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在線訊( 記者黃湄 )執筆盡言合肥景,滿紙盡道廬州情!最近,“美麗合肥”詩文征集大賽正在火熱進行中,精品佳作紛至沓來,其中作家洪放的作品更是大氣磅礴,華彩飛揚,以獨特的視角展示大湖名城今日新貌,盡顯創新之都魅力風采。4月27日,本網記者專訪了洪放,聽他講述創作時的心路歷程。
作家洪放
大湖名城快速發展激發創作激情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洪放開始創作,現在已出版長篇小說12部,發表了大量的中短篇小說、詩歌和散文。部分作品被《小說月報》、《小說選刊》、《新華文摘》等轉載,獲得過省政府文學獎、浩然文學獎等。
“中篇小說《菩薩蠻》是迄今為止我最滿意的小說作品,曾被《小說選刊》頭條選發,并被《新華文摘》轉載。”談到自己的作品,洪放侃侃而談。
“去年,我曾寫了散文《合肥記勝》,發表在《人民日報》,亦是我看重的一篇作品。它選取了‘科學島’、‘天鵝湖’、‘濱湖濕地’等意象,呈現了當下的合肥之美。這篇散文在《人民日報》發出后,被多家國內外媒體轉載,并被制作成有聲版,還在科學島文藝晚會上被科學家們現場朗誦。”洪放表示,這就是一個作家,對于所工作和生長的城市的奉獻,也是最大的快樂。”
“到合肥這兩年來,合肥的快速發展與日漸深厚的人文氣息,常常讓我感到有創作的激情。美麗合肥是一個養人的地方,是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洪放充滿感慨地說。
采訪中洪放的一句話令記者印象深刻。“創作的過程就是融入這個城市的過程,就是熱愛這個城市的過程。”洪放說,今年,在受邀參加合肥城市推介語創作中,他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合肥近些年來的變化。特別是合肥的創新。不僅僅是科技創新,還有制度創新、理念創新。
放棄公務員職位受人才政策吸引來肥
2016年之前,洪放在桐城任職,后作為人才引進至合肥市文研所,這是一次很大的轉變,從行政走向了專業,從公務員走向了事業單位。
“當下社會,人才決定了城市發展的高度和未來。合肥近年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吸引了大批人才。我本人也是這政策的受益者。這將是合肥發展的新動力。”洪放由衷地說道。
沒有人才,城市就難以實現創新;沒有人才,城市就難以營造更加具有特色的人文氣息。“政策對人才的吸引,解決了人才‘來’的第一步;但如何使更多的政策落地,則是留住人才、讓人才扎根并有所作為的重中之重。”洪放稱,對社科類人才包括文藝人才的認定與待遇,也需要進一步加強。
佳作頻出欲寫透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就在昨天,剛剛收到出版社寄來的長篇小說《井中人》的樣書。這是我來合肥后創作的一部以當代百花井為原型的長篇小說。述說了百花井邊兩代人,在時代的變遷與變革中的悲歡離合。”洪放介紹道。
記者了解到,目前洪放正和另外兩位作家一道,在創作全面反映合肥科技創新的報告文學《領跑者》,已完成初稿,正在修改之中。這篇文章將會發表在國內最有影響的文學期刊上。同時,他也正在構思關注引江濟巢工程和反映改革開放的小井莊的非虛構作品。
“作為一個作家,關注這個時代,反映這個城市,是我們真正融入這個城市、建設這個城市、為這個城市的人文建設貢獻力量的必要舉措。”洪放表示。
作品展示:
一座有湖的城市——湖水中曾映照古逍遙津的刀光劍影,曾鐫刻包青天的清正眼神;曾浣洗姜白石的幽遠情思,曾見證淮軍八百里檣櫓及近代史的滄桑風云;曾洶涌渡江戰役的紅色旋律,曾激蕩改革開放的第一聲春雷……
一座有湖的城市——不忘初心!在新時代的春天,這湖水涵蘊著中國科大的矯健身姿,蕩漾著科學島的智慧光影;這湖水站立著撥節的城市,明媚著振興的鄉村;這湖水澎湃著創新之都,挺舉著長三角副中心……
一座有湖的城市——砥礪前行!八百里大湖,八百萬兒女,以科技為漿,以智造為帆,造就這新時代的創新高地;以文明為經,以實干為緯,劃動這新時代的大湖名城!
新時代,新啟航!
新合肥,新征程!
常德市社會科學原創文藝作品評審公告
肥鄉政府區長李書平實地調研脫貧攻堅、冬季供暖和散煤清零工作
從“憑票購買”到“刷臉支付”
潮團實務交流協作平臺新春聯誼會在潮州舉行
一年用掉百根筆芯!??h語文教師4年寫30余萬字書稿
一位作家心聲:美麗合肥激發靈感 愿寫透大湖名城前世今生
南寧市食品藥品檢驗所開展2018年“3·15”食品安全宣傳進社區活動
息烽縣“三夯實”升級校園安全管控
省人大調研組來莆開展大氣污染 防治立法調研
濰坊北站站房鋼桁架已完成近八成
?《中國醫藥報》頭版頭條報道雁塔區“路長制”監管并配評論文章
戰斗英雄麥賢得重游故里
宿州市糧食局召開黨組擴大會議 傳達貫徹市委史翔書記關于糧食安全工作指示精神
興平干部學法律補齊能力“短板”
南充成全省唯一紡織服裝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
市機關作風整頓領導小組深入市質監局進行調研指導
為躲人撞樹男司機被困傷勢較重 消防員救出
我市新增公交快線并對11路公交線路進行調整
第一季度我市實有市場主體總量突破34萬戶
1.3萬人“摘窮帽”
奮力開創新時代大安全面振興發展新局面系列報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