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合作社里菌種成活情況如何?”“膠囊菌種使用情況怎么樣?”“菌棒集約化生產達到什么程度……”6月6日-7日,省遠教農業專家組到我縣軍菌家庭農場、宏鵬家庭農場香菇標準化生產基地等地,就食用菌產業進行調研及技術指導。
“目前市場上還采購不到活動式接種棒接種的機器。”“原料傳輸帶只能買到4、5米長度,從日本學到技術后經過改裝能夠有10米長……”在各食用菌生產車間,專家組詳細了解各農戶對機械化水平的看法及目前基地的機械化水平。
“目前,多數基地還采用人工接種的方式,機械化水平較低。”農科院園藝研究所副所長蔡為明認為,雖然機械化機器設備成本高,但省工省時,還更有效率。基地還是需要通過實現機械化,促成良性循環,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助力集約化生產,真正促進持續增收。
近年來,我縣高度重視食用菌產業發展,引導食用菌產業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2017年,全縣食用菌生產規模1.11億袋,食用菌產量8萬噸(鮮),一產產值5.1億元,初級市場基本穩定。
“以前是一個領域的專家到生產基地查看,只能針對專家自己的專業考慮。這次食品、園藝、林業多方面專家同行,發現問題就可以現場‘會診’,避免農戶‘掛號難’問題。”林科院科研處副處長、省科技特派員魏海龍說,這種團隊作戰的優勢,正點中了食用菌產業轉型升級的“命脈”,變“散兵游勇”為“正規軍”,把“單一服務”拓展到“全產業鏈”。
此次整合農業領域省級專家資源,“大教授”化身為一個個“土專家”,通過知識的“金點子”、科技的“金剛鉆”,為菇農與專家的聯絡、互動、合作搭建起了長期溝通交流的平臺。
同時,專家還與農戶加了微信,形成“菇農點單,專家送餐”,助力推動加快食用菌產業高質量發展。專家組一行還到浙江百興食品有限公司、浙江元康食品有限公司等企業進行走訪調研。8日上午,省林科院科研處副處長、省科技特派員魏海龍,省農業廳種植業管理局研究院陸中華還開展了“食用菌種植技術”專題講座。
沉下去“問需” 請進來“授課” 走出去“取經”
派獎解讀:參與瓜分“6億元大派獎”追加投注少不了
助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大祥區“門前三包”促市容提質
漏點找到連夜搶修
小河社區:觀看“家風”情景劇《自作聰明》
省級專家“把脈問診” 助力食用菌產業“提檔升級”
永定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走進區紀委機關 “零距離”感受開門反腐
泰州銀行業金融機構信息披露季報20171231
業主不交停車費車輛不能進出小區?
陳定堂深入晉中開發區督導調研
石樓縣紀委監委把握“三個度” 做好談話函詢“后半篇”文章
南宮:推行市場機制規模化造林
向北安市交警大隊“四零”服務“擦亮”窗口
省越調劇團舉行革命歷史劇目《吉鴻昌》首次排演
市外專局2018年度首期外國人文化講座開講
中心醫院醫療小組全力做好開發區第四屆“萬達石化杯”職工籃球賽醫療保障工作
阜陽市扎實做好市委巡察整改工作
瀘州積極提升政務服務質量和效率 建服務型政府
渭南姑娘寶雞投親難入學 戶口難題這樣被破解
高精尖"綿陽造"將集中亮相第十七屆西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