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越城區孫端鎮三條溇村文化禮堂內燈籠高掛、紅毯鋪地,顯得格外熱鬧,新人沈蘇明與鄭雪英在這里完成了他們的婚禮。如今,在村文化禮堂辦一場節儉而有意義的婚禮,正成為一種新風尚。
“婚禮主要就是親朋好友聚在一起,見證我們的幸福,在村文化禮堂辦婚禮,更有家的親切感,大部分親戚朋友走路就能來參加。”新郎沈蘇明告訴記者,“酒席的標準定在1000元左右,既減少了鋪張浪費,也更經濟合算,大家吃得很開心。”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富裕起來的農民在紅白事的宴請上要求越來越高,排場越辦越大。今年7月,孫端鎮決定在三條溇村進行試點,大力推進移風易俗工作。在聽取群眾和駐村法律顧問的意見后,今年8月,村兩委會向全體村民發放了移風易俗文明節儉的倡議書。
倡議書作出了“喜宴不超過20桌、每桌不超過1500元、每桌菜品20道以下、彩禮不收受、禮金不攀比”等一系列約定。同時建立健全紅白理事會,反對大操大辦,鋪張浪費。倡導喜事新辦、婚事從簡的婚嫁理念,倡導喪事簡辦,厚養薄葬的喪葬習俗。
村民許吉甫說:“這樣的新風尚應該好好提倡,我們非常贊成。”移風易俗雖不易,但只要村民改變意識,不盲目攀比,變化一定會越來越多。
最近,三條溇村的黨員干部帶頭簽訂了移風易俗承諾書,引導村民更新觀念、革除陋習,提倡村民在文化禮堂辦酒席。許加興是三條溇村黨委書記,他告訴記者:“把婚禮搬進文化禮堂,既突破了傳統,又新穎有意義,為婚嫁移風易俗帶了個好頭。”
如今,除了婚事喪事,村民辦滿月酒、喬遷酒、做壽等活動,都會到禮堂里擺幾桌。截至目前,三條溇村已節儉辦酒20多場,累計節省40萬余元費用。
行走在電器化時代
《人民日報》深度報道廣元打造區域綜合交通樞紐
市旅發委與春秋集團攜手推介我市全域旅游
滁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通過專家評審
真抓實抓抓到底 狠剎作風建設深層次問題
村民婚禮搬進文化禮堂
臺州市副市長、公安局長伍建利到 臺州灣集聚區調研指導工作
禹會區張公山司法所組織社區服刑人員做家庭關系調查問卷
天津地鐵新八大里過黑牛城道地下通道提名國際創新獎
“陸河文化沙龍”舉行
仙居舉報固廢環境違法最高獎勵5萬元
漢壽縣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隆重開幕
中國疾控艾防中心蒞臨我市開展丙肝防治工作督導
黨的十九大精神縣委宣講團深入東河鄉黨委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
交通銀行濰坊分行積極開展“3·15”金融知識宣傳活動
嘉實集團系統內企業軍轉干部“八一”建軍節慰問金發放到位
端州青少年比拼科技實踐能力
守護好一江碧水|讓唐詩里的湘江流進美麗新湖南
醴陵市召開環保部華南督察局來醴督查反饋問題專題部署會
“五一”郊游新去處 玫瑰綻放待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