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市政協九屆二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大會,13名市政協委員分別代表市有關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市政協界別、縣市區政協及委員個人,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建言獻策。出席會議的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孫兵現場點贊并一一回應。
對接湖北自貿區 打造開放新高地
發言人:余大慶(市綜合考評辦主任)
奮力建設湖北區域性增長極,我們必須緊扣這一目標,主動對接湖北自貿區,借勢借力,借船出海。建議:以加強互動合作為抓手,全力推進機制對接。我市應盡快全面與省直相關部門建立相應的聯系機制,加快出臺荊門對接湖北自貿區具體工作方案。以推動轉型升級為重點,精準開展產業對接。以打造保稅物流中心(b型)為依托,著力推進政策對接。以加強交通設施建設為基礎,快速實施物流對接。
讓二孩政策“紅包”有人搶
發言單位:政協東寶區委員會
發言人:黃勝(東寶區政協副主席)
為推動“全面二孩”政策更好地貫徹落實,建議多措并舉,盡可能地為生育二孩提供一個寬松、有利的環境,讓更多群眾愿意搶二孩政策“紅包”。如做好二孩政策宣傳,解決“想生育”問題。做實生育免費服務,解決“生得起”問題。做細成長配套政策,解決“養得好”問題。做優女性產后保障,解決“再就業”問題。
以市民下鄉帶動“三鄉工程” 以“三鄉工程”撬動鄉村振興
發言人:曾金花(漳河新區衛生計生局局長)
以市民下鄉、能人回鄉、企業興鄉為主要內涵的“三鄉工程”正在架起一座城鄉要素資源互聯互通的橋梁,以市民下鄉帶動“三鄉工程”,以“三鄉工程”撬動鄉村振興,既是宏大的戰略選擇,又是具體的策略推進。為此,我們建議開啟綠色通道,讓市民下鄉有奔頭;放大政策紅包,讓市民下鄉有甜頭;打好特色牌,讓市民下鄉有勁頭。盤活農民和村集體的資產,帶動村民共同富裕。
全面小康 文化要跟上 多方發力 演好“大合唱”
發言單位:市政協文化藝術界別
發言人:蔡萬倫(市文體新廣局副局長)
決勝全面小康,離不開文化小康,荊門文化小康短板亟待補齊。建議:建設文化小康要“高位定調”,將文化小康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建設文化小康要補齊產業短板,要堅持普惠共享,要有財政保障。
厚植新民營經濟發展沃土 打造全省區域性增長極
發言單位:荊門市工商業聯合會
發言人:梁正友(市工商業聯合會副會長)
新民營經濟是荊門加快建成湖北區域性增長極的硬支撐,也是創富惠民的主渠道。我們必須厚植新民營經濟發展沃土,促進新民營經濟跨越發展。這需要荊門著力營造良好氛圍,推進民營經濟轉型升級,著力加強指導服務,提升管理水平,積極引導民營企業學習運用現代企業制度、現代企業管理理念和模式,學習現代科學技術、企業戰略規劃、行業發展趨勢等知識。
讓青春在創新創業中綻放光彩
發言單位:共青團荊門市委員會
發言人:張龍(共青團荊門市委會書記)
創新創業,青年先行。當前創業青年中普遍存在的“三盼”值得關注和重視。一盼“雙創”培訓精而準,二盼政策落地快而實,三盼項目融資簡而活。建議針對“三盼”出“三招”:打造緊扣創客需求的培訓鏈條,突破創新創業經驗不足瓶頸;構建簡便高效政策支持體系,突破政策落地到位難瓶頸;開辟青年創業融資綠色通道,突破融資手續繁、成本高瓶頸。
大力發展現代職教 構筑優質人力之“巢”
發言單位:民盟荊門市委員會
發言人:李培金(東寶區農村經營管理局局長)
實現荊門轉型發展,縱深推進招商引資,亟需大力發展現代職教,構筑人力資源之“巢”,增強招商引資吸引力、競爭力。為此,荊門可從以下幾方面作為:建設職業教育園區,促進資源共享。搭建校企聯合平臺,推動產教融合。建立職業培訓超市,強化技能培訓。打造“荊門職教”品牌,吸引人才匯聚。
“四水”共進 “四龍”盤城 為荊門城市增添靈韻
