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同時提出要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近年來,我市按照“深入踐行五大發展理念,奮力走在皖北振興前列”的總要求,充分發揮市縣兩級政府主導作用和群眾主體作用,統籌謀劃,扎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連續多年在全省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驗收考評中位居前列。
注重規劃編制、抓實資金投入、堅持項目建設……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我市多措并舉,不斷創新,以實實在在的行動把美麗鄉村建設工作不斷向前推進。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137個省級中心村,完成37個鄉鎮政府駐地建成區整治,人居環境不斷改善,農民生活質量不斷提升,農村產業經濟不斷壯大,農民精神面貌不斷提振,為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實現城鄉一體化建設打下了良好基礎。
鄉村芍花醉游人 張延林 攝
注重規劃 抓實投入
在美麗鄉村建設規劃編制上,我市做到三個“注重”,努力實現規劃龍頭引領作用。首先是注重規劃科學。按照“總體規劃定規模、專項規劃保配套、村莊規劃出特色”的思路,高標準、高起點聘請專業設計機構編制中心村和鄉鎮政府駐地建成區建設規劃,并要求必須經市規委會審核把關。其次是注重規劃特色。以“美麗田園為形、產業支撐為基、鄉愁村韻為根、厚重文化為魂”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目標,結合各鄉鎮發展定位,實行鎮村統籌規劃,做到了一村一規劃、一鎮一風格。注重規劃民主。我市堅持“四自”方針,即群眾的事“自己議、自己定、自己建、自己管”,多次召開群眾代表會,討論村莊建設規劃和戶型選擇,絕大多數中心村群眾滿意率達到100%。
在資金投入上,抓實財政專項投入、項目整合投入和分類精準投入,通過做到三個“抓實”,努力拓寬美麗鄉村建設資金渠道。
財政專項投入中,市和各縣區美麗鄉村建設專項投入每年均在5000萬元以上,并逐年增長。2017年,市級財政安排專項資金7615萬元,縣區安排資金總額2億元以上。在項目整合投入中,所有涉農項目資金必須優先向美麗鄉村工作方面傾斜。兩年來,全市三縣一區共落實農發行貸款30億元,主要用于2016年度、2017年度中心村和鄉鎮政府駐地建成區的基礎設施建設。
在抓實分類精準投入方面,我市堅持把“好鋼用在刀刃上”,每年預留約300萬元美麗鄉村專項資金,重點投向落后村,每村約50萬元,重點解決基礎設施建設、支撐產業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力求“后進變先進,先進更先進”。
項目推進 彰顯特色
美麗鄉村建設中,項目建設是基礎環節。我市堅持項目編制清單化、項目建設精準化、項目推進科學化,努力實現項目建設科學推進。
我市堅持以鄉鎮為單位對中心村和鄉鎮政府駐地建成區進行項目謀劃、項目編制。2016年度、2017年度鄉鎮政府駐地建成區分別編制項目440個、516個,省級中心村分別編制項目710個、434個。鎮、村按項目推進,市、縣按項目調度,保證序時進度。
項目確定后,我市立即做好“三定”工作,即定資金盤子,堅持量力而行;定序時進度,保證按期建成;定專人負責,實現動態掌控。
在建設過程中,做到“四個堅持”:堅持不破壞生態環境,堅持與農民生產生活方式相適應,堅持水網、路網、林網、電網整體推進,堅持不搞大拆大建。市美麗辦定期督查,每年至少組織4次以上觀摩調度會,并適時開展市級驗收。
我市美麗鄉村建設工作一直位居皖北前列,有一個很大的加分點就是彰顯特色。
如何彰顯特色?我市從規定動作上水平、自選動作講創新、引申動作重文化入手 ,努力厚植中心村的文化內涵和品味。
在規定動作中,我市嚴格對照省級文件和驗收標準,確保各中心村高標準、高質量完成設施建設任務,確保規定動作上水平、上臺階。自選動作則講創新,根據各村實際需要,我市創新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自選動作,如鄉賢館、農耕園、村郵站、文化大禮堂、村史展廳、基層黨建“互聯網+”等,力爭自選動作有特色。在引申動作中,我市注重文化元素的注入,突出亳州元素,彰顯特色民俗文化,打造濃郁的中藥文化、老子文化、白酒文化、紅色文化和書香村居等,如十八里孫口村依托萬畝中藥材種植基地弘揚中藥文化、西陽鎮范蠡村挖掘范蠡文化、岳坊鎮葛寒寨村推出耕讀文化、張村鎮杜竹園村彰顯竹子文化。
激活功能 締造美麗
美麗鄉村建設中,產業培育和環境整治至關重要。
在產業培育上,我市突出培植“一村一品”,突出培育集體經濟和培養美麗鄉村帶頭人,努力激活自身“造血”功能。針對各中心村產業分散、規模較小等劣勢,三年來為每個中心村聘請農業專家,科學編制村產業發展規劃,重點培育發展蔬菜、中藥材、果木花卉、畜牧養殖等特色產業,目前,絕大多數中心村群眾實現了不出家門有活干、有錢賺。
在環境整治上,我市深入推進農村清潔工程、農村垃圾分類處理和污水處理工程建設,努力打造農村整潔優美環境。按照農村全覆蓋、設施全配套、垃圾全清理的方式,大力清理存量垃圾,配齊保潔人員及設施,全市每年財政投入達2億多元。出臺了《亳州市農村清潔工程考評獎懲辦法》,采取“抽樣暗訪”“日常督查”“委托第三方測評”“縣區互查”的方式,確保農村清潔工程常態長效開展。
我市把農村垃圾分類處理作為深化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和農村清潔工程的升級版,以“農民可接受、財力可承受、面上可推廣、長期可持續”為衡量標準,本著“全面推進、改革創新,統一標準、規范分類,政府主導、群眾參與”的原則,實行有害垃圾按“農戶—保潔員—村回收點—鎮收集點—專業處置公司”、無害垃圾按“農戶—保潔員—垃圾衛生填埋點”的流程處置,明晰了垃圾產生者、垃圾收集者、分類監督者的責任。在全市范圍內全面開展農村垃圾分類處理工作,有效實現了農村垃圾的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理。
我市把農村垃圾污水處理作為農村綜合改革和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的重點,強化頂層設計,注重科學規劃和資源統籌利用,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對人口較少、條件相對較弱的村建設三格式化糞池,對有條件的村高質量建設污水處理站,在所有省級中心村都實現了污水有效處理。
協調發展 升級美麗
《亳州市五大發展行動計劃》提出,堅持把協調作為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統籌兼顧不同區域、城市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等,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推進城鄉一體化,增強發展整體性。同時,加快建設美麗鄉村。按照“生態宜居村莊美、興業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諧鄉風美”的要求,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重點,全面推進美麗鄉鎮建設、中心村建設和自然村環境整治,確保我市美麗鄉村建設始終走在全省前列,力爭到2020年實現中心村建設和自然村環境整治全覆蓋。
市美麗辦有關負責人表示,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未來要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此,我市將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引,按照《亳州市五大發展行動計劃》的要求,進一步加大美麗鄉村建設力度,科學編制美麗鄉村規劃,確保符合實際、順應民意、彰顯特色,傳承村落文化,留住鄉愁記憶。推動產村融合發展,不斷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形成村美民富的良好局面。加快農村路網、水網、電網、氣網、廣電網、互聯網“六網”改造提升,加快農村污水管網和小型生態處理設施建設,推進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進一步健全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機制,提升長效管護水平,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可持續發展。大力加強名鎮名村建設,深度挖掘生態、文化、旅游等功能,著力培育休閑養生、農事體驗、文化創意等新型業態,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 (記者 劉景俠)
高新區組織開展十九大精神進社區活動
昆明市高新區原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郭松嚴重違紀被雙開
泉州市屬國企招聘筆試開考 15個工作日后可查成績
建始縣規劃局著力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提升城市內涵
蒼溪縣順利推進趙家山安置區主干道工程建設
亳州:美麗鄉村建起來 村民生活美起來
楊玖慶到臨邑公開接訪
我市千余名基層黨組織書記相聚領雁論壇圖發展
全國網信工作會議精神主題報告會在銀川舉行
秋色正濃時,立冬悄然至
巴州區獲評“2017年四川省產糧大縣監測調查工作先進縣(區)”
柴桑區獅子鎮:九九重陽日,濃濃敬老情
鎮江警方為人民群眾歡度“平安春節”保駕護航 嚴守“三個關口” 做實“三道防線”
全市共青團組織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讀書班昨日開班
中茶所在鶴峰成立全國首個科技成果轉換中心
第六屆“廣西籍學子回家看看”活動將于31日舉行
華安縣多舉措做好端午節期間安全生產工作
食品安全從嚴把關,關愛生命責任如山
潮南區召開監察委員會成立大會
永定按原貌復建永昌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