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濱州市各級各類文物保護單位共246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9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41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41處。
截至2018年9月,全市共有博物館或紀念館19家。經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共登記國有可移動文物20309件(套),實際數量49459件。
>>>古民居:民俗文化的活化石
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里則辦事處陶家堤口村的古民居建于清朝末年,至今仍有人居住。
相關資料顯示,該民居整個院落南北長21米,寬31米,南屋和東廂房已被拆除,西廂房保存較為完整,正房面闊五間,呈倒置凹字形。整個民居規劃整齊,做工講究,歷經百年依然挺拔有力。建筑雖經過維修,但整體格局保持基本完整,檐下磚雕精美,磚雕上裝飾的一些文字似曾相識,字里行間表達的是人們的美好愿望和希冀。
還有里則辦事處的“南廣升”古建群,“廣升”是里則街道辦老街原吳氏家族所開當鋪堂號,興盛期約在清末至1938年。因家族分支居大街南北兩處,故當地人習稱“南廣升”、“北廣升”。這些建筑群總體規模宏大,裝飾精美,石雕、磚雕、木飾非??季?。
在我市南部的鄒平縣境內,還有鄒平縣高新街道辦事處樂禮村的六元亨莊園和溫孟村的溫家莊園以及臨池鎮郭莊的趙家樓、長山鎮前洼村的槐德堂。
據史料記載,溫家莊園由溫氏家族始建于清末民初,溫氏是長山縣有名的地主兼工商業者,號稱長山“五大家族”之一。溫氏發跡在清末民初,原以農業種植為主,膠濟鐵路開通后,借助便利的交通條件開始了經商,商號“復成”。積累一定財產后,溫氏開始在家鄉大建莊園,號稱“復成莊園”,莊園四周高墻聳立,內部東西大街兩端各建有高大的寨門,日夜有家丁輪番守衛??谷諔馉幈l后,溫氏家族的企業經營日漸困難,漸漸沒落。
清朝中后期的樂禮村六元亨莊園,是當時工商業文明昌盛的代表,曾在濟南元亨胡同、周村絲綢街等商賈聚集的地方扮演重要角色。
>>>廟祠:民間信仰的表現形式
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中,民間信仰,一直是個很特殊的存在。如對玉皇大帝、泰山奶奶以及關羽等一些歷史人物的崇拜。
民間信仰一般是指鄉土社會中植根于傳統文化,經過歷史篩選并延續至今的有關“神明、鬼魂、祖先、圣賢及天象”的信仰和崇拜,具有地域性、分散性、自發性、民間性的非制度化信仰習俗,血緣性的家族和地域性廟宇是其表現形式。
在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里則辦事處蔡家村有一座關帝廟,該廟建于清代,另外,杜店辦事處盤頭店村的關帝廟是不在了,但一棵植于廟前的古槐還在。
在鄒平縣黃山街道辦事處碑樓村,同樣有一座關帝廟。
關公本名關羽,字云長,山西人。他輔佐劉備完成鼎立三分大業,被后人推舉為“忠、義、仁、勇”集于一身的道德楷模,并形成了中國封建社會后期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士農工商廣泛頂禮膜拜的神圣偶像。官方的歷代加封更令其幾乎在當時達到了村村皆有關帝廟的狀況,民間也普遍將關公視為武圣、財神、守護神等,還被奉為許多行業如皮革業、醬園業、豆腐業、屠宰業、糕點業等行業的行業神,影響廣泛。
鄒平臨池鎮東永和七圣堂,據說正殿里供奉著7尊神像,是三國時蜀漢皇帝劉備及他的結義弟兄關羽、張飛、趙云,還有關羽的兒子關平、馬夫周倉,張飛的兒子張苞,同樣屬于歷史人物崇拜。
鄒平長山鎮董城村石大夫廟供奉的則是石大夫,石大夫傳說源于漢末,石大夫本來是朝廷軍醫,因不滿軍隊腐敗,加上當時瘟疫流行,辭官后在董城村一帶救治民疾,聲名遠播黃河中下游區域,后世戰亂時其弟子仍在民間施醫,后人便為石大夫建廟供奉千余年。
以上為給歷史人物建廟供奉的典型。
道教是本土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尊奉的神仙是將道教對“道”之信仰的人格化體現。
泰山奶奶,尊稱為“東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簡稱碧霞元君,對北方地區文化產生重大的影響,民間有“北元君,南媽祖”的說法。道教認為,碧霞元君“庇佑眾生,靈應九州”,是中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女神之一。
