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17年底樂山茶葉總產量達11.8萬噸
中國網7月2日訊 樂山是全國名優綠茶最適產區和全國茉莉茶產業核心區,2017年底全市茶園面積128萬畝,茶葉總產量達11.8萬噸,毛茶總產值60億元,綜合產值達150億元,茶產業綜合經濟實力位于全省前列,成為全市農村經濟的主導產業和優勢特色產業,帶動了貧困山區脫貧奔康。近年來,樂山市茶產業發展在省委、省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一、基地帶狀發展。建成了“三帶一區”,即峨眉—夾江20萬畝生態茶葉產業帶、五通—犍為—沐川50萬畝標準化茶葉產業帶、馬邊有機茶葉產業帶和犍為全國茉莉花茶產業核心區。
二、加工梯次發展。全市共有茶企5000余家,其中規模茶葉加工企業140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34家,形成了名優綠茶、出口綠茶、茉莉花茶三大加工體系集群企業。
三、市場日趨擴大。樂山市茶企在全國開設專賣店、連鎖店共計1000多家、專柜5000多個。大西南茶葉市場年交易額超85億元。2017年,全市茶葉直接出口創匯1534.93萬美元,居全省第一位,創建成為省級出口茶葉質量安全示范區;峨眉山市現代農業產業園成功入選第二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中國茶鄉峨眉山國際茶文化博覽交易會”將全省茶博會舉辦水平推向新高度。
四、品牌優勢突出。“峨眉山茶”“犍為茉莉茶”“馬邊綠茶”獲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竹葉青”、“論道”、“峨眉雪芽”、“天福茗茶”獲“中國馳名商標”。竹葉青2017年年產值達到10.06億元,洪椿茶業出口茶年加工能力居全國前3位。
五、科技集成創新。建成“四川省茶樹品種繁育推廣中心”和“西南茉莉花良種繁育中心”,選育出了“峨眉問春”、川沐28”、“金犍茉莉”等五個省級良種,選育的“紫嫣”品種列入全國珍稀茶樹品種目錄。茶園大力推行茶—林(果、花、藥)生態種植模式和畜(禽)—沼—茶綠色循環種養結合模式,推廣農藥化肥減量、綠色防控、大宗茶機采等關鍵技術。
六、茶旅融合發展。建成國家4a級天福觀光茶園、4a級仙芝竹尖生態旅游景區和3a級竹葉青生態茗園旅游景區,年均接待游客250萬人次。包裝推出犍為茉莉之鄉體驗游等3條精品茶旅線路,圍繞全市“一區六帶”規劃,打造12個茶產業融合發展園區,帶動全域旅游。
七、助農脫貧明顯。樂山市茶園40%以上分布在小涼山區和烏蒙山區兩大貧困區,全市涉茶人數近100萬人,有200個茶葉專業村。2017年茶農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278元,其中貧困茶農增加350元。茶葉帶動全市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加105元。現如今樂山市涉茶91個省定貧困村的2萬多人貧困茶農大都已成為產業脫貧的典型。
(尤紫璇)
小微金融指數(臺州樣本)2018年一季度數據發布
市環保產業協會到央上一村開展重陽節志愿服務活動
市房管局開展作風建設自查自糾
粉紅絲帶乳腺癌防治活動走進衡水市
德安縣河東鄉開展食品安全示范縣宣傳工作
中國網:2017年底樂山茶葉總產量達11.8萬噸
豐南區駐津招商處招商工作成效顯著
關于對水仙大街(新華南路至浦頭港主港段)道路改造期間進行交通管制的通告
港北區婦幼保健院業務綜合樓項目開工
福建廈門:城市“高智商” 百姓享便捷
科目教師“吃小灶”對接新中考
蓬溪縣召開第二次縣委投資促進工作領導小組專題會
關于對安徽祥源公園城開發有限公司歐蘇商業廣場項目規劃方案的公示
閩江沿線大整治 兩岸風景更醉人
“一朵荷花”引出一片產業
灤南縣農民收獲青貯玉米
關于高考期間考點周邊路段限時禁行的通知
知識付費,用戶需要更優質的內容
昆明啟動“新時代好少年”推選
鞍山三院榮獲“改善醫療服務示范醫院”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