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月嫂,這是咱村合作社自己種植的褐靈菇,摘些讓你嘗嘗鮮,對恢復身體有好處。家里還有什么困難?”在貧困戶鄺大月家里,李莊村第一書記郭力握著她的手,噓寒問暖。
“郭書記,謝謝你又來看我,俺家里一切都好。”鄺大月趕緊起身讓座,心里暖暖的。
今年52歲的鄺大月患有糖尿病,兩個孩子都在上學,去年9月,丈夫不幸遇難,家庭生活十分困難。鄺大月因此成為郭力最為牽腸掛肚的人。為了改善她家的生活,郭力介紹她到大棚基地打零工,還安排她到村里的服裝加工廠剪線頭。
李莊村是縣人防辦重點幫扶村,底子薄、基礎設施差。2015年9月份,身為縣人防辦副主任的郭力到這里開展駐村幫扶工作。
身為一名女同志,既要克服水土不服、獨自住宿的恐懼以及對家人的牽掛,還要不辭辛苦地奔走于李莊村脫貧的道路上,困難比想象的多。兩年多來,她放下架子,撲下身子,一心一意為群眾辦好事、做實事,上了年紀的人稱呼她為“好閨女”,年齡相仿的稱呼她為“大妹子”,小孩子則喊她“郭媽媽”。
群眾要脫貧,支柱產業是關鍵。郭力了解到發展菇菜輪作大棚種植效益可觀,便想帶領村民種植褐靈菇。由于李莊村地勢偏僻,公司不愿合作。郭力一次次找公司負責人協商,真心實意終于打動公司負責人,項目落戶李莊村。該項目采取“公司+基地+農戶+村委”的經營模式,農戶只負責種植管理,解決了群眾的后顧之憂。村里的貧困戶賀蘇童3個孩子都在上學,經濟拮據,他成了村里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郭書記引進的項目,我信得過她!”短短半年時間,他便從1個大棚發展到2個大棚。如今,他種植的褐靈菇已經賣了5000多斤,樂得老賀喜笑顏開:“今年1個大棚可收入3萬多元,不僅能還清貸款,貧困戶這頂帽子也可以摘掉了。”
李莊村群眾有加工漁網的習慣,可是一直沒有形成產業規模。郭力把發展漁網加工廠的想法和村干部李立昌一說,李立昌說,項目好是好,只是沒有場地。經過多方協調,郭力幫助他置換出了一塊空地。2017年10月20日,春榮漁網編織廠開業,安排貧困群眾35人就業。
郭力了解到本村在鄭州從事建筑開發的楊俊峰有返鄉創業的念頭,她多次到他家,鼓勵他擔任村扶貧專干,帶領村里的鄉親一起致富。如今,李莊村新建的洋暢服裝加工廠、玉龍服飾有限公司、菇菜輪作種植基地等項目都活躍著他忙碌的身影。
腳下多粘些泥巴,心中才能常念著百姓。“郭書記不是在農戶家中走訪,就是在為農戶奔波的路上,她腦子里想的是村莊發展,心里裝的是老百姓的冷暖,這樣的干部大伙都歡迎!”今年85歲的老人阮桂枝豎起大拇指說。
如今的李莊村,新修了5180米的水泥路,安裝了80多盞路燈,新建了標準化村室和文化活動廣場,一幅“環境整潔、設施配套、經濟富足、舒適宜居”的幸福鄉村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
(責編:杜發光 李玉榮)
李暉:加快推進學位建設工作 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市政局開展冬季維護大檢查確保市政設施安全運行
邵陽市人民檢察院開展檢察開放日暨愛心捐書活動
省食藥監局調研組蒞資調研 積極構筑“親”“清”新型政商關系
唐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高壓代運代維維護費競爭性談判公告
貧困村的“好閨女” ——記縣人防辦駐袁老鄉李莊村第一書記郭力
《濱州秦口河濕地生態經濟區總體規劃》通過評審
海門市劃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區范圍共有兩處區域,總面積252平方公里
靈壽縣委書記宋存漢到車谷砣村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
市地稅局臨潼區局熱心服務贏得納稅人點贊好評
市經信委召開廉政建設專題學習會
春運首周310萬人離深 我市7日首次單日發送旅客逾50萬人次
蛟河市前進鄉入戶施實策脫貧戰成效顯著
柞水構建城鄉居保便民服務體系
南榆林鄉全力服務大原鐵路客運專線項目建設
廣州城市文化形象推廣活動亮相阿塞拜疆
記者手記:平凡的人,可以有不平凡的人生
市本級垃圾填埋場啟動生態修復 將建成休閑綠地
劉革安主持召開市政府黨組會議
東莞將迎來掃墓祭祖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