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糖尿病,很多人可能想到就是老年人疾病。其實,兒童也會患有糖尿病,且兒童的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遺傳與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李秀珍稱,一歲以下的孩子很少患糖尿病,但是四至六歲和十至十四歲是發病高峰期。她提醒,當家里的孩子出現“三多一少”的癥狀時,家長就應該提高警惕。
近日,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遺傳與內分泌科舉行了一場“青少年兒童糖尿病夏令營活動”,來自全國各地35個家庭共百人參加了活動。該院遺傳與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李秀珍介紹,一歲以下的兒童很少見糖尿病,但發病率隨著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4至6歲和10至14歲是發病高峰期。
驗血糖就可診斷
對于好發于兒童的1型糖尿病,李秀珍介紹,確切病因機制尚未完全闡明。“目前認為是在遺傳易感性基因的基礎上由外界環境因素的作用下引起自身免疫反應導致了胰島β細胞的損傷和破壞,當胰島素分泌減少至正常90%時即出現臨床癥狀。”她還表示,根據同卵雙胎的研究,1型糖尿病的患病一致性為50%,說明本病因除遺傳因素外還有環境因素作用。
對于家長來說,李秀珍提醒,需要關注的是,當孩子出現典型的糖尿病癥狀,即多尿、多飲、食欲增加,體重減輕(即“三多一少”)時需要警惕?!安糠只純阂赃z尿、消瘦為癥狀,這要引起家長注意”。她介紹,由于尿液中糖分增加,還可能會增加患兒外陰部感染,特別是女孩?!暗缙诎Y狀往往不明顯,延誤診治時,可能發生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表現為疲乏、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多尿、口干、頭痛、嗜睡,呼吸加深加快,呼氣有爛蘋果味,甚至昏迷”。李秀珍稱,糖尿病的診斷相對簡單,驗血糖高就可以診斷,因此如果孩子出現以上癥狀,需要警惕糖尿病可能,盡快到醫院診治。
家長要調節情緒
孩子患上了糖尿病,對于家庭來說,無疑會陷入悲傷。李秀珍認為,在為孩子積極治療時,家長更要幫助孩子克服消極的情緒,改善患兒的生活,治療才能起到更積極的效果。但在接觸不少這樣的家庭后,李秀珍介紹,很多家長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憂思過度、心煩不安、緊張恐懼、悲傷等情緒。“有些家長得知孩子患糖尿病后,思想上十分緊張。特別是當聽說糖尿病會引起各種的急慢性并發癥,就更加恐懼?!贝送猓械募议L因為長期照顧孩子,導致身心疲勞或經濟等原因,常會因生活中一點小事而發火,缺乏自制力和耐心。這樣的情況下,孩子也會容易對周圍和環境感到煩躁,從而影響治療效果和心理健康。
那么家長該如何調整心態呢?
李秀珍介紹,家長應該接納孩子患病的事實,其實,兒童糖尿病并不可怕。李秀珍舉例稱,全球醫療技術商美國bd公司糖尿病業務部全球醫學副總裁拉里·赫什(larry hirsch)今年72歲,他在12歲的時候就被確診了糖尿病,已經有60年病史,但目前并無明顯并發癥。因此,患兒家庭應該勇敢面對,同時做到規范治療,小朋友們的生活依然能夠豐富多彩。
專家提醒
若家有患兒,建議家長這樣做——
1.積極學習糖尿病基本知識,正確看待疾病,提高治愈疾病的信心。
2.參與和其他家長溝通,敞開心扉,互相鼓勵、幫助。
3.成為孩子的朋友。
4.面帶微笑地跟孩子交流,不說傷害孩子的話。
5.請爸爸積極參與孩子的教育。
專家介紹
李秀珍,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內分泌科主任醫師。廣東省健康教育協會內分泌學組常務委員;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分會1型學組委員;廣東省糖尿病學會委員;廣東省醫師學會內分泌分會委員;廣州市糖尿病學會委員。對兒童糖尿病及內分泌疾病的治療,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來源: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信息時報
市商務局認真學習貫徹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擴大)會議精神
求學杭州 筑夢豐臺 | 打造百姓家門口的綠色空間
智慧人社走基層溫馨服務進萬家
慈利縣大力開展不動產林權登記改革試點工作
[曝光臺·一追到底]店面后方破爛不堪
【專家說】小心了!兒童也會患糖尿病
靖江市創新農村集體“三資”管理“1511”試點模式成效顯著
花都110千伏變電站水淹,3.4萬戶用戶用電已恢復
編就一張網 管好萬千事 東沙“全科網格”打通基層治理神經末梢
隨州市2018年春節假日旅游情況綜述
湘潭市安委辦開展安全生產檢查
省地震局局長劉欣一行來當涂調研
煙臺護士學校舉行校園雙選會 護理畢業生實現多層次就業
幸奠彬:盤出“長毛兔”億元產業
受大霧影響,九洲港今日12:00前暫時停航
嘉善開展餐飲食品安全夏季專項監督抽檢
開平成教中心指導農民小麥種植
貴陽六中:駛向詩和遠方的航船
唐山市扶貧辦攜手盛臨九洲開啟惠農養殖精準扶貧新模式
把愛國奉獻的理想信念作為畢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