玉皇大帝,即“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是道教神話傳說中的天地的主宰,是道教的基本信仰和最高信仰“道”的神化,被認為是道的本體。玉皇大帝在民間的影響極大。
鄒平縣臨池鎮佛生村的泰安祠、橋子村的天慈廟,西董街道辦事處象伏村的玉皇廟遺址,則是神靈信仰在民間的表現形式。
其他與信仰有關的建筑還有鄒平縣孫鎮坡莊的坡莊天主堂,鄒平縣韓店鎮東言禮的東言禮天主堂,博興縣純化鎮三教堂村的三教堂遺址。
>>>遺址:人類活動的載體
根據統計,全市尚未列入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一般不可移動文物有212處,文物類型有古建筑、古墓葬、古遺址、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建筑、石窟寺及石刻和其他,共為六種類型。按縣區來看,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有6處,鄒平縣有97處,博興縣有85處,濱城區有13處,惠民縣有2處,濱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7處。
在四環以內城市建成區的一般不可移動文物有17處,年代從漢朝到1966年不等,時間跨度很大,內容也很豐富。四環以內城市建成區文物點,除了以前欄目中提到的之外,有漢朝時的陳臺村三姑臺遺址,明清時的任鐵匠煤渣山、小街李玉瑩碑、小街李世榮碑,清末至民國鰲頭周村舊民居、鴻文教堂舊址,以及北鎮皂莢樹和蒲湖底的蒲臺故城,建國以來的北鎮人民劇場、北鎮紡織品站、濱南油田“濱1井”等。
遺址是其中類型最多的一種。遺址是指人類活動的遺跡,遺址的特點表現為不完整的殘存物,具有一定的區域范圍。遺址為文物,屬于文化古跡。
在古代遺址中,由古代人類活動而留下來的痕跡、遺物和有機物所形成的堆積層,稱之為文化層,每一層代表一定的時期。通過不同歷史階段文化層的比較研究,就可以看出一個群體文化模式發展和演變的序列,從而為人類群體文化發展的方向提供科學的根據。
除了以前介紹的很多遺址外,還有諸如新石器時代的博興縣店子鎮辛耿村的辛耿遺址,鄒平縣九戶鎮古王臺村的古王臺遺址,以及夏周時期的,位于博興縣城東街道辦事處西辛安村的西辛安遺址,錦秋街道辦事處東關村的東關遺址、新賈村的新賈遺址、安柴村的延鄉城故址等124處遺址,時間涵蓋新石器時代到明清的各個歷史時期。
這些遺址正在默默地訴說著這片土地上曾發生過的往事和故事,也在昭示著未來。
廣旺能源公司一科研項目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關心才是走失老人回家的路
省運會青少年體操比賽開賽 黃石隊旗開得勝
爭“咬春”市民擠爆春餅店 豆芽韭菜賣得火
我市部署“大棚房”清理整治工作
[濱州文物行] 說說身邊文物的別樣春秋
全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會議召開,奮力開創新時代佛山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
共享電單車源源不斷“擠”進甬城 基本沒有經過批準
鄭光照主持召開市政府第二十一次常務會議
臨渭區夏糧穩產豐收有保障
廊坊市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征求《廊坊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五年行動計劃(2018-2022年)(征求意見稿)》等文件的公告
我市多元招商方式加快工業轉型升級
開平市召開第一季度財稅工作分析會議 培植優勢稅源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
兩條村成為全省示范點
多地出現“賣茶葉”網絡騙局 警方揭詐騙“套路”
建立三級學習教育平臺 培育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小青檸”結出“大果實”
今年連云港市將試點建設10家公益性菜市場
“深哈兩地資源互補,合作前景廣闊”《深圳特區報》記者感受冰城改革發展活力,將全面報道深哈合作發展機遇
雅安市名山區第二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十二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