發言人:鐘濤(荊門晚報傳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荊門中心城區水系不足、水資源稀缺、水景觀匱乏,是當前荊門城市發展不容繞開的話題。荊門擁有漢江水系、漳河水系、竹皮河水系、長湖水系四條“水龍”,將其引入中心城區,形成“四龍”盤城格局,將極大地改善中心城區水環境,增添城市靈韻。為此建議:引水進城聚滿水,以水立城秀起來。連通水系通活水,以水興城活起來。多水共管治污水,以水清城靚起來。全民愛水親近水,以水潤城樂起來,讓荊門城市充滿靈動活力。
加強固廢管理 建設美麗荊門
發言單位:農工黨荊門市委員會
發言人:彭艷(沙洋縣政府副縣長)
2016年,我市以占全省4.7%的gdp生產了占全省19%的危險廢物,到2020年,我市還將面臨生活垃圾無處可埋、垃圾圍城的困境。建議:以產業思維謀劃產廢和處廢產業發展,是變廢為寶、化被動為主動的有效途徑。規范前端固體廢棄物分類實施,提升末端處置技術水準。主動加強輿論引導,樹立科學導向。
搶占先機 打造新能源汽車特色小鎮
發言單位:民進荊門市委員會
發言人:馬斌(荊門市第一中學副校長)
建議將團林鎮提檔升級,打造為新能源汽車特色小鎮。為此,應加強政策引導,高位推進,將團林新能源汽車特色小鎮作為“荊門新能源汽車之都”的重要支撐,納入全市重點工程。探索新能源汽車“制造+體驗+旅游”融合發展模式,支持新能源汽車企業體驗式宣傳,以銷促產。加快建立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售后服務、動力電池梯級利用與回收服務體系,創新車輛生產、銷售、租賃、共享形式,把荊門打造成全國新能源汽車應用示范區。
鄉村振興 呼喚青年農民回歸
發言人:張方文(市糧食局副局長)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呼喚一大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青年回歸。農村空心化、農民老齡化、農業副業化等“三農”困境和親情鄉情呼喚他們回歸。為此,建議通過改善政策環境引導回歸:深化政策集成,讓青年農民愿意回。優化政府服務,讓青年農民立得住。強化基礎支撐,讓青年農民能致富。吸引并培育青年人才,讓他們愿意扎根在農業農村這塊熱土上。
城市管理 面臨新挑戰呼喚新作為
發言單位:民建荊門市委員會
發言人:龔良群(荊門市房產管理局住房保障中心主任)
通過創新城市管理機制,荊門越來越美,但還有一些薄弱環節需要加強。站在新起點上,這需要城市管理有新作為。我們認為要抓好以下四點:凝聚“政府、社會、市民”三方力量,著力建設活力新城。統籌空間、產業、規模三大結構,著力建設美麗新城。推進“秩序、環境、形象”三大提升,建設文明新城。堅持“改革、發展、穩定”三個促進,建設和諧新城,使我們這座城市有風度更有溫度。
建設特色小鎮 培育發展新動能
發言單位:九三學社荊門市委員會
發言人:張貴平(市農機管理局副局長)
深入貫徹實施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荊門市委、市政府部署培育一批特色小鎮,是一項重大決策。為此,我們建議組建專班運作,將特色小鎮建設納入全市重點督辦事項,聘請國內頂級的行業領軍人才幫助策劃包裝,加強頂層設計。擦亮親水小鎮、“御膳小鎮”、農耕小鎮、楚文化古驛道風情小鎮、花海小鎮五張名片,串成特色旅游觀光走廊。通過政策引導和項目主導,全方位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前瞻性打造“互聯網+”信息平臺,融合式發展。
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孫兵回應:
充分消化吸收 轉化智力成果
13位委員圍繞事關荊門改革發展的重大課題和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暢抒己見、咨政建言,提出了很多務實中肯的意見和建議。此外,還有11篇書面發言,也很有見地、很有深度。
