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開手機里的外賣app,無數美食讓人眼花繚亂,動動手指,外賣就會送上門……隨著外賣市場井噴式增長,越來越多的“吃貨”開始享受指尖美食的福利。隨之而來的外賣問題也沒少遭到網友吐槽:送了餐怎么不配餐具?菜量少飯很多讓人吃“白飯”?為何到手的菜品和線上美食圖片差那么多?
隨著《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1月1日起施行,這些問題或將一一規范起來。同時,《辦法》還規定入網外賣商戶必須有線下實體門店,在配送環節須確保食物不受污染,這些新規都將有助于破解消費者“舌尖上的煩惱”。
線上線下“捆綁”
明令禁止“幽靈餐廳”
外賣商家公示的證照,竟然來自“p圖高手”的虛假照片?送到家門口的網絡美食,竟然出自“幽靈餐廳”……隨著外賣選擇不斷增多,線上美食的“幕后”安全越來越引起消費者關注。
中消協發布的一份《網絡外賣訂餐服務體驗式調查》顯示,目前網上訂餐存在平臺對入網商家審查把關不嚴格等問題。有的商家弄虛作假,虛構地址、上傳虛假照片;有的商家無證無照,違規開展外賣服務;有的商家冒用套用其他商家經營許可證照,一證多店。
針對這一問題,《辦法》明確了“線上線下一致”原則,規定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具有實體經營門店并依法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并按照食品經營許可證載明的主體業態、經營項目從事經營活動,不得超范圍經營,網上銷售的餐食質量和分量也要和實體店一致。違反規定者將被沒收違法所得,同時處以最高10萬元罰款。
市市場監管局網絡經營監管處執法人員說,新規要求平臺入駐商家“綁定實體店”,就是要求每個和尚都要有座廟,這相當于一個門檻,可以篩掉不少光靠平臺為生的“假和尚”。與前幾年相比,網絡訂餐的證照公示率已大幅上升,但相較實體店而言,網絡訂餐不可控的環節依然很多,監管力度仍需加強,配備線下實體店是規范外賣商家經營行為的有效手段。
至于如何落實這一條新規,我們采訪了美團點評駐金負責人。該負責人介紹,平臺在商家入網前的資質核查環節會派人實地走訪;商家入網接單經營后,則通過騎手到店取餐的“規定動作”掌握商家經營狀況,比如有無擅自變更經營地點;實行第三方專業機構“神秘客抽檢“制度,定期對商戶店鋪環境及證照進行抽檢,出現不達標情況督促整改,情況嚴重時對商戶做下線處理。
外賣小哥“擔責”
配送過程須確保食品不受污染
送餐環節是外賣安全的重要一環。但在網絡餐飲業快速擴張過程中,“外賣餐盒被污染”“餐盒疑被打開”等事件卻被屢屢爆出。
如何打通外賣安全的“最后一公里”?《辦法》規定,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使用無毒、清潔的食品容器、餐具和包裝材料,并對餐飲食品進行包裝密封,避免送餐人員直接接觸食品,確保送餐過程中食品不受污染。違反該規定的,監管部門將要求送餐人員單位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并處1萬~5萬元罰款,情節嚴重的可吊銷許可證。
談到一次不愉快的點外賣經歷,市民胡進一肚子苦水。“上周五晚上我在單位加班,點了一份烤肉拌飯的外賣,拿到后發現餐盒并未密封,飯菜都已涼了。”他說,更氣人的是,商家竟然忘了給他配餐具,辦公室又不像家里備著餐具,無奈變成了一頓“手抓飯”。
據了解,雖然新規規定供餐者應當對食品進行包裝密封,但目前仍未做到這一點的商家不在少數。一名外賣小哥說,他到店家去取餐時,用塑料餐盒包裝的在食品包裝方面比較到位,包裝盒有蓋子可以密封,但一些用紙盒裝飯菜的外賣店,一般就是用橡皮筋扎一圈。
