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冬蘭天天與奶牛為伴,看到奶牛健康,她便覺得舒心(朱雙玲 攝)
●特約記者 朱雙玲
“早上6:00起床送奶,8:30回來早餐,9:00清洗奶牛,11:00擠奶,12:00打包裝奶;17:00送奶,20:30回來晚餐,21:00又清洗奶牛,23:00擠奶,24:00裝奶,凌晨1:00睡覺。”這是一個養奶牛人每天周而復始的時間表,單調、忙碌而又枯燥。平遠縣大柘鎮農民林冬蘭卻堅持了20多年。20多年來,她堅信“做了就會有,有了日子就會好”,和丈夫靠勤勞的雙手讓日子越過越好。
在平遠,說起新鮮牛奶,不少人都會想起??吊r牛奶。福康鮮牛奶養殖場規模不大,卻是養殖最久且有著良好的口碑。近日,筆者來到位于平遠縣大柘鎮示范農場內的??吊r牛奶的養殖基地,見到了飼養奶牛已有20多年的林冬蘭。
上午不到10時,筆者走進福康奶牛養殖場,頓覺一股騷味撲面而來,養殖場里,黑白相間、體態均勻的奶牛整齊地排成一排。
“當初可是我連哄帶騙說服他養奶牛的。”回想當初選擇時,林冬蘭打開話匣。1996年,林冬蘭聽說農場有一頭奶牛沒人敢接手,便萌發了接過來養的念頭。沒想到丈夫聽后一口回絕。原來自小在農場生活的丈夫小時候便飼養過奶牛,深知養奶牛辛苦,再也不肯蹚這攤“渾水。”
擱淺幾個月后,因為當時農場種植柑桔失敗,靠管理果樹為生的夫妻倆失業。想到縣內還沒有人飼養奶牛,林冬蘭再次萌發了養奶牛的念頭。這回,在一農業局工作的親戚的鼓勵下,林冬蘭做丈夫思想工作,說只要他幫她擠奶,割草、送奶這些由她全包,終于讓丈夫同意飼養奶牛。“現在,清洗牛欄、擠奶這些活,很多都是他幫忙的,要不我一個人哪忙得過來。”說起丈夫,林冬蘭說雖然他不樂意養奶牛,但奶牛買回來了,他也包攬了很多粗活。
說話間,奶牛們不時拉排泄物。林冬蘭拿過鏟子開始打掃起來,然后用鏟子把干糞放到干糞堆積池。“奶牛是食草動物,食量很大,每天要吃三頓,一頭牛一頓大概要吃3.5公斤精飼料、10多公斤草,再加上適量的水。”“這些草都是我用農場的地方種下的,然后請一名工人割草,再輔以玉米粉、豆渣等喂養。”林冬蘭向筆者傳授起多年來的養殖經驗,“食料直接影響著奶牛的產奶量,只有草料與飼料配比得當,奶牛才會營養均衡,產奶量才會高。”
“最初飼養奶牛并沒什么經驗,奶牛得病得不到醫治,還死過奶牛,可心疼呢。”林冬蘭說。一次,有頭奶牛產后有病,她請來當地獸醫來診治,獸醫一聽說一頭奶牛價值1萬多元,嚇得不敢醫治,拿起醫藥箱就走。沒辦法,為摸索奶牛飼養方法,她訂閱了《牛病防治手冊》《奶牛高效益飼養技術》等書籍,每逢發現奶牛有癥狀,便從書本上找出治療方法,然后自己給奶牛打針,逐漸掌握了奶牛飼養方法。如今,只要看一眼奶牛,林冬蘭便能看出精神狀態,判斷其身體狀況。“奶牛其實挺嬌貴的,飼養可要十分留心。”
好幾年前,也有同行加入養奶牛行列。但沒過多久,他們都因各種原因放棄了,只有林冬蘭堅持了下來,。
“雖然養奶牛辛苦,但生活很充實,現在我每天送奶100斤左右,效益還是可觀的。”林冬蘭告訴筆者,每天早上和下午,她都穿梭于平遠縣城,送自家產的鮮牛奶。一天下來要跑近百公里,日復一日的往返,客戶也越來越多,有些客戶從她開始養奶起就訂她的鮮牛奶一直到現在。手里有了余錢,她也從養1頭奶牛增加到9頭,最多時養了13頭。奶牛的品種從單一的黑白花奶牛增加了奶質高的娟姍牛??恐B奶牛,她和丈夫供養了兩個兒子上大學,并建起一棟三層樓房。
“如今學校推廣學生奶,加上鮮牛奶要煮沸才能喝,很多年輕人怕麻煩,不愿意喝鮮牛奶。”林冬蘭說,方便易喝的盒裝奶給鮮牛奶銷售帶來很大沖擊,但她覺得純正的鮮牛奶煮沸后有特有的清香,營養價值高,一定還會有市場需求。“只要還有力氣,能做一天是一天吧。”林冬蘭笑著說。
果樹所四個品種被推介為2018年廣州市農業主導品種
連堿公司:推行“監督卡” 吃拿卡要掃碼舉報
辦好大型慈善晚會
市信訪局組織各縣區參加全省控制進京走訪及網上業務規范辦理視頻會議
昆明6人成為第五批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平遠農民養奶牛20年:堅持把一件事做好,日子就會好
教育信息化與高校治理專題講座在景德鎮學院舉行
15名食品安全社會監督員上崗
以新擔當新作為助推高質量發展
小孩因被花生米堵塞住鼻孔情況危險 惠州交警鳴笛開道
通暢鄉村振興路 ——柳河縣建設“四好農村路”走筆
天津促進非公經濟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工作推動會召開
佛山高新區率先啟動“證照分離”改革
蘇州正式啟用出入境智慧大廳 全國首創“隨到隨辦”
選購湯圓有講究 食藥監為您支招
聶瑞平郭建英分別走訪慰問一線干部職工 向全市廣大干部群眾拜年
樂清片區高速公路建設吹響“沖鋒號”
預告:11月3日中午11:00-12:00市公安消防局作客《民生熱線》
梅城狂歡,梅香坊火爆開街
馬承祖出席全省農村工作會議暨新農村建設現場推進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