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慶陽帶領“東方紅駐村工作隊”,在全市90個駐村工作隊中創出了“一個最大、三個第一”的成績,讓林甸縣四季青鎮東方紅村從“落后村”變成了“明星村”
脫貧致富“車頭” 帶東方紅村跑得快
春耕時節,一大早,東方紅村第一書記魏慶陽走進農田。
“魏書記來啦!”農田里忙活的村民同他親切地打著招呼。
“哎,大家忙。”魏慶陽向田頭停著的“東方紅”拖拉機走去,跳上去摸起了方向盤。“什么是農民的生活?開上這30多年前的‘東方紅’,播種充滿希望的紅小豆,你才能懂。”
“有了魏書記這‘東方紅’車頭,我們村從‘落后村’變成了‘明星村’。大家伙兒現在都是魏書記和駐村工作隊的‘鐵桿粉絲’!”村內黨齡最長的原村主任趙玉泉打開了話匣子。“駐村隊伍得民心,心系百姓心連心。慶陽書記費盡心,贏得百姓樂歡心”,“才子”黨員李長財創作了“四六句”表達心意。多年在外打工的村民李長海還當了回“網紅大叔”,錄了近4分鐘的微信小視頻,細數魏書記和工作隊做的好事……
這么多“鐵桿粉絲”咋得的?這還得從去年開始的駐村故事說起——
修“工作隊路”,掃清脫貧致富“攔路虎”
2017年5月27日,魏慶陽從市委辦來到東方紅村當起了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隊長。“我們是林甸縣第一個開展駐村對接的工作隊,那天我真切體會到了啥叫一路顛簸!”
東方紅村處于林甸縣公路網末梢,是遠近為名的“大堿溝”,10多年前修建的磚路早已破損嚴重,坑洼不平。“這路一直是村里的老大難。”趙玉泉說,“幾年前,村民柴慶生被機動車撞昏迷,由于出村道路泥濘難行,耽誤了最佳搶救時間,人沒了。”路不好,一些收糧小販故意壓低收購價。“村里的苞米、紅小豆價格就是比鄰村低,窩火啊!”
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可東方紅村村屯道路歷史欠賬多、需要修建10公里左右,而村集體又沒有什么積累,真是棘手難題!“得創造條件解決啊!”打定主意,魏慶陽一方面與駐村工作隊隊員深入村屯踏查道路,分清輕重緩急;一方面,積極尋求派出單位、市縣幫扶企業的支持。一個月后,村屯道路修建正式啟動!“這是東方紅1965年‘開荒建點’以來,投資規模最大的基礎設施項目,將永遠載入東方紅村發展的歷史。”村黨支部原書記范文革說,還在修路時,村“兩委”就琢磨給路起個名字,“民心路”“黨恩路”“東方紅路”……最后大家一致決定,路是幫扶單位和工作隊、魏書記帶來的,就叫“工作隊路”。這也寓意我們脫貧攻堅的方向對路、決策對路、方法對路。“修路讓村民在家門口把農產品賣出以前沒有的好價。僅苞米和紅小豆這兩項一年就能增收24.6萬元。”
樹“駐村工作隊大旗”,推動黨建工作由“虛”到“實”
在全市90個駐村工作隊中,魏慶陽帶領“東方紅駐村工作隊”創造了“一個最大、三個第一”的成績,實現了單個行政村“年度村屯道路投資強度最大”的戰果,第一個注冊發布“東方紅駐村工作隊”微信公眾號;駐村后第13個工作日,他們第一個在村部樹起“駐村工作隊大旗”;第一個帶領村兩委成員出村、出縣、到市參觀學習,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東方紅村有5個自然屯7個村民小組,2018位農民。其中4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70%因病因殘致貧。“我們是黨的駐村工作隊,要通過黨建的‘脫胎換骨’,推動東方紅村‘脫貧攻堅’!”說干就干。魏慶陽與工作隊成員明確了“四心”品牌黨建扶貧工作思路,即打造領導核心村黨支部,建好辦事公心“兩委”班子,培育不忘初心合格黨員,找到群眾稱心發展路子。而后確定工作“抓手”,制定了“東方紅村基層黨建10項重點工作”,其中包括搭建“互聯網+黨建”平臺、開辦“東方紅大講堂”、開展“黨建述職”活動等。
最讓村里人驕傲的就是東方紅村從落后貧困村逐漸變成了明星村。“不僅有媒體來報道我們村的黨建工作,在大慶市脫貧攻堅專題培訓班開班式上,魏書記還代表全村農民做優秀典型經驗介紹,我們心里別提多光榮了!”貧困戶宣向衛說。
創“東方紅邨”品牌,引導農民走上“綠色”致富路
精心制作扶貧月歷,在中間顯要位置公示駐村工作隊員的照片、職務、手機等信息;自費制作500把納涼小扇、背面印制駐村工作隊人員照片和聯系方式……“東方紅駐村工作隊”成了村民心中的領路人。
“駐村工作隊走了,我們可咋辦?”在與村民的一次聊天中,這樣一句話讓魏慶陽陷入了沉思。“引導農民走上致富路,要有一條長久的產業鏈條!”
為此,魏慶陽提議,挖掘培養村里的年輕人,成立合作社帶頭致富。林甸縣慶東方農民專業合作社建成了,“魏書記幫我們注冊申請‘東方紅邨’品牌,還陸續開發了蛋、雞、鵝、豆、酒五類綠色農產品。”慶東方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鞠玉勝說,“去年央視中秋晚會在咱大慶舉辦,節目組的營養早餐雞蛋選用的就是我們的笨雞蛋!”
不僅如此,“我們已參加了入職培訓,過幾天,我就能在家門口拿到每月兩三千元的工資了!”這邊,村民王艷麗接過話茬。原來,實力雄厚的宏福集團被爭取來在林甸建立了項目部,將定向招聘東方紅村60名村民做產業工人,與43個貧困戶建立穩定的利益鏈接關系。
“我們的日子肯定越來越紅火!”村民張峰說這話時,目光很堅定,閃爍著希望的光。
大慶日報記者 潘爽
市四屆人大常委會舉行第七次會議 韓軍主持并講話
全域推進"三清三拆三整治" 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魯南高鐵RLTJ-3標全線307個墩臺全部施工完畢
孟津縣白鶴鎮各支部多形式致敬建黨97周年
我縣防震減災工作獲省調研組肯定
魏慶陽:脫貧致富“車頭”帶東方紅村跑得快
發揚“釘釘子”精神當好“物流勤務兵”
鄭建新調研重點企業 切實幫助企業解難題辦實事
男子酒駕被查謊報哥哥名字,鼻下黑痣暴露身份:命案逃犯
專家對話“麗水山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網絡媒體走轉改|工作10年不曾回家過年 一個高鐵列車調度員的春運24小時
咸寧市領導調研城區2019年規劃教育重點項目情況
武岡:精準對接市場需求 “一人一技”實現家門口就業
市行政審批監管局開展2018年第三季度道德講堂暨慶祝“八·一”建軍節活動
自行換蘋果手機電池電池起火 手機燒報廢險釀火災
石獅建立法官律師良性互動機制
我省出臺32條措施支持右玉綠色發展
《大寫湖北人》第二季 聚焦湖北改革開放40年來輝煌成就
成安鎮積極開展烈屬軍屬退役軍人等家庭懸掛光榮牌工作
假期首日 塘廈大屏嶂森林公園接待游客4.73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