至于外賣小哥配送環節的衛生問題,美團點評駐金負責人說,健康證是外賣小哥跑腿的先決條件,此外,工作人員在上門取餐時要確保工作衣、帽清潔,不能進入商戶后廚,不直接接觸餐品。配送過程中,要確保配送箱清潔無害、定期消毒,不能把餐品與有毒有害的物品一起存放和配送,同時保證餐品安全所需的溫度、濕度等要求。美團外賣后城里配送點的一名外賣小哥說,他每天都要清洗一遍配餐箱,并在取餐時將食物分隔開,避免相互接觸。
不過,也有部分消費者提出,新規雖然規定網絡訂餐平臺上的商家必須配備實體店,配餐環節也要講究安全衛生,但對于一些在微信朋友圈經營的“私廚”仍舊缺乏約束。“現在微信里賣糕點、西餐、飯食的很多,他們多數也沒有實體店,雇用的跑腿也并非大平臺的騎手,食品安全如何保障?”有業內人士建議,把家庭廚房也納入到現有的監管體系,對其進行檢查和抽查,把牢食品安全底線。
智慧監管引領
我市扎緊外賣行業安全籬笆
近年來,隨著外賣行業興起,我市在該領域的安全監管逐步加碼,從“看標訂餐”到“涉餐平臺智慧監管系統”,加上數年連續開展的“凈網行動”等,在創新外賣行業安全監管方面一直走在前列。
早在2015年,市市場監管局就已在全國率先探索對網絡訂餐平臺的監管工作,率先開展“看標訂餐”網絡訂餐整治行動,要求涉餐網絡平臺履行對入網餐飲主體的審核義務,公示其經營資質,并對通過審核入網餐飲主體以清晰的logo予以標注,下架無資質的入網餐飲主體。2016年,我市推出全國首個涉餐平臺智慧監管系統,實現證照信息自動審核、分級預警等功能,從源頭上杜絕無證無照“黑店”入網。
近3年來,通過連續開展“凈網行動”,市場監管部門實地摸排入網餐飲單位9112家,取締線下無證餐飲單位1192家,全市1萬多家餐飲單位已全部實現網上亮標和證照可視。去年7月,我市在全國首開外賣餐飲店后廚直播先河,讓消費者在訂餐app上可以看到外賣食品制作全過程。
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說,新規實施后,該局已約談“餓了么”“美團”等主要涉餐網絡平臺,要求他們對照新規自查自糾,給予一定的整改規范期。根據該局“春安行動”統一部署,將于今年3月開展一次對涉餐平臺的大排查,進一步強化涉餐平臺對入網餐飲主體的證照審核義務,加大對涉餐平臺違法違規行為的發現和查處力度。一旦發現無證無照情況,責令立即下線,依法對經營單位和訂餐平臺進行相應處罰。
中國女登山者羅靜準備沖頂希夏邦馬峰
黑巧克力含VD 有助強健骨骼
我市世行貸款新農村項目首期民宿管家培訓班成功舉辦
老人摔倒 民警扶起送回
耀州區天茂養殖專業合作社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典型事跡
《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元旦起施行
海灣三國向約旦提供25億美元援助
別讓教師素質成為幼教發展瓶頸
市營商局督辦雙塔區孟克城改企業回遷問題
山陽縣多舉措強化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我市進一步細化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建設升級發展方案
中交一公局第七工程有限公司落戶中牟
關于開展東營市“尋訪春天的故事”社會調查活動的通知
南明區興關社區多種形式廣泛開展節約用水宣傳活動
南寧市質監局召開新老駐村“第一書記”交接工作座談會
市交通運輸系統赴蚌埠市交通運輸局學習考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先進經驗
豐滿區切實做好2018年秋季候鳥等野生動物保護工作
文明創建 你我同行 致荊門廣大市民朋友的一封信
市中區:參加第三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樂山選拔賽獲佳績
中科院知識產權“普惠計劃”福建專場對接會在閩侯舉行 科技創新助力企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