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ㄓ浾吖鶜g)吉安,一塊寫滿榮耀的紅色土地,這里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吉安,一片載滿奮斗的青山綠水,這里實現了精準脫貧攻堅戰上的全國首個脫貧“摘帽”。
吉安,一群充滿激情的井岡兒女,這里奔涌著在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上走在前列的豪情壯志。
吉安有5個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4個羅霄山連片特困區縣?!靶】德飞弦粋€都不能少”,為實現這句莊嚴承諾,全市上下都參與到脫貧攻堅戰中來,萬眾一心,三軍用力;深挖貧困根源,以改革創新的探索實踐給貧困群眾培育可持續發展的產業,建立可持續脫貧的機制,增強可持續致富的動力;挖掉了“窮根”,搬離了“窮窩”,貧困戶嵌入產業鏈,變成了“股民”,享受到分紅;集體經濟壯大,村級組織成為不走的扶貧工作隊,產業之花遍開吉安大地……
以國家之任為任,以百姓之心為心。各級黨委政府的工作重心轉變了,干部作風實打實了。
吉安是革命老區,基礎薄弱,發展壓力較大,如何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吉安、井岡山要在脫貧攻堅中作示范、帶好頭”的殷切囑托,全面落實省委“精準、落實、可持續”要求,創新務實打好脫貧攻堅戰?
行動,是最好的回答。
我市把脫貧攻堅工作抓在手上,責任扛在肩上,全面推進“三個到位、志智雙扶、兩表公開、兩表認定”,脫貧攻堅工作大格局全面建立并深化,市、縣、鄉、村四級書記形成一起抓的格局。市委、市政府召開12次會議進行專題研究,出臺脫貧攻堅政策文件25個;市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制定工作方案、實施辦法54個;十大脫貧工程所涉及行業責任部門都制定了具體的實施辦法和工作方案,政策體系趨于完善,工作責任落實到人。市委書記胡世忠多次深入貧困縣、貧困村開展脫貧攻堅專題調研,市長王少玄帶頭對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進行暗訪督查。
我市加大涉農扶貧資金整合力度,整合資金41.57億元;攻堅合力不斷強化,形成了黨委政府、單位部門、干部群眾、社會力量縱橫交錯,內外呼應的扶貧合力。全市安排982個單位、2764名干部,組成773個工作組掛點幫扶566個貧困村;向所有行政村派駐第一書記2588名;組織3.8萬名干部結對幫扶貧困戶10.3萬戶,形成了黨委政府、單位部門、干部群眾、社會力量的扶貧合力。
合力攻堅,聚力發展。以“志智雙扶”為抓手,講好身邊的“脫貧故事”,貧困群眾內生動力起來了。
年近七旬的鄒有福是井岡山市茅坪鄉神山村的一個貧困農民,他現在有了一個新身份———村里黃桃合作社、茶葉合作社的股民。
如今,政府免費送他的產業股讓他重拾了生活的信心?!扒?年每年分紅15%,第4年20%,以后每年30%,感謝黨和政府給我送來了長久受益的‘致富寶’?!编u有福捧著嶄新的股權證感動不已。
“農業產業化和現代化,是農民群眾能脫貧、可致富、不返貧的關鍵?!被谶@種認識,近年來,我市一直致力農業結構調整,探索出以井岡蜜柚、茶葉煙葉、綠色蔬菜、竹木花卉、高產油茶、珍貴楠木六大特色富民產業,通過“龍頭企業+基地+貧困戶”“基地+合作社+貧困戶”等模式,確保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每戶都有一項增收致富的主業和有1人進園區務工。
同時,我市注重產業發展多渠道、多模式,積極探索旅游扶貧、光伏扶貧、電商扶貧等新業態扶貧。目前,光伏扶貧完工及在建項目規模達到138.7mw,覆蓋814個貧困村、3.5萬貧困戶;注重貧困戶利益聯結多模式。從提升農民的組織程度入手,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能人+”“黨員干部+”等模式,扶持建立和完善農民專業合作社。讓貧困戶以土地、勞動力、現金等多種形式入股合作社,實現了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實施政策服務全方位保障到位。加快產業技術保障、病蟲害防治、市場營銷“三大體系”建設,并健全完善擔保貸款、貸款貼息、產業獎補、產業保險“四輪驅動”金融扶貧機制,助力產業扶貧全覆蓋。