一是站位高,把握了新時代發展的脈搏。余大慶委員關于“對接湖北自貿區,打造開放新高地”的發言,提出了“四個對接”的建議,很有前瞻性。我們將認真研究,進一步加大“引進來”與“走出去”力度,進一步加快荊門國際內陸港等大平臺、大通道、大通關建設,著力構建開放型經濟新格局。曾金花委員關于“以市民下鄉帶動‘三鄉工程’,以‘三鄉工程’撬動鄉村振興”的發言、張方文委員關于“鄉村振興呼喚青年農民回歸”的發言,都高度契合黨的十九大關于“三農”工作的新要求,我們將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努力使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使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張龍委員關于“讓青春在創新創業中綻放光彩”的發言,切中了青年創業中的難點、痛點、堵點,開出了具有建設性的“三招”。我們將按照“創業之初做保姆、發展之中配導師、成功之后當保安”的要求,努力營造創新創業的“溫暖氣候”,厚植創新創業的“肥沃土壤”。
二是選題準,切中了荊門發展的短板。梁正友委員提出“厚植新民營經濟發展沃土,打造全省區域性增長極”,我們將大力實施“名家、名企、名品”培育工程,不斷壯大新民營經濟規模,努力讓荊門成為新民營經濟發展的先行區、集聚區和示范區。針對產業競爭力不強的短板,馬斌委員提出“搶占先機著力打造新能源汽車特色小鎮”的建議等,對加快我市產業轉型升級,打造“新能源汽車之都”和“通用航空新城”兩張產業名片,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我們將加快構建新能源汽車和通用航空全產業鏈,突破性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針對新型城鎮化建設相對滯后的短板,張貴平委員提出了“建設特色小鎮,培育發展新動能”的建議,我們將按照“三生”融合、產城融合的要求,加快推進漳河愛飛客小鎮、石牌豆腐小鎮、大柴湖花卉小鎮、孫橋對節白蠟藝術小鎮、太子森林小鎮等特色小鎮建設。針對城市能級不高、規劃建設管理水平亟待提升的短板,龔良群委員提出“荊門城市管理面臨新挑戰呼喚新作為”,鐘濤委員提出“‘四水’共進,‘四龍’盤城,為荊門城市增添靈韻”……這些真知灼見,我們將認真吸納。
三是建言實,傳遞了社情民意和群眾期盼。李培金委員關于“大力發展現代職教,構筑優質人力之‘巢’”的發言等建議,反映了當前人力資源供給與企業用工需求不相匹配的矛盾。我們將進一步加快職業教育發展,加強產業工人和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打造區域性人才高地。彭艷委員關于加強固廢管理等建議,都反映了備受群眾關注的生態環境治理問題。我們將把這些建議吸納到美麗荊門建設的實踐中去,深入實施生態環境治理“十大工程”,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黃勝委員反映的群眾對“二孩”撫養成本、生育風險、公共服務保障、權益維護上的四點顧慮,是我們下一步工作努力的方向。我們將健全與生育政策銜接的制度安排和配套服務,推動計劃生育轉型發展。蔡萬倫委員提出的“全面小康,文化要跟上”的建議等,反映了群眾對文化小康的期盼。我們將加快發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荊門文化軟實力。(記者 汪兵洋 通訊員 呂婧)
黃山市大力推進“互聯網+旅游”融合發展
沙市區荊襄南路還建小區現場分房啟動8月份或交房
7月9日來寶雞以“拳”會友 觀太極風采
秦皇島市“多規合一”信息平臺 項目順利通過專家驗收
【津云微視】立志報國!天津科技大學72名大學生即將入伍
市政協九屆二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大會 委員建言獻策 代市長點贊回應
強化執法監管 助推我市空氣質量持續好轉
倆大學生被遺忘在高速路上
我市成立房地產 中介行業協會
106家游泳場所,15家亮“紅牌”
昆明舉辦第九屆“中國統計開放日”系列活動 第四次經濟普查吉祥物“明明”亮相
端牢國人飯碗 保障糧食安全
本周五“世界濕地日”西溪濕地門票半價
天心區新開鋪街道新開鋪社區進行“滿意在司法”的宣傳
【南關區】長春遠大購物廣場在南部新城開工奠基 預計2022年營業
山海關區舉辦2018絲綢之路世界模特大賽河北賽區晉級賽
中考首日“撞車”周一交通高峰 考生家長多打提前量出門
湘潭高新區:最后一家工業企業退出“綠心”
宿遷市食藥監局開展“黨員活動日”活動
蒿慧杰調研脫貧攻堅工作時強調 強化使命擔當 增強攻堅本領 鍛造良好作風 扎實做好工作 確保打贏脫貧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