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從山里采摘下來的野生蘑菇,50元一斤。”3月22日,在市中心城區創天麗景城菜市場,商販劉女士向記者介紹:“這蘑菇很嫩,味道很鮮。”記者在菜市場走了一圈,發現菜市場內有3家售賣野生蘑菇的小商販。隨著氣溫的回升和雨水的增多,每年的三四月份和七八月份都是野生蘑菇生長的旺盛期,也是誤食中毒的易發期。3月22日,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毒蘑菇不易分辨
一朵朵野生蘑菇,大小不一,還帶有些許泥土。記者采訪得知,這3位小商販都是余家河居民。每年這個時候,他們都會上山采摘蘑菇并在菜市場售賣。見記者在看泡沫箱里擺的一朵褐色蘑菇,商販劉女士告訴記者:“這蘑菇我們年年都采摘,你放心,可以吃的。”記者咨詢了3位售賣野生蘑菇的商販,如何鑒定這種野生蘑菇是否可以食用?他們都表示自己多年來一直采摘這種類型的野生蘑菇,從來沒有誰說吃了身體不舒服,但對如何鑒定野生蘑菇是否有毒,卻都說不知道。
我國野生蘑菇種類繁多,蘑菇味道鮮美且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物質,為廣大市民所喜愛。同時,因野生蘑菇中有不少有毒品種,我國每年都會發生多起食用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
毒蘑菇毒性成分復雜,中毒后表現各異,主要有惡心、嘔吐、流涎、流淚、精神錯亂、急性貧血、黃疸、臟器損害等,嚴重者可致死亡。毒蘑菇中毒全年均可發生,以夏秋季節為主,中毒主要因誤食誤用導致。
據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一些野生蘑菇中的毒蘑菇與食用菇外形相似,僅靠肉眼和根據形態、氣味、顏色等外貌特征是難以辨別的,不小心誤食極易引起中毒。
有關部門發出提醒
野生蘑菇是否有毒,目前沒有簡單易行的鑒別方法,預防毒蘑菇中毒最有效的辦法是不要輕易采食野生蘑菇或來源不明的蘑菇,以免發生意外,危害身體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要求,各類餐飲單位、農貿市場等要加強自我管理,嚴格把好原料進貨關,進貨渠道要正規,并做好原料進貨登記臺賬;嚴禁采摘、采購野生蘑菇,嚴禁使用野生蘑菇作為食品原料;對可食用的蘑菇要嚴格挑選,避免有毒有害物質混入其中。
同時,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提醒廣大市民,不要輕信民間或網傳的一些沒有科學依據的毒蘑菇鑒別方法;不要輕易采食野生蘑菇或來源不明的蘑菇;對于市場上售賣的野生蘑菇,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沒吃過或不認識的野生蘑菇,不要輕易食用;禁止集體聚餐、餐飲服務、民俗旅游等單位自采、加工、食用野生蘑菇,確保公眾飲食消費安全。
如果發生食物中毒該如何處置?專家介紹,出現疑似中毒或中毒癥狀,要盡早采用催吐、洗胃、導瀉、灌腸等方法,迅速排除毒素,同時應盡快到醫療機構接受治療。
相關鏈接
“民間偏方”辨別毒蘑菇靠譜嗎?
毒蘑菇和食用菌的宏觀特征沒有明顯區別,即使是真菌專家也難以僅靠外形特征就能輕易分辨。因此,建議市民不要隨意采摘野生菌食用,不要輕易相信所謂的“民間偏方”。
1、有人說色彩鮮艷的蘑菇有毒,不可食用;色彩不鮮艷的無毒。這是錯誤的。從色彩判斷蘑菇是否有毒是無科學依據的,部分色彩不艷、長相不好看的野生蘑菇也有毒,如灰色的灰花紋鵝膏、擬灰花紋鵝膏和白色的致命鵝膏就為劇毒種類;而雞油菌和一些顏色鮮艷的紅菇種類卻是美味的食用菌。
2、有人說與銀器、大蒜、生姜等同煮會變黑的蘑菇種類有毒。這種說法也是毫無科學依據,因為毒蘑菇和銀器、大蒜、生姜等接觸不會產生反應。
3、掰開蘑菇有乳汁或變色的有毒。這種說法也是無科學依據的,比如松乳菇、紅汁乳菇掰開后會流出乳汁,卻是美味的食用菌。一些可食用的牛肝菌斷面也會變成藍色。
■記者范小勇/文
武漢這條公交線僅一車一司機 堅守9年他說還想再干
高考普通類二段線志愿填報7月23日啟動
獨攬8萬大獎!明天下午3時直播第二個“十堰錦鯉”誕生
松北區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程亞男到樂業鎮調研指導基層黨建工作
寶清縣衛計局黨委召開深化機關作風整頓優化營商環境動員會
野生蘑菇鮮嫩 采食還須謹慎
青浦:多部門聯合開展地下空間消防應急救援演練
遂溪縣召開鄉村振興暨精準扶貧工作會議
在哈市開辦企業時間縮至5日內
注銷戶口潛逃兩年 法網難逃終被抓
太原南站西廣場6號汽車坡道周日開始封閉施工
景德鎮市2017年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
通山城區市政道路改造升級
到2020年 婦幼健康機構將全面覆蓋省市縣
全市政法隊伍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議召開
以更高標準更實舉措推動發展
巴中市政務大廳不動產登記窗口被命名為“四川省巾幗文明崗”
構建醫養融合新模式 提升養老服務水平
我市兩家企業擬被認定為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
連續6次精簡 西寧市市級行政審批事項壓縮至93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