農戶自種與流轉代種”相結合方式,引導貧困農戶參與,實現規模化、標準化種植。
何國慶說,壯大了村級集體經濟,促進農業產業結構更加優化,跟老易養康養基地簽訂協議,大廟村的蔬菜不愁銷售,甚至供不應求。
如今,村上有了蔬菜產業,村民們個個干勁十足,信心滿滿。
然而這遠遠不夠,何國慶表示,以合作社為依托,大廟村接下來還要帶動全村一起種植蔬菜。
一三產業融合
發展鄉村旅游
“這里的空氣真好,完全算得上是‘天然氧吧’,吃的東西也生態,都是農民自己種的,在這里避暑度假是個不錯的選擇。”在大廟村老易養康養基地游玩的成都游客張蓉對大廟村的生態環境嘖嘖稱贊。
“之所以選擇在大廟村建設康養基地,一是因為大廟村生態好,尤其是夏季,簡直就是避暑勝地,二是因為我也是大廟村人,帶動父老鄉親一起致富,是我應該做的。”楊曉峰是老易養公司的負責人,他建設的5個老易養康養基地中,其中一個基地就在大廟村,輻射周圍300多人就業,并有效解決了村里的蔬菜銷售問題。
“這里有老易養康養基地,來玩的人越來越多,很多游客還來跟我們買土雞蛋、老臘肉等生態農副產品。”脫貧戶楊宗華說,游客的到來,讓村里的“土產品”成了“俏姑娘”,不少游客爭相購買土雞蛋、蔬菜、臘肉、香腸等農副產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家的收入。
“利用現有的優勢資源,將一三產業融合,著力發展鄉村旅游業,是我們緊接著的發展規劃。”何國慶說。
記者從天全縣投資促進局獲悉,今年,將擬投資1000萬元,在大廟村新建1處康養客棧,引導農戶利用充裕房屋發展農家客棧,并對現有道路進行改擴建,增設休閑觀光旅游設施,最終打造成為具有天然康養功能的休閑養生度假區。
具體建設內容包括,規劃用地約5畝,新建1000平方米康養客棧,特色農家餐飲2處;新建4米寬硬化路4公里;河道整治3公里;道路兩側栽種景觀樹柳杉、紅豆杉等;同時,增設休閑觀光旅游設施。
項目建成后,預計年接待游客3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600萬元,年利潤可達100萬元。同時,大大促進當地就業,增加農戶收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新農村建設;還能發揮示范效應,帶動周邊農民從業多元化和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經濟整體提高。
“以后我們村要發展鄉村旅游,我計劃利用家里的房子開農家樂,這樣,孩子們就能回家來掙錢,我也能享受天倫之樂了。”聽說了村里要發展鄉村旅游的規劃后,貧困戶鄧全榮也為自己將來的發展計劃著,他相信,在黨和政府的幫助支持和自己的勤勞下,脫貧致富不成問題。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蔣陽陽
一季度我國電影市場票房首超北美 移動端助推電影市場幾何級增長
廣譽遠中醫藥文化產業園正式開園投產
汽油、柴油“兩連漲” 汽油、柴油上調145元
東營職業學院在全省志愿者暑期“三下鄉”中評選為優秀服務隊
古藺縣:縣委副書記金雪到太平鎮督導安全生產工作
念好“綠”字訣 走上生態脫貧路 天全縣老場鄉大廟村積極發展綠色產業助力脫貧攻堅
樂業縣食藥監局“三舉措”開展“小散亂污”企業整治專項行動
我市督查“金華無欠薪”建設
相如鎮:召開學習海田鄉陳建清先進事跡宣講會
質監高新分局傳達市局13次黨組會議精神
市糧食局召開慶祝建黨九十七周年“先、優”表彰大會
清遠展開新一輪創文征程,請您把不文明行為拍下來
團市委實施“青年大學習”行動
我們不一樣!梧桐鄉婦女節過出“新”風氣
景點關閉 旅行社未告知游客判賠
淮北市入選第三批中央財政支持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
永興:劉朝暉縣長帶隊考察對接特步集團
國開行河南省分行行長傅小東一行蒞周調研
央視《新聞聯播》聚焦我市推動作風建設
小小芽苗菜連通鄰里情 居民匯心得出版《芽苗菜成長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