同心戮力,共享成果。在希望的田野上,脫貧奔小康的夢想次第綻放,鄉村面貌煥然一新了。
在萬安,該縣充分挖掘和展示農民畫的魅力,在田北村成功打造了全省首個集農民畫創作、展示、培訓、寫生、交易、休閑旅游“六位一體”的農民畫村。而農民畫也成為撬動萬安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蓬勃發展的新引擎,鋪就了當地農民脫貧致富之路。
在永新,該縣穩步實施“全域旅游、全景永新”戰略,結合脫貧攻堅和新農村建設,精心打造了安茅線、永寧線美麗鄉村示范帶,高橋樓白堡古渡、蓮洲溶溪等一批鄉村旅游景點,并成功對接央企實施了旅游ppp項目開發,為旅游經濟發展再添活力。2017年,該縣全年接待游客數、旅游收入分別增長22.7%和21.1%。
把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相結合,我市深入推進村莊整治扶貧,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既抓當年計劃退出貧困村整村推進,又抓歷年退出貧困村的環境鞏固提升,維護管理,保持長效。一方面,抓整體提升。開展環境整治、污染治理,建設美麗村莊和美麗家庭,整體提升貧困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2017年,圍繞貧困村退出的9大類15項指標,籌集了6.6億元資金,在494個貧困村安排2176個美麗鄉村建設點,貧困村覆蓋率達到87%,平均每個貧困村4.4個村點。2017年退出的195個貧困村實現農戶住房安全、通生活用電、通廣播電視三個100%和行政村所在地動力電、通信網絡全覆蓋。今年以來新增532個貧困村自然村為美麗鄉村建設點,至此,全市實現了“十三五”貧困村25戶以上自然村美麗鄉村建設全覆蓋。另一方面,抓后續管理,進一步建立健全以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建立健全貧困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村莊環境衛生、扶貧產業等方面維護和后續管理制度,落實后續維護經費來源,明確后續管理責任人員,確保脫貧攻堅成果長期發揮效益,讓整潔美麗、和諧宜居、文明鄉風永續傳承。
一串串數據催人奮進,一聲聲號角激情嘹亮……攻堅,正鏗鏘而行!
安陸三級河長全覆蓋保水清景美
安全用電“小衛士”
踐行親清新型政商關系 政協法律助企進商會
劉國棟到浉河區調研指導第一團支部書記助力脫貧攻堅工作時要求 發揮優勢 找準路徑 助力脫貧
一礦通風三隊學習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奔向美好新生活———看吉安如何在精準脫貧攻堅戰上走在前列
黃岡早產寶寶呼吸困難命懸一線 武漢專家往返180多公里轉運救援
馬城鎮村計生協會積極參加秋季禁燒活動
一個上午,60多人竟然在蕪湖同一個地方吃了罰單
獄友出獄后“狼狽為奸” 入室盜竊被一網打盡
腦癱患兒被“愛心基金”忽悠赴京:先免費后要錢
相向而行 同心共贏 ——德惠市以肉雞“龍頭”為引領筑牢“中國食品名城”產業之基
8000人涌進夏季高校畢業生供需會
上海市市容環境衛生水上管理處開展重大工程項目碼頭夜間突擊執法檢查
望城探索中小學教師培訓新模式 全年擬送4000人完成“深造”
馮飛在我市調研
全國政協“發揮香港各界人士在國家脫貧攻堅中作用”重點提案調研走進小河職中
元旦期間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開展明察暗訪 發現“四風”問題31個
我市5家企業獲得安徽省消費品工業“三品”示范企業稱號
要出行的請三思!東莞鐵路客運口岸出入境列車大面積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