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打造惠民強企的營商環境,通化市國稅局把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以落實稅收政策、提升執法水平、優化納稅服務作為徹底放、有序管、服好務的三大措施,在簡政放權中一步接著一步走,在依法行政中一件接著一件干,在創新服務中一項接著一項成,以一往直前、奮楫爭先的實踐行動,全面提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政策惠民生,一鼓作氣拱到底
為打造惠民優商的稅收政策環境,市國稅局在落實國務院六項減稅政策中,要求各基層單位政策宣傳不留“死角”、政策培訓不漏一人、服務措施不缺一項、政策落實不落一戶,確保各項減稅措施順利落地,持續推動全市實體經濟降成本、增后勁。2017年,落實國家各項稅收優惠政策13.6億元,占國稅全口徑稅收收入三分之一,持續推動全市實體經濟降成本、增后勁。
——政策優惠助力企業“輕裝上陣”。為形成稅收“政策洼地”,用足用活現有稅收優惠政策,市國稅局采取“線上+線下”搭建立體宣傳平臺,充分利用“稅之翼”微信公眾號,稅企qq 群等網絡“微平臺”,持續加大稅收優惠政策宣傳力度,全面釋放政策紅利。2017年,為促進小微企業發展壯大減免稅26214萬元;為改善民生減免稅8041萬元;為鼓勵高新企業技術研發減免稅7173萬元;為支持全市文化教育體育減免稅8572萬元;為支持服務“三農”建設減免稅21897萬元;為鼓勵“走出去”企業,辦理出口退(免)稅16202萬元。通過一系列“放水養魚”的優惠政策,有效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
——政策杠桿加速產業轉型升級。為扎實做好營改增后續管理,充分發揮政策調控作用,全面釋放稅制紅利,借助全市納稅人網上學堂、稅企座談會、減稅政策發布會等活動,提供點對點、一對一的優惠政策涉稅輔導,確保納稅人對減稅政策“應知盡知,應享盡享”。2017年召開營改增納稅人座談會36場,召開集中輔導會38場,參加2658人次,深入487戶重點納稅人提供個性化服務輔導,全市5076戶納稅人增值稅稅率由13%降為11%,增值稅簡并稅率政策落實面達到100%;為促進全市企業“綠色轉型”,節能環保減免稅9095萬元;為支持金融市場發展,按政策減免稅36420萬元。
——政策服務推動經濟提質增效。組織下發符合六項減稅條件的納稅人基本情況調查表,分類統計“1+4+6”納稅人底數,實施分類輔導。同時,依據不同備案項目要求,準確把握政策界限,摸清企業資產總額、經營情況、從業人數,確保減稅政策備案準確無誤。結合通化“大健康產業”布局,國地稅部門聯合對全市醫藥業、餐飲業、旅游業等實體經濟行業,按經濟類型構成、戶籍、收入、繳稅等情況分類統計,實現科學控管,重點打造稅收分析“拳頭產品”,獻計企業發展、服務政府決策。
法治促規范,一把尺子量到底
為打造親民公正的稅收執法環境,市國稅局內強規范,外促遵從,進一步建立健全內控機制,采取重點抽查、專項檢查、執法督察等手段,推進“放管服”改革各項政策落地見效。持續規范稅收執法裁量權,在全省范圍內首次實現國地稅行政處罰裁量“一把尺子”執法,積極實踐“信用管稅、信息管稅、合作管稅”新模式。
——實名辦稅,信用管稅維秩序。2017年全市共采集27291戶納稅人,采集76935條實名辦稅信息。實名制實施以來,納稅人只需要攜帶身份證,通過指紋或者“人臉”識別驗證后,直接辦理相關涉稅業務,不再要求企業出示稅務登記證件、身份證復印件等材料,最大程度方便了納稅人。同時,實名辦稅制系統可以有力打擊盜用、冒用他人身份或者利用虛假身份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等稅收違法行為,對潛在的違法犯罪分子也起到震懾作用。
——風險防控,信息管稅促發展。以風險管理為導向,抓好事中事后管理,對重點稅源企業,及時獲取動態稅收數據,分析稅負變化趨勢,實行個性化、專業化涉稅管理服務,不斷提升納稅人稅法遵從度。充分利用金三系統,實現網上申報、減免審批、監督管理信息化。同時,把稅收信息化建設融入“智慧通化”大布局,積極與政府各部門保持互聯互通,綜合運用“互聯網+大數據”,自助開發了“票流分析系統”,加強稅收風險管理,增強信息共享共用,市國稅局獲得2017年度全國智慧城市創建優秀方案獎
——加速國地稅合作升級,合作管稅提質效。2017年,通化市國地稅局成功創建出全國百佳國地稅合作市級示范區,一年來,雙方累計為納稅人辦理稅務登記12556戶,變更登記25028戶,對56076戶個體工商業戶開展了定期定額核定工作,累計完成對1130戶納稅人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工作;協同稅務稽查,讓稅收執法更有序。實行聯合進戶檢查、共同取證、聯合審理和協同執行,實現了納稅人和稽查部門“雙減負”,避免了執法“多頭查”和處罰“多標準”的問題。2017年,聯合稅務稽查共查補稅款1985萬元。協同信息管稅,讓稅收共治更有力。雙方聯合對145戶納稅人的欠稅情況進行了公告,共清理欠繳稅款2833萬元;聯合開展房地產一體化征收管理,建立房地產開發企業項目登記制度。全市國稅系統共為地稅代征相關稅費950萬元,全市地稅系統為國稅代征增值稅2245萬元,既夯實了稅收管理基礎,又提升了稅收共治能力。
服務接地氣,一個桿子插到底為打造便民高效的服務環境,市國稅局多層次簡化辦稅流程,進一步擴大即辦事項范圍,精簡辦稅流程及稅務表證單書。全面推行二維碼一次性告知服務,讓納稅人掃描“二維碼”就可以快速、便捷、準確地了解業務辦理的資料準備、基本流程等信息。同時,還實行首問負責制、領導干部值班制、免填單服務、延時服務、預約服務等,把一系列創新服務推送到納稅人最需要的地方。
——只來一個大廳,所有涉稅事項一次成。以市國地稅聯合辦稅大廳為龍頭,全面升級各縣(市、區)級辦稅服務廳,用“進一家門、辦兩家事”的常態化進一步提升納稅人的“獲得感”。全市14000余戶納稅人在“多證合一”的基礎上,16項國地稅業務通過“一窗一人一機雙系統”,實現“一窗通辦”,真正做到涉稅事項一次成,全覆蓋。
——只需一個確認,隨時領購“線上票”。通化家成建筑安裝工程處財務會計于女士在自助發票領用區僅用1分鐘時間就完成了20組發票領用。她滿意地說道:“現在領用發票太方便了,自助辦理時間快、不用預約、不用等,想啥時候來就啥時候來。”2017年,通化稅務24小時自助辦稅服務中心正式啟動,納稅人只需通過一次確認,就能夠在自助辦稅服務區實現自行辦理發票認證、ic 卡報稅、網上申報、發票領用、發票開具、信息查詢、表單打印等業務,實現了標準化的7×24小時自助辦稅,目前已受理業務157000余次,網上代開發票280多萬份,為全市納稅人提供一條全天候、全自助的綠色辦稅通道。
——只發一個地址,在家坐等“郵寄票”。地處通化醫藥高新區的通化德濟參藥業有限公司的財務負責人表示:“由于地理位置偏遠,往返車程就要一個多小時,加上排隊等待,一次購票要花上一上午時間。國稅推出發票寄遞業務后,既省時又便捷。”發票網上申請領購系統是市國稅局在2017年推出的一項便民服務新舉措,既為納稅人節約了辦稅成本,同時打破了時空限制,緩解了發票發售窗口的工作壓力,讓“便民辦稅春風行動”再升級。
——只點一下鼠標,網上獲取“電子票”。市國稅局推廣電子發票以來,實現了“三方”利好。對企業而言,其領用、開具和查驗等都能通過電子發票管理系統在互聯網上進行,大幅節約了使用成本;對消費者而言,電子發票更方便保存和使用;對稅務機關而言,電子發票促進稅務部門規范管理。“企業開具電子發票后,數據實時連接到稅務部門,可以對納稅人開票數據進行查詢、比對、統計、分析。
——只憑一個誠信,辦理信貸10分鐘。為解決企業貸款難、手續多,時間長的問題,市國稅局積極聯合地稅局、銀監部門與全市5家商業銀行簽訂稅企銀互動協議,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拓寬線上信息交易渠道,完善信用信息共享機制。以與建行開展“小微快貸”推介會為例,凡是取得a、 b級納稅信用等級的小微企業,只憑納稅信用就可進行無抵押貸款,貸款網上簽約一次到位。活動當日,就為15家小微企業貸款890萬元,徹底解決誠實守信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真正實現稅企銀三方共贏。
通化市國稅局把打造“惠民、法治、高效”的營商環境作為貫徹十九大精神的新要求和新氣象,必將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以推動通化經濟新一輪發展為目標,銳意進取,勇往直前。
我市高層次人才子女入學優惠多多
我市參加全省全面推進政務公開集中督察工作會議
市商務局(糧食局)、市軍糧供應站開展雙擁互辦實事和夏季送清涼活動
粗心女攤主萬元現金放在車籃,小偷一路尾隨跟進家門
【封面人物】老黨員段志信照顧患病老伴28年無怨無悔
市國稅局勇當惠民強企的【過河卒】
會同縣開展“健康人生,綠色無毒”禁毒宣傳活動
市國資委對重點領域突出問題進行深入排查
關于“6.23西安樓市新政”的9個問題 西安市房管局這樣解答
陳光義率隊考察福建南平奶牛養殖項目
7月7日起填報中考志愿 天津生源招生計劃75968個
銀川電視臺9月19日部分節目預告
撐起農民羊肚蘑種植“致富傘”
瑞豐路五中路段布滿積冰 過往車輛、行人通行困難
營口開發區公安局破獲微信群賭球案件
【文明城行動】便民出行 萬余平米破損路已修復
鎮江安全產品已建立良好產業基礎
繪就“互聯網+農業”新圖景
這支中國男足拿了世界杯季軍
沅陵:工業戰線召開基層黨組織換屆選舉動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