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原來在南海創業有這么多補貼!”參加完“儒鄉新銳”特訓營,私立華聯學院學生黎景泉最大的感受就是“振奮”。雖然只是即將步入大二的大學生,但過去一年校內外創業大大小小的比賽讓他明晰了自己未來發展方向,如今的他正為一個公益義賣的創業項目上線做著緊鑼密鼓的準備。上完創業政策解讀課,他的創業大本營又多了一個選址——他的家鄉,南海。 “‘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的理念,與廣州比鄰的地理優勢,都讓我看到了家鄉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黎景泉說,特訓營創業心理學、職業生涯規劃、職業禮儀等讓自己收獲頗豐,“短短兩天的學習,熟悉了大環境也更好地認識了自我”。
吸引來自五湖四海的大學生來南海創業就業,是南海區的一項重點工作。正值南海青年回鄉旺季,今年7月起,團南海區委舉辦或指導開展了一系列技能培訓、區情教育、暑期實習、社區實踐、團隊拓展、志愿服務活動,通過“南海大學生暑期實踐季”,匯聚五湖四海青年人才在南海提升能力、實現價值,最終的目標是回歸南海,建設南海。
緣由
創新發展推動政策升級
當前,南海正積極搶抓粵港澳大灣區、一環創新圈等歷史發展機遇、全面推進全球創客新都市建設,大學生人才作為就業創業的生力軍,是未來促進南海創新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此背景下,采取各種舉措更廣泛、全面地吸引來自五湖四海的大學生人才,無疑將有利于為南海匯聚更多創新、鮮活的力量。
在此情況下,今年初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實施南海大學生就業創業引導計劃,積極組織南海大學生游歷南海,提升對家鄉的認知度和歸屬感,吸引本地優秀人才回歸南海創新創業。”為加強南海學子的鄉情教育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為南海深化改革、持續發展提供優秀人才保障,今年4月,南海區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出臺了《南海區大學生就業創業引導計劃》,對原有的大學生服務進行升級,由團南海區委牽頭匯聚多部門力量推動南海大學生人才工作。
升級后的《南海區大學生就業創業引導計劃》,比原有的工作鏈條更完善,匯聚部門的力量更廣泛,全方位針對大學生鄉情融入、實習實踐、就業創業等需求精準發力,相信能更好地促進大學生人才與南海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度融合。
“南海大學生暑期實踐季”就是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團南海區委負責人表示,實踐季將通過加大對南海大學生的鄉情教育力度,樹立南海的城市品牌形象,并為他們搭建好實習、就業、創業的實踐創新平臺,為他們回歸南海營造良好的軟、硬件環境,吸納來自全國各地的各類人才。
展望
為大學生回鄉創業搭建“預科班”
相比往年,今年的南海大學生暑期實踐活動更成系統、更為豐富多彩。其中,集中在7、8月份開展的子活動多達15項;在內容方面,與《南海區大學生就業創業引導計劃》提出的“重點實施以‘一庫一網三平臺’為核心的工作措施”(即建立南海青年人才信息庫,搭建南海大學生聯系工作網絡,建立南海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引導平臺、南海大學生社會實踐服務平臺、南海大學生就業創業服務平臺)具有很強的配合度,讓大學生不僅記住了鄉愁、拓展了見識,也增長了本領。
例如,為建立好青年人才信息庫、搭建大學生聯系工作網絡,團區委將面向廣大南海大學生開展南海區青年人才聯絡組活動,在完善各地南海區青年人才聯絡組架構的基礎上,繼續物色積極的青年學生擔任聯絡組骨干,配合開展見面會、綜合拓展活動等,增進組員之間的交流。在昨日開展的南海大學生座談會上,主辦方組織聯絡組組員分享了對南海就業創業瓶頸問題、人才工作的意見建議,釋放了發展新潛力。
認識南海,才能融入南海、熱愛南海。為此,團區委借助暑假黃金期擬組織開展“魅力佛山”南海線活動、走讀南海和大學生進企業活動,邀請大學共同參觀區內隱形冠軍企業、品牌企業、產業園區,以及名勝古跡、教育基地、城市地標等,一探南海城市發展成果,了解家鄉的人才發展環境和未來規劃。同時,發動開展一連兩場的“大學生區情模擬推薦比賽”,引導大學生為南海區的人文、歷史、經濟、生態、社會等特色項目“代言”,提升他們對家鄉發展的認同感。
在社會實踐平臺搭建方面,實踐季保留了每年的“例牌菜”——“暑期實習”。今年,團區委在政府部門、區內企業、社會組織和村(社區)共計挖掘實習崗位近千個,接受全區大學生報名實踐,為大學生職業發展引路。而對于有創業意向的在校大學生,激發廣大參與者頭腦風暴的“模擬商戰”活動便是最好的選擇了。
此外,為助力加快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暑假期間,團區委還將對全區260多名村(居)團支部公選大學生副書記進行中期考核,了解他們深入體驗村居管理工作、解決村居問題的實際成果;攜手社工委,發動青年大學生圍繞“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主題,結合村居治理中的實際問題開展社會觀測、行動研究及反思評估,幫助社區解決實際問題。
聲音
綻放美好夢想建設美麗家鄉
近五年,團區委聯合區大學生成長促進會每年舉辦暑期活動12~13場,加上各鎮街團委舉辦的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五年共計覆蓋人次多達2萬。
今年暑假,準大四學生麥康婷通過大學生英才計劃,成為區經促局(經貿)經濟運行科的實習助理。事實上,早在2016年7月,麥康婷便通過該計劃成為南海區團委的實習助理。“英才計劃為大學生搭建了暑期實習的平臺,提供了多元化的實習機會。”麥康婷說,暑期實習鍛煉了她的適應能力、溝通能力、協調能力,讓她在待人接物的方面得到不少提升。
與麥康婷一樣,梁肇智也早早地計劃好畢業后的就業方向:回到南海,服務市民。梁肇智是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大一學生,自2017年起擔任獅山鎮塘中社區團支部公選副書記。從策劃預算、物品購置、溝通聯系再到場地擺設,梁肇智一步一腳印地學習。“看到參加活動的人開心,自己也特別開心,感覺到自己的工作有意義。”梁肇智說。中學時期擔任班長的他,一直以來都以為他人服務為己任,組織社區團員運動會、慰問社區老人活動之家、為環衛工人送清涼等活動,他忙得不亦樂乎。
“這里的街坊很熱情,平時在大街上遇到什么困難,只要喊一聲,街坊都會伸出援手。”梁肇智8歲時初到南海,便深切地感受到當地人對“新南海人”的關心。社區團支部公選副書記一職增強了梁肇智對社區的歸屬感,“工作期間認識了很多朋友,也得到了很多街坊、同事的幫助,不舍得離開社區。”梁肇智說,南海區為他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成長、生活的環境,同樣,他也希望能為建設更好的南海、更好的社區出力。
文/珠江時報記者蘇綺玲 梁雅詩 通訊員袁華恩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佛山新聞網無關。其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網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網友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萬年投資評審把好“四關”
外媒:政府工作報告釋放中國擴大開放信號 力度“超預期”
本科普通批志愿明起填報 兩批次首次實行平行志愿
全省宗教工作會議在哈爾濱召開
倡導文明低碳祭掃 讓逝者回歸大自然——我市推行節地生態葬式葬法17載紀事
實踐一“夏”點燃大學生建設南海熱情
我縣貧困村“雙扶雙樹”宣講活動正式啟動
鞍山今年高考15871人報名 比2017年增加638人
經開區房屋征收中心積極組織開展“網上祭英烈”主題活動
做文明城市的“護衛隊”——公交人將“創城”標準融入日常工作
哪里有隱患,哪里就有他們的身影
華陰市完成旅游特色名鎮和鄉村旅游示范村評選工作
青島啤酒(馬鞍山)有限公司新增3.6萬罐/小時易拉罐生產線竣工投產
雞西市地稅局深入推進“練兵、比武”
河北將招百名退休教師加入“銀齡講學”計劃
7月31日建寧縣級專項儲備糧輪換競價銷售交易會公告
宿州市工商局以專項整治為推手 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
安福縣引入一投資2.5億元大健康產業園項目
天氣轉冷兒科患者增多 聽聽專家的建議
本市啟動13大項節能專項監察