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昌區安富街道通安村黨總支書記張雪。記者 石濤 攝
3月7日16時29分訊(記者 林楠 董進 周曉雪)“即使我的青春已遠,至少不負韶華。”在今天下午舉行的“在希望的田野上”鄉村振興事跡報告會上,報告團成員張雪擲地有聲講出這句話的時候,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背后的屏幕上是一片黃綠相間的農田背景,張雪的身影雖然被襯得很小,但充滿力量。
張雪是榮昌區安富街道通安村黨總支書記,城市里長大的她為了一份心中的向往,放棄銀行工作來到農村。“臨近畢業時,一篇蔡禮建帶領村民養兔致富的報道,瞬間吸引了我,我覺得這人太牛了,用自己的力量改變了一個村!”于是大學畢業后,張雪不顧家人的反對,放棄了去銀行工作的機會,來到了仁義鎮鹿子村。
從小在城市長大的她,剛到農村時十萬個不適應。吃不慣農家菜、走田坎常摔跤、認不出韭菜和麥苗……“我必須得做點什么改變大家對我的看法,要不然就真待不下去了。”張雪通過走訪調研,發現鹿子村有大面積的閑置山林,很適合發展林下循環經濟。于是,她拿出10萬元父母為她攢的嫁妝錢,開始養雞養鴨。
憑著一股韌勁兒,張雪不僅建成了村里第一個規模養殖場,還帶動十幾戶村民建起了養殖大棚。林下養殖的成功讓張雪信心大增,她聯合全區多名志同道合的大學畢業生,成立了專業合作社,注冊了商標,統一包裝和銷售。合作社先后打造了吳家鎮大棚蔬菜、雙河葡萄等一批特色農產品基地,吸引700多戶農戶參與,年銷售額突破了700萬元。
張雪用創新的視野改變鄉村面貌,創建“在村頭”農業電商孵化平臺,搭建起“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的快車道,幫助1300多戶農戶賣出1800多萬元的農產品,搭建起了村民在家的創業致富平臺。
2011年,兩年任期結束,但鄉親們的信任讓她不愿離開。于是,她選擇了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繼續風雨兼程,直到現在,走過了第九個年頭。
“如果說,當初我選擇來到農村只是憑著一腔熱血和沖動,想為自己的人生增添些色彩和意義的話,而如今,這份熱血和沖動早已變為了動力和對事業的堅守。”張雪說,如今的鄉村,已經迎來了振興的最好時機,她想和鄉親們迎著這股發展的東風,把山村建設成為宜居、宜業、宜游的大美鄉村。
雪花紛飛出門難 送餐小哥沒停歇外賣無阻暖人心
“丹青揚州”周四開幕 300本精美畫冊免費領
金菊致富
稀土高新區:氣象科普顯成效 學校獲益送錦旗
雨湖區:“導師制”助年輕紀檢干部成長
“80后村干部”張雪:帶領村民共圓電商夢 奮斗的青春最美麗
首批廣西農業品牌目錄公示
童書界“諾貝爾獎”插畫大展
曹遠勃到洛川富縣調研督導脫貧攻堅和河長制工作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團市委深化“12355”心理健康輔導工作
【點播】定海:保障清明森林防火安全
臺州市人防辦組織全市人防指揮信息保障技能培訓
全市首家“青年之家·學習社”成立
昨晚,谷文昌的兒女們來到了現場 與“父親”對話
貴陽市交警推出16項“放管服”升級服務措施
淮北市開展環衛保潔作業集中整治活動
濟青南線萊蕪段集中整治道路限速問題
國家級大數據智能技術實驗室在邯成立
海綿城市 立體綠化 數字技術…… 綠色科技“加持”本屆園博會
在摩托車上安裝遮陽傘等于安裝了一把“利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