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杏出墻”,是俏指女人出軌。俏,有俏皮,好玩之意。
“紅杏出墻”一詞的最早出處,應(yīng)是宋代的話本《西山一窟鬼》。其中形容女子有“如捻青梅窺少俊,似騎紅杏出墻頭”。這個話本,說的是裴少俊和李千金不顧禮教束縛的戀愛情事。元代白樸根據(jù)此話本,還寫成著名雜劇《墻頭馬上》。到了元代以后,“紅杏出墻”的用法就愈加明顯起來。比如“恰便似一枝紅杏出墻頭,不能夠折入手,空教人風雨替花羞”。到了近代,“紅杏出墻”的用法就固定了下來。鴛鴦蝴蝶派的劉若云,還寫了名作《紅杏出墻記》。
還有一個版本,是調(diào)侃宋代葉紹翁的:他有個老婆,叫紅杏。婚后不久,葉紹翁進京趕考去了。一年后方回來。對紅杏來說,葉已不能讓她心跳了。葉不在家的日子里,她有了相好的。因為這個原因,就算老公回來了,每每夜晚來臨,等到老公睡熟,她依然爬過墻頭,與墻那邊的王二見面;一直到她再也爬不動為止——那年她是六十歲。后來,在紅杏七十歲的時候,她鼓足勇氣,把這個事情告訴了老葉。葉紹翁沒有生氣,反而寫了一首詩,就是那首極有名的“紅杏詩”:“應(yīng)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再后來,因了那首詩,“紅杏出墻”的故事就流傳了下來。顯而易見,這個版本是故意搞笑的;不說別的,爬墻能爬到六十歲的女人,除了武林高手,怕是只有妖怪了。
“紅杏”與“墻頭”的關(guān)系,在中國古代文學中,有著特殊的地位。“紅杏出墻”通常只是一種含蓄的指代,并且暗指這種出軌是事出有因的,“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嘛。這樣看來,“紅杏出墻”,真實的原因,似乎并不復(fù)雜;耐不住寂寞,外面的世界更精彩或許是吸引它的因素之一。
然而,為什么偏偏是紅杏出墻,而不是青杏或者黃杏出墻呢?
紅杏,顏色鮮艷,藏在綠葉中,很醒目,很養(yǎng)眼。這樣作詩,便于入畫;中國的詩畫同源,是難以分開的。“滿園春色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這樣俏麗的畫面,丹青高手飽墨揮筆,一氣呵成,定是佳作。這許是使用“紅杏”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紅杏是熟透了的杏子,熟透了,就應(yīng)該被吃掉。杏子的功能,莫過于此。你沒得那個牙口,沒得那個胃口,你不吃她,吃不了她,消受不了她,她熟透了,會掉到地上,爛掉,多可惜呀!熟透了的紅杏被動地等待著,等待著來采摘她的人。然而,等待了許久,卻沒有人來;等的杏子已經(jīng)不能再等了,依然沒有人來摘。在這樣的情況下,等待豈不是受罪嗎?況且,春光難再,逝者如斯,紅杏來一次出墻,一生最美好時光中的出墻,只是希望墻外有人能欣賞自己,甚至是摘了自己去,使自己得到一生中最為快慰,最為燦爛的結(jié)局,也不枉了自己的“紅”,不枉了自己短暫的一生。
這樣的出墻,是惡行嗎?
這里的出墻,出的是寂寞,出的是不甘,出的是反叛。
在封建倫理沉重壓迫下的封建時代,以紅杏喻女人,以紅杏出墻喻女人出軌,是一種藝術(shù)的比喻,甚至是很有些弘揚人性光輝的比喻。相比之下,那些“淫婦”、“蕩婦”的謾罵,就顯得有些假道學了。
老鍋亂燉
市交投集團“獵豹團隊”中的一支“先鋒隊”: “瀝青色”的匯通人
“敬禮爺爺”36年風雨無阻 孫女立志當“幼師三代”
陳文浩:久久為功抓好落實 打造和諧宜居家園
濰坊市慈善總會發(fā)布為災(zāi)區(qū)募集救助物資的倡議
市文明辦負責人就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答記者問
紅杏出墻為哪般
【溫暖河南】民建開封市委鼓樓總支攜手愛心企業(yè)關(guān)愛失獨老人
竹溪縣民營企業(yè)考察團赴松滋考察學習
寧德市舉辦“創(chuàng)文明城 迎省運會” 大型旗袍藝術(shù)展
鄭俊華參加人大代表團和政協(xié)分組討論時強調(diào)開啟新征程 創(chuàng)造新業(yè)績
聊城高新區(qū)九州街道公開招聘8名外聘人員簡章
2018中國(長沙)大數(shù)據(jù)暨空間信息應(yīng)用博覽會籌備會召開
[衡山縣] 尹培國慰問老干部和困難職工
部分民校招生人數(shù)、學費有微調(diào)
株洲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環(huán)境狀況評估工作如期完成(圖)
隆回:推廣“機插”新技術(shù) 專家指導(dǎo)到田間
廟會美食多 吃得真過癮
免費義診送來“健康”
六項措施深化旅游合作
江西出動8個檢查組嚴查這些問題,時間將持續(xù)到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