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都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在執行難案件中,家事案件往往是“難上難”,特別是涉及到撫養權的執行。與一般民事案件相比,家事案件的執行具有特殊性,由于涉及的人身關系、財產關系都是基于婚姻、家庭或血緣關系,在執行上需要考慮到家庭、親情、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等多方面因素。
強制執行和說服教育相結合是我國民事執行中的一條基本原則。家事案件執行中,往往以說服教育為主,強制執行為輔,通過說“情”,促使被執行人自覺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并積極修復原有的家庭、親情,促進家庭和諧與社會和諧的雙重目的。
不讓媽媽看孩子? 強制執行保障探視權
離婚后,每月兩次將孩子接回同住兩天,卻因孩子父親的百般阻撓而讓一位母親看孩子的簡單心愿一直無法實現,成為這位母親心頭難言的痛。鏡湖區法院執行法官用思想教育和強制措施相結合的方式,執行了這起棘手的探視權糾紛案件,讓兩年多未和孩子在一起的媽媽了卻心愿。
探視受阻 媽媽申請強制執行
據鏡湖區法院執行法官楊運新介紹,本案中張女士和楊先生因感情不和,于2017年2月經鏡湖區法院判決離婚。7歲多的孩子隨其父生活,其母每月給付撫養費1200元。判決生效后,張女士按月給付撫養費,并在孩子就讀的某小學附近租房生活,以便隨時看望。而雙方卻因看孩子這件事再生嫌隙,以致發生爭吵。
備受困擾的張女士不得不于2017年5月向鏡湖區法院提起探視權訴訟,其訴請獲得支持,法院判決張女士可每月在第一、第三周周五孩子放學后將孩子接回,于周日下午送回孩子父親住處。本以為此后能夠將孩子接回,可是卻風波再起。2018年1月5日周五放學,張女士興沖沖地等在接送孩子的人群中,翹首盼望回家的孩子。可是孩子的爺爺奶奶卻出現在她面前,將走出校門的孩子一把拉住,而張女士也要接走孩子,家長之間的爭執,引起眾多人圍觀。經派出所民警出警處理,張女士不再堅持將孩子當場接回,同意經法院解決。2018年1月8日,張女士向鏡湖區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父親痛陳“家史” 探視心結如何解
張女士滿腹辛酸,為了能夠和孩子短暫相處,她期望法律為她主持公道。而孩子父親楊先生也大倒苦水,歷數張女士的過往錯處,認為她不夠做母親的資格,自己的孩子也不愿到她那兒。并稱孩子是爺爺奶奶一手帶大,在探視一事上自己也做不了主。楊先生撥通了孩子奶奶的電話,正放學在家的孩子也答話說,自己不愿去媽媽那。
執行法官認為,在孩子探視問題上,孩子的意見確實要尊重。日前,執行法官隨張女士來到某小學。張女士為孩子準備了一個新足球。下課時,執行法官找到孩子詢問了一些情況,孩子見到媽媽帶著禮物來看他很開心。
對于想不想到媽媽那兒的問題,孩子怯生生地表達了愿意,透露出他對媽媽的依戀和向往。孩子天真無邪的表情,讓法官知道孩子幼小的心靈在面對大人之間的糾葛時也飽受折磨。執行探視權,既是還法律一個公道,也是讓孩子享有完整的父愛與母愛,任何成人之間的紛爭都不能讓孩子成為籌碼。探視的結必須用情感和理智打開。
剛柔相濟 執行法官搭“心橋”
只有做通父親一方的思想工作,才能讓這起探視權案件迎刃而解。楊先生的顧慮在哪呢?執行法官與楊先生再次溝通,楊先生表示他同意讓孩子去媽媽那,但要求張女士做出書面承諾,確保孩子接過去居住安全,在生活學習上做出合理安排。
通過與雙方的溝通,執行法官確定將探視接孩子的時間定在4月中旬的一天下午。而當天又出意外,一臉怒氣的張女士告訴執行法官,孩子又讓爺爺奶奶接走了。后經了解,楊先生解釋說,今天下雨,足球課臨時取消,這才由爺爺奶奶接回去。執行法官告訴他,孩子應由張女士接回去,楊先生指著孩子說,要看他是否愿意。這時孩子靠在父親的懷里不敢過去,當張女士過來拉孩子時,孩子急得哇哇大哭。
法官現場闡釋了探視權相關法理,并表示再不配合將強制執行。此時,楊先生自知無法違逆,只得配合,回家收拾好孩子的學習及生活用品送到法院。在等待的間隙,張女士母子也十分愉快地說笑,先前的緊張氣氛已煙消云散。
當天傍晚6點多,張女士牽著孩子的手走出法院的大門,她向執行法官道謝。執行法官建議張女士,就孩子探視問題多與楊先生協商,如果有什么難處,法院會繼續提供幫助,解除其后顧之憂。
離婚后不付撫養費
“狠心”媽媽被強制執行
離婚后,年輕媽媽將上一段婚姻所生孩子視為自己的“黑歷史”,不僅不愿面對,更不愿履行法院判決的撫養費。為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經開區法院執行法官啟動了強制執行程序,為孩子討回了撫養費。
據經開區法院工作人員陳誠介紹,本案中,劉某與楊某于2010年12月通過網絡相識,并于2011年7月登記結婚,2012年兩人生育了他們的孩子小劉。2015年,楊某與劉某夫妻感情破裂,并向經開區法院起訴離婚。征詢雙方意見后,法院判決準予離婚,但在孩子撫養權上雙方爭執不下。最后法院考慮到孩子多數時間隨父親生活,為孩子身心健康著想,判決小劉的撫養權歸父親劉某,并判決母親楊某每月支付撫養費600元。
在事后的回訪中,法官了解到孩子母親楊某在判決之后兩年多的時間里,一直未支付孩子的撫養費。在與劉某溝通并征得其同意后,劉某提交了強制執行申請并移送執行。
執行法官從孩子的心理成長的角度出發,著重于被執行人與子女關系的修復,首先開展了調解工作,希望母親楊某意識到按期支付撫養費,履行母親應盡的撫養責任,對離婚后孩子正常學習生活及心理成長十分重要。
讓法官意外的是,楊某表示其已經再婚,將前一段婚姻所生孩子小劉視為“黑歷史”,不愿支付撫養費,甚至在收到法院執行通知書后仍拒絕履行支付撫養費義務。在調解無效的情況下,執行法官啟動了強制執行程序,限制楊某進行高消費,并對其現有房產、車輛、存款等信息進行了全面查控,在發現楊某現有存款足以支付本案撫養費,予以直接扣劃,目前案件已經執行完畢。
離婚后不撫養子女
“失職”父親成“老賴”
父子親情,血濃于水,父母對于子女的愛和撫養責任不應隨著婚姻關系的結束而中斷。而南陵縣一位父親在離婚后,不支付其本應承擔的撫養費,成了孩子眼中的“老賴”。南陵縣法院法官將其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在上了“老賴”名單后,“耍賴”父親的各項行為都受到了限制,他只好主動聯系家人,履行應盡義務。
據南陵縣法院執行局工作人員耿為杰介紹,2013年3月12號,在南陵縣法院法官的調解下,顏某和關某達成協議,顏某與管某離婚,婚生子女由管某撫養,顏某每年支付3000元撫養費。協議達成后,顏某卻一直未按調解協議確定的義務按期支付撫養費,前妻管某只好向南陵縣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由于顏某常年在外工作,無法查詢其下落,法院在執行過程中,未發現顏某名下有可供執行財產,南陵法院依申請人申請,將顏某列為失信被執行人。顏某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后,他的行為處處受限制,忍受不了制裁“老賴”的種種措施,他主動聯系家人,通過家人與前妻協商。
雖然這位父親行為失職,但畢竟是未成年孩子的父親,承辦法官從對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維護及健康成長角度考慮,盡量進行調解和說理釋法。在調解中,法官告知顏某拒不履行義務的后果及父親對子女的撫養責任,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最終當事人雙方達成和解,顏某一次性支付14年撫養費,共計45000元,案件圓滿執結。
□新聞鏈接:
家事案件,是指與婚姻家庭有關的案件。我國民事執行中涉及家事糾紛的案件主要包括離婚財產分割、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探視權、交出子女、遺產繼承等幾類情形,這類案件的執行具有一般民事案件執行所沒有的特點,這類案件的執行,并不僅僅是簡單地強制實現某項財產或利益,它還需要顧及相關當事人的情感和將來良好關系的維持等等,它與家庭的和睦幸福、社會的和諧穩定緊密相連。
面對婚姻家庭、繼承案件的判決或裁定,履行義務的一方拒不履行判決或裁定所確定的義務,法院依當事人一方的申請可以強制執行。婚姻法明確規定,對拒不執行有關扶養費、撫養費、贍養費、財產分割、遺產繼承、探望子女等判決或裁定的,由法院依法強制執行,有關個人和單位應負協助執行的責任。
記者 顧婭
市住管局召開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7周年暨“七一”表彰大會
地下車庫大半空余 江北洪都花園居民不解:憑啥綠化改車位
特朗普改口風 美朝領導人會晤或如期舉行
深讀 | 環境整治 看北侖小港街道如何打好持久攻堅戰
改變“如廁難”石首3年建設、改造345座公廁
以“情與理”破解家事案件執行難
[國土局]市地環站對“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進行安排部署
村民鑿井被困急中生智,民警、消防注水救人
我市質量品牌升級示范活動成效顯著
我市2家企業獲“山西小米”品牌商標使用授權
郵儲銀行南平分行舉辦助推鄉村振興暨黨員小額信貸簽約啟動儀式
城市里的青蛙該何去何從,你怎么看?
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于深圳市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技師工作站、技能大師工作室2018年度新設立申報及2017年度重點建設項目資助申報的通知
東港市召開六屆市委第71次常委會
棗莊鎮深入扎實進行春季環境衛生全面整治
“保險+遺囑”為財富傳承加碼 中華遺囑庫高端登記中心落戶深圳
樓道雜物堆積起火 及時撲救 幸好無人受傷
樺川縣第十七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四次會議
對市十七屆人大二次會議第105號建議的答復
浙江海鹽:一歲男童發病 兒科醫